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学会对家长说“不”
崔英强
做好家园沟通和联系,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作为幼教工作者,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对家长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不要怕得罪家长,而应该本着对孩子成长负责的态度,讲究方式和方法,巧妙地学会对家长说“不”。
哭泣的爷爷
上操的时候,小一班的小源推倒了其他小朋友。老师把小源叫到一边,进行了批评教育,告诉他不能故意推搡其他小朋友,这样会发生危险。小源听了老师的话,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流下了眼泪。
小源回到孩子们中间还在流泪,恰巧被来到幼儿园的爷爷奶奶看到了。爷爷看到孙子哭泣,心疼得不得了,非要和老师谈谈。
老师给孩子的爷爷奶奶讲了事情的经过,但孩子的爷爷奶奶就是不相信,认定老师打了孩子,结果把老师也急哭了。
保安和门卫也向孩子的爷爷奶奶说明,幼儿园有严格的规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况且这个老师表现也很好,并没有打孩子,委婉劝孩子的爷爷奶奶不能太溺爱孩子了。
从谈话中得知,这个孩子的爷爷曾在公安系统工作,孩子的奶奶曾经当过老师,他们的家就在幼儿园附近。孩子的奶奶说爷爷看到孙子哭,难受得不得了,竟然自己也哭了。
祖辈的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爷爷的做法确实不太妥当。要是让孩子看到爷爷哭,一定会吓到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
我告诉他:“老师体罚孩子在我园是不存在的,孩子犯了错误,老师教育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没想到的是,这个家长竟然说:“俺交钱来上幼儿园,又不是上小学、中学要学习多少东西,不是让老师来把孩子批评哭了的!”看着这个年龄比我大十来岁的幼儿家长,我不禁有些悲哀。
我说:“看你的模样我应该叫你大哥,大哥你想想,我们从小长到大,谁没有受过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教育?小树长了斜枝杈,还需要修剪呢。人人都会犯错误,小孩子难免调皮,如果老师看到孩子推搡别的小朋友、看到孩子有错误不批评教育,是不是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任呢?假设说,如果是别人的孩子故意推搡你的孩子,如果老师当没看见不去批评教育,你觉得如何呢?”孩子的奶奶毕竟做过老师,听我这样说,也数落起孩子的爷爷来,埋怨他太娇惯孙子。
一番交谈后,他们终于“放心”地离开了。爷爷可能还会在某些时候,在附近观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受了委屈。但我觉得,只要老师们做得好,又怎么会怕家长们悄悄地看呢?
面对家长的无理指责,敢于说“不”,也是一种职业的尊严。不跪着教书育人,也需要一种勇气。有不跪着教书的老师,才会教育出顶天立地的孩子。
不换班就退学
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大班来了一位插班的孩子,审证、面试过后,我们把他安排到大(5)班。一切都是正常自然的事情,没想到孩子的妈妈提出要换班。问她原因,却说不出来。因为我园分班都是按照幼儿性别和班级人数分的,对于新来插班就挑老师的,还是第一次遇到。给她讲清楚了分班的规则,也讲了这个班的老师都不错,可她就是软磨硬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
从谈话中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妈妈就在某小学当老师,这个小学也有附属的幼儿园,并且条件环境也都不错。那她为什么舍近求远学期中途又转园呢?转园来了,为什么又要挑剔老师呢?
我们没有答应她的要求。孩子在班级待了一下午,很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没有半点不适应。第二天,孩子没来,老师打电话追踪询问,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发烧。一周后,孩子来园了,一切正常,包括孩子的身体和在班级的表现等。又过了两周,孩子没来,老师电话询问,孩子的妈妈告诉老师,孩子不再来了。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比老师的影响大得多。一个老师可能只教孩子几年;家长,则影响孩子一生。而身为老师的妈妈,却给孩子灌输了这个老师不行那个老师不好的思想,孩子在成长或以后求学的道路上,不知道会对老师产生怎样的看法。不该任由家长一意孤行影响教育秩序。
哭闹的小林
小林,一个中班时转到我园的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不和小朋友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哭闹起来,老师都制止不了他,甚至还会踢打老师。在班级集体活动时,常常需要一个老师专门看护他。
孩子的转变,需要从了解家长入手,获得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行。在和家长沟通时,听到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在以前的幼儿园里,小朋友、老师都怕他,都听他的,都依着他,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原来在以前的幼儿园,孩子是一个“小霸王”,没人管得了。家长如果凡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袒护自己的孩子,老师也不敢管,长此下去,孩子会怎么样呢?孩子的老师和家长诚心地交谈了许久,家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愿意和老师一起想办法,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身上的问题,基本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到原因。不转变家长的思想,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想改变孩子,只能是老师一厢情愿的幻想,甚至是费力不讨好。
对家长说“不”,就像医生面对毒瘤,不是对病人说没事,更不是听之任之,而是要做好解释工作,果断地拿起手术刀,割去毒瘤;跟家长说“不”,并不是和家长顶着干,而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长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家园教育环境;跟家长说“不”,不是对家长的否定,是诚心诚意地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为孩子的一生负责。
只要我们足够真诚,足够专业,相信家长朋友们一定能够理解,一定能够支持我们的教育工作,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 单位:山东省高唐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