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比旅行本身更有趣的城市指南
最好的手冲咖啡出自哪个人之手?作为一个直女,去哪家gay吧不会被歧视的眼光逼出来?这一切都可以从城市旅行指南上找到答案。
“有174个不同国家的人住在安特卫普,这让我们成为全球第二个最‘国际化城市’,要知道纽约住着150个不同国家的人,而阿姆斯特丹有177个不同国家的人。在安特卫普,甚至还有一个家伙来自朝鲜!另外,还有一个来自圣卢西亚岛,以及另一个来自科威特的盆友。当然,我们还缺来自密克罗尼西亚、基里巴斯、安道尔共和国的盆友。所以拜托,快点加入我们,这样咱们就是可以在人数上超过说荷兰语的那些家伙了!”
这是免费旅行指南USE-IT关于安特卫普的旅行指南的开头,它不仅让你了解了这个城市,还让你对它产生了神往。城市旅行指南是一种最有效的城市宣传——展示城市最迷人的一面,让陌生人爱上一座陌生的城市。
旅行指南是人们认识陌生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维度。
交通工具的变革在人类旅行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旅行指南是由轮胎公司率先推出的,1900年的万国博览会上,就出现了《米其林红色指南》,用于解决开车旅行的食宿问题。
但这个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渐成为人们认识陌生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维度,比如,Fodor's旅行指南在罗马那一册会循循善诱地跟读者讲:“罗马不仅有伟大的历史遗迹,最重要的是那里有意大利人。”
在中国,《孤独星球》声望空前,很多人将自己“喜爱的城市”都买下来,或许一时无法到达这些地方,但是这种纸上预习,可以展示一种美好的前景:生活在别处,总有一天会去这些梦想之地。《孤独星球》在中国最初的成功是呼应了一个新兴旅行市场的渴望:没有很多钱,也可以出去看世界。穷游是某个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在战后美国中产崛起的那个年代,去欧洲玩的美国家庭也在研究各种省钱秘笈。1953年,纽约兰登书屋出版了《穷人游欧洲》(The poor man's guide to Europe),一直再版到1963年。这本书号称是为吝啬鬼提供的内部省钱妙招。基本按照作者戴维·道奇一家的各种经历来展开。讲述的也是我们现在仍在说的穷游攻略,不过,它基本都是旅行攻略的基础篇,比如,在哪里换钱最划算,去哪里买到便宜货之类的。
在旅行指南界,市场细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层面上展示的城市景象则更加多面而有趣。里奇·斯蒂夫斯(Rick Steves)是个美国人,总是喜欢在衬衫外面随意的披上一件毛衣,或许这让他看起来更有欧洲范儿?他年轻的时候通过教钢琴在欧洲闲逛了很久,然后开始写欧洲的旅行推荐,逐渐建立起来一个“欧洲游”指南王国。如今在中国的视频网站上能搜到他的15分钟欧洲游短片。他的推荐相对比较“退休中产”,而且只介绍自己认为比较有品的地方。
而看USE-IT,你会发现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城市,作为为年轻人服务的城市指南,它会告诉你怎样才能看起来不像一个游客,妹子爱聚在哪里喝一杯。或者,哪里有免费的音乐会。城中最热的gay吧在哪里。当然,对40岁以上的人来说,里面介绍的酒吧和派对实在过多了。
智能手机时代的战争:App vs纸质旅行指南
对智能手机一代来说,App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助手。在旅行之前会预先下载一个Packing Pro,它可以帮你在有限的行李箱内科学地装入旅行所需。在吃的方面,除了旅行者之选(Trip Advisor)上的各种推荐,OpenTable让你可以预约或者取消餐厅。Pocket First Aid & CPR from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有急救的信息,用图片和视频教会你如何急救。你还可以做一个关于自己的药物档案、保险信息以及紧急联络人。甚至你可以做成壁纸,这样第一个对你施救的人通过手机就可以清楚你的很多状况了。
万一手机丢了呢? Lookout Mobile Security除了具有备份功能,它还会帮你追踪到手机的位置,如果真的被偷了,你可以上网远程把手机上的所有信息都清除掉。在安全方面,一旦拥有了Help Call ,它就可以定位你的位置,然后帮你找到最近的急诊室、警察局以及消防局,在126个国家可以使用,在中国都能用!假设你没法触屏,都可以通过摇动手机来打出那通救命电话。
