|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编制的“中国城市创业指数2015”今日发布。北京、广州、深圳位居创业城市榜前三位。
从创业总指数的测算结果看来,北京以83.1分的结果位居创业城市榜首,广州和深圳紧随其后,指数得分都在80分以上,珠三角的另一个城市珠海居第六位,而长三角地区的几个城市位居第二梯队,宁波、苏州、上海、杭州等分列第四、五、七、八位,指数得分都在78分以上,与前三甲差异不大。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创业环境表现尚可,成都、武汉和西安分列第十二、十三和十四位。而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创业环境评价相对较差,东北地区仅长春得分相对较高,而沈阳位居最末,得分仅为65分,哈尔滨也以70分的得分位居倒数第三,环渤海地区的济南、青岛和天津的创业指数得分也不高。
从创业总指数的结果看来,集人才、科技、市场优势于一身的北京无疑是“最优创业城市”,珠三角地区整体的创业环境比长三角地区略有优势,长三角地区的创业环境发展相对比较均衡,而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创业城市仍有差距。
从分指数——政策环境指数来看,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大城市以及浙江的宁波、杭州等都是创业政策落实得最好、政策最灵活的城市。
从反映创业者活跃程度的创业者活动指数来看,北京独占鳌头、优势明显,珠海凭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方式,扶持大学生创业,从而在整个珠三角地区成为创业活动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位居第二。相对而言,东北地区的城市还有环渤海的城市,创业者活动的频率和密度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是创业者心目中环境最好的创业城市,33.8%的创业者选择北京。紧接着是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支持的比例分别为9.1%、7.4%、6.6%和5.6%,都在5%以上。
关于创业者收入,调查的结果显示,南京的创业者最富有,年收入的中位数高达185万,北京、苏州和广州的创业者年收入中位数为100万,排在最后三位的沈阳、厦门和天津,创业者收入的中位数也能达到12万、10万和8万,相比于工薪阶层而言,创业者的收入还是比较丰厚的,当然背后也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和艰辛。
在十五项关于政府和相关机构支持创业的具体措施中,创业者最为满意的前五项分别是中国的创新创业氛围、人才培养、交通建设、技术支持、以及市场开放度,对于创新创业氛围的满意度高达三分之一,可见2015年“大众创业”的风潮以及来自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鼓励,为广大的创业者注入一支“强心针”。
而让创业者比较不满意的主要是税收优惠、融资渠道、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创业者认为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方面,税收优惠以48.1%的比例高居榜首,其次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
报告提出,在未来的创业政策和活动中还应当关注以下问题:1.创新创业发展模式切忌“样板化”。成功创业城市的模式和经验需要被学习但不能被照搬,中关村模式、深圳模式、杭州模式是我国创新创业经济发展中突出的“样板”但不是统一的“模板”,其他城市在制定自身的创新创业发展策略时不能照搬、照抄成功的模式,需要制定切合自身发展的策略。
2.警惕创业产能过剩。我国当前创业密度相对于美国城市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我国创业企业大多集中在较为低端的产业中,创业的技术门槛较低,在政策和资金的刺激下很容易形成过度集中和产能过剩问题。
3.提高创业的科技含金量。我国大部分创业者还是属于生存型与机会型,创新型的比例较低,在推动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创业企业的科技含金量,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系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关注创业失败成本。当前大学生成为创业队伍中重要的生力军,增强了创业的活力,但大学生缺乏创业必备的经验、技能、资金积累,对创业热情有余但认识不足,盲目投入创业会走很多弯路,增加创业失败风险,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创业风险的保障机制,分担创业失败风险,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与资助措施营造包容失败的创业环境。
中国城市创业指数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前海国际资本管理学院和上海汇航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
对中国的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1个经济特区和1个长三角城市,共计21个城市进行研究和调查,参照国际创新创业指数全球创业观察GEM、考夫曼创业活动指数、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指数等创新创业理论,结合中国创新创业国情,采用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创业者调查数据、创业政策分析数据等复合数据源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创业指数体系。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创业总体水平、创新水平和创业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地评估,更侧重创新型创业和产业型创业的观察分析。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