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回复: 0

[【编导】] 聚氨酯车用复合材料乳液中所使用的增稠剂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198

帖子

767

积分

泰银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7
发表于 2025-4-10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聚氨酯车用复合材料以水作为分散介质黏度一般都比较低很容易发生流挂和渗入的现象。为了能让水性聚氨酯具备适度的黏度以改善其施工性能、流平性能及存储稳定性,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增稠剂。

  增稠剂可以赋予水性聚氨酯体系较好的触变性和适度的稠度,以满足其在生产和存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跟应用性能等多个方面所要求的物质。增稠剂实际上在水性聚氨酯中蕴含着3种含义:①增稠作用;②控制流变性质;③降低颜料或填料的沉降。

  水性聚氨酯增稠的作用机理通常是触变性的电荷理论(见下图),即分散体系中聚氨酯粒子表面上的电荷促使粒子有序排列。排序程度不同,体系触变性的强度也不尽相同。

  上图表示在电荷力作用下,粒子间形成有序排列,有序程度由1→3逐步提高;上图表示产生触变性需要一段时间。

  因为排列成直线需要一定的时间,故聚氨酯粒子要完完全全地定向排序不太可能一瞬间实现,这时,聚氨酯粒子变得不受约束,且彼此扰乱,体系黏度就会下降。当体系剪切作用去除后,在电荷力作用下,趋于聚氨酯粒子之间的有序排列,黏度升高,因此,水性聚氨酯体系形成了触变性。

  此外,缔合观点认为,增稠剂分子的支链与聚氨酯粒子相互交错,产生交联而出现网络结构,使体系具备结构黏度。若增稠剂分子的支链上连接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种在水里彼此缔合产生很多微胞,并且还会与体系中别的组分,如疏水型表面活性剂、颜料和聚氨酯粒子等的疏水端缔合,产生更多微胞。这类缔合的疏水支链能彼此变换位置而使微胞处在不断变化状态。这种微胞结构不论在高或低的剪切力影响下,都不容易断裂,从而使得体系拥有稳定的黏度。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4-18 23:49 , Processed in 0.0816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