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伴“生优雅 于 2015-2-23 22:28 编辑
喝茶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与精神有关,与灵魂有关。
几千年来,人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茶的幽雅与清纯,沉醉了多少代人。
连佛教,都与茶结缘,所谓“禅茶一味”,意思是说,没有一定修为和境界的人,是不懂茶的。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
而僧人与寺院,则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
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禅与茶中,都包涵有“苦静凡放”四字。
一茶一禅,曲径相通。
一、“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四谛以苦为首。
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的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
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亦苦。
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