像Wallpaper*City Guides这样的城市指南,也有App版本。一切都取决于你的使用习惯,是习惯于印刷品还是更中意电子阅读。隶属兰登书屋的Fodor's,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旅行指南出版机构,也推出了各种App,除了推荐地点之外,还有酒店和景点的预定功能。
但是,现在真的是到了扔掉纸质旅行指南的时代了吗?2013年,谷歌在收购老牌旅行指南品牌弗罗默(Frommer's)之后不久,宣布终止纸质出版物,但是,半个月不到,创始人阿瑟·弗罗默(Arthur Frommer)又回购Frommer's品牌,并宣布恢复纸质指南的出版。83岁的创始人阿瑟说,现在我很高兴。
想听大卫·林奇说他的旅行故事吗?请看The Travel Almanac第一辑。
在一个便捷的电子阅读时代,印刷品提供的是一种享受型的阅读。同样是阅读,电子阅读与印刷品的阅读就像莫代尔棉与丝绸的区别一样,选哪一种。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使用者对于“体验”本身的在意程度。泰勒·布鲁尔(Tyler Brulé)从2013年开始就推出《单片镜好生活指南》(The Monocle Guide to Better Living),告诉你的是一种有质量的生活,让人生值得活,生活更有爱。当然,它是纸质书。它会告诉你,在哪里修东西(那些只买H&M的请忽略这一条),有哪些建筑值得一看,谁能泡出这个城市最好的咖啡。这本介绍“好生活”的书闻起来味道也不赖——对于挑剔的读者来说,有些书的味道真是不敢恭维,劣质纸张的酸臭味,劣质油墨的那股铅味,都让你拿到书就想扔掉。The Monocle Guide to Better Living的出版公司是创办于柏林的Gestalten,这家出版和创意机构以它在艺术、建筑、设计、摄影以及印刷行业的450本十分有份量的书籍出名。很多以挑剔闻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包括马塞尔·万德斯、阿纳·奎茨都是Gestalten的拥趸。
在柏林出版的The Travel Almanac是另外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旅行指南。对主编Paul Kominek来说,旅行是一种很好的提问方式。比如,他们会问吉娅·科波拉(Gia Coppola),你旅行的时候总是随身带相机吗?这位科波拉的孙女,索菲娅·科波拉的侄女,科波拉电影帝国第三代说,她总是尽量带着相机,当然最近用手机拍照比较多,虽然觉得记录自己的旅行很重要,但是她讨厌把拍照变成一项任务或者工作。她讲述了祖父老科波拉带他去拉斯维加斯的事情,老头觉得那里是最适合写作的地方,因为这里似乎一切都是24小时的,写到半夜还能出去买个汉堡吃。而且,这里有一个最好的放松方式,那就是赌博,吉娅·科波拉补充说。
每期The Travel Almanac都有12个酒店的推荐,有时主编Paul Kominek也会给你推荐罗马的4座教堂。惧怕飞行的Paul Kominek曾经遭遇过空姐喝醉这种囧事,他讨厌带行李,但总是随身带一个荞麦枕头。他与《单片镜》杂志的主编泰勒·布鲁尔不太一样——后者可以细数全球航空公司公务舱各种完美细节——这让《旅行年鉴》(The Travel Almanac)相对比较轻松,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关于旅行的对话,读者便是通过这种对话来了解该怎么玩,或者至少玩得特别一点,因为在杂志上絮絮叨叨聊旅行的都是大卫·林奇这样酷的怪咖。
一本优秀城市指南应有的八种品质
(以下只针对依然对印刷品有热情的人群)
1.英语!英语!英语! 你别指望世界上所有的指南都是中文。1900年诞生的《米其林红色指南》直到2008年才有中文版。在旅行书籍方面,中文世界永远难以跟世界同步,就阅读的便利性而言,那就只有英语了。
2.准确信息地名、路名、店名一定要清晰、准确的标明,交通指示必须是出版时的最新版本,这些都是作为“城市指南”的一些基本品质。
3.谨慎价值判断假设指南的作者去了一个价格坑爹的饭店,出门就黑脸恶评,觉得这是个烂地方。那么作为城市指南的编辑,不是要将这个饭店拉黑,而是要将这个作者拉黑。每个作者都可以有自己的好恶,但是一旦具体到城市指南的撰写,他就必须谨慎表达。比如,即便进了某家店贵得咂舌,你还是得忠实记录这里的环境、菜品、服务,当然,最后你可以写上人均消费。
4.最好可拆卸旅行噩梦之一就是带着一本沉重的城市指南。所以,有些城市旅行指南会设计成可拆卸的。去欧洲未必要带一整本欧洲游指南,带上特定城市的那几页就可以了。
5.大致知道这本指南是给谁看的一本好的城市旅行指南是有“世界观”的,推荐的地点代表着编写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所以,像台湾墨刻编辑部出品的“攻略完全制霸”系列简直是一个灾难,的确很“完全”,但是一堆啰嗦信息,而且关键点的地图标识不清不楚,是一种情怀泛滥又缺乏重点的城市指南典范。
6.有内容的地图地图的信息功能不可取代,一张用心制作的地图是重要的城市指南。中国的城市地图都是给地图专业的人看的,找一条路得趴着看半天,没有重点信息提示,更不要指望它会标出“城中最值得逛的几大博物馆”之类的信息提示。
7.特别一点! 拜托别总是围绕着那几个景点转悠,每个人都想知道一座城市中那些令人无限好奇,却不容易找到的地方,比如,gay吧。撰写这些特殊条目的作者必须得有这样的身份设定:假设我是一个怪咖,我自己会不会被这些地方震惊到。
8.谨慎使用铜版纸除非你能够做得像“国家地理学会旅行家系列”(The National Geography Traveler)一样优秀,或者像目击者旅行指南(DK Eyewitness)那样专业。否则,就别用厚、硬、重的铜版纸来做旅行指南,这方面的负面典范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玩全攻略”系列。
一个建筑师眼中的“城市指南”
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特别是在最繁琐的交通方面。以前我们出门靠地图,现在主要靠Google map。以前得查火车时刻表,现在在手机上装一个App就可以了。城市指南很重要,但更深入的指导还得依靠知识、经验、眼光,甚至沟通能力。
旅行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
年纪渐长,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某些人与你是不同路的,你的趣味不太可能与他们有交集。所以,具体到城市指南的挑选,自己眼光和经验就可以作很好的过滤。比如,我个人比较排斥感性伪小资的推荐,它们常常有一些固定化的表述,类似于“你一生中不得不去的100个地方”。
《孤独星球》是我旅行指南的一个标配,但是,我似乎从很早开始,就失去了那种到此一游的“热情”,不会把书中提到的景点统统都走一遍。但我会预先做一些判断,会想哪些地方是有意思的,是我会喜欢的,我是把《孤独星球》提供的一些指南作为切入口,比如,我会去它推荐的一些酒吧,然后在那里跟当地人聊天,再通过他们来发现一些更有意思的地方。
旅行最重要的作用是自我探索,会遇到一些困难、狼狈的事情,解决的过程,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检视。比如,在美国,作为一个不会开车的人,我就遇到了一些麻烦。我去看深山里的流水别墅,要先到芝加哥,再搭公共汽车到最近的一个城镇Green Village,住在一个汽车旅馆,第二天再打车过去。到了目的地后,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去。于是,我几乎跟每个遇到的人都讲述了自己到达的过程——其实是希望有个好心人能捎我回去。终于,有一对老夫妇热情地邀请我搭车跟他们一起返回。我想说的是,无论哪种旅行指南,它只是一个开端,它让我们找到一种路径进入一个城市,但并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剩下的或许得借助你遇到的每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随遇而安的开放心态是很重要的。
你能玩成什么样,说到底也是一种个人特性的体现。
我现在出国常常会在Airbnb上预订家庭旅馆。对主人比较“挑剔”,一般会选跟自己趣味接近的。上次在纽约,我找的第一家主人是一个剧作家,十分喜爱地下音乐,对纽约各类地下音乐的演出场所、好乐队的排期了如指掌。然后,那次就拥有了一次难得的纽约地下音乐之旅,去了一般游客很少会去,旅行指南上不太会写的那些CLUB和现场。
我是学建筑的,建筑方面的书籍,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广义的城市指南。我去德国,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Germany就是我看建筑的参考书。在西班牙,就带着Barcelona Architecture& Design;在巴黎,游历的很大部分内容来自Guide to Modern Architecture in Paris;还有在荷兰,可以先翻一遍Guide to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the Netherlands,旅行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在他处的经历,你能游(生活)成什么样,说到底也是每个人个性的体现。找各种城市指南作参考,其实是给你一些眼光和经验方面的参考。现在国内开始出现一些比较有质量的旅行计划,“在旅行中学习。在旅行中生活”,有点像盛行于18世纪的壮游(Grand Tour)。比如,深圳有方工作室做的“建筑之旅”,由建筑学方面专业人士,用他们的学养和眼光组织建筑考察路线,这也是一种“城市指南”,这种专业化经验很难通过读一般的旅行指南获得,而我也准备在今年八月份,体验一下有方的这个“城市指南”。 (采访/金雯)
比旅行本身更有趣的城市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