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 例 年例活动与冼夫人有关。相传自从冼夫人接任俚人大首领后,十分关心民众疾苦,经常下到各垌巡视,了解俚人群众的生活情况,帮助俚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俚人群众在冼夫人的帮助下,粮食年年丰收,生活不断改善。为了感谢冼夫人的恩德,在冼夫人下到各垌巡视时,各垌群众都争先恐后地请冼夫人到自己家中作客,拿出自己当年的丰收果实让冼夫人品尝。 冼夫人与高凉太守冯宝联姻后,因军功被朝廷多次封赠,官至一品谯国夫人,授权掌握岭南六州兵马大权。至此,冼夫人官高权大了,但亲民的本质没有变,每年都对各地州郡的部队将士及各垌民众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视,及时了解情况,切实解决问题。这已成为冼夫人每年的工作循例。因此,各垌群众每年最少都有一次与冼夫人亲密接触,交流心声。 隋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逝世。雷垌群众为了怀念冼夫人,便把冼夫人最后一次以官方名义前来垌中巡视的日期记录下来,并在当日举办纪念活动,重现当年冼夫人巡视时的热烈情景。此例一开,各垌纷纷仿效,因此便形成了各垌日期不一的纪念活动,由于此日是冼夫人每年例行巡视时的日期,故群众称此日为“年例”。久而久之,年例便成了高州民间的民俗节日。 做年例一般要头尾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第三天叫“年例尾”。每到年例期,家家户户宰驳鸡杀鸭,盛晏亲朋,来客越多,主人越高兴。有些人家只有几口人,但亲朋却来了数十位,这也不奇怪;一些大家庭的客人甚至可多达百人以上,吃饭时要摆上十多围台。因此,在高州各地流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这也说明了高州群众对年例节日的重视。 年例客人不分尊卑,不请自来,而且多多益善,这是与冼夫人有关。因冼夫人在巡视各地时,所到之处,群众闻讯蜂拥而来。冼夫人则利用这机会广泛接触群众,听取群众呼声,自然是人越多越好了。 民间年例的主要活动内容有:游神、摆醮、游船、竞技、演戏等。 游 神:源于冼夫人的巡视活动。村民们从庙中将冼夫人座像抬出来,穿街过巷巡游一遍,谓之游神。游神时吹响长号,打响锣鼓,燃放鞭炮,气氛十分热烈。但长号的数量、铜锣的敲打、炮头的燃放都有严格的规定。长号不得超过十二支,铜鼓每连击不得超过十二下,炮头每次燃放不得超过十二响。这一规定在雷垌村和旧城村就可以突破,因为雷垌村是冼夫人的出生地,旧城村是冼夫人的定居地,而且历代皇帝封赠的牌匾都悬放于旧城冼太庙内,这是皇帝给予这两地的特殊礼遇。 摆 醮:冼夫人到各地巡视并在接待群众时,都会详细问及各家各户的生产及生活情况。当她看到群众生活有所改善,鸡满园,猪满栏,鱼满塘时,冼夫人就很会高兴,称赞他们经营得好。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鼓励农耕,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一直是冼夫人操心的主要问题之一。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012.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263.png冼夫人治理岭南时,高凉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也比较好。当老百姓在获得丰收时,就会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向冼夫人显示,报答冼夫人对民众的关心。当冼夫人下乡巡视时,群众就会争先恐后地盛情邀请冼夫人到自己家中作客;冼夫人也借此机会到群众家中查看各家各户的粮食储存、禽畜饲养等情况。久成惯例,便形成了以“摆醮”的形式,成为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活动。当冼夫人神像游到自己所在的醮位时,群众便欢欢喜喜地献上“三牲”礼品,请冼夫人“品尝”。 游 船:这是个很特殊的项目,它来源于冼夫人对贪官污吏的惩治活动。过去冼夫人在巡视各地时,大力褒奖政绩显著的各郡首领,同时也惩治一些贪赃枉法的败类,把他们捉拿归案,绳之以法。例如,仁寿元年(601年),番州总管赵讷贪赃枉法,肆意掠夺少数民族,迫使俚僚民众大批逃亡他乡。冼夫人立即上书朝廷,将赵讷捉拿归案。冼夫人此举甚得民心,俚僚群众扬眉吐气。此后,群众便将冼夫人惩治贪官污吏的行动,模拟为收“耳鬼”、“烧船送鬼”等形象化的活动。 做年例时,村民要用竹篾和花纸扎制一条数米长、数米高的大花船,船楼分数层,船上可容数人在上面表演。花船随着游神队伍边表演边前进。待年例活动进入后期时,便将花船烧毁,年例活动也进入了尾声。 竞 技:主要是武术竞技活动。冼夫人是一位英明的军事家。她自幼喜欢武艺,少年时从军作战,青年时任俚人首领。她一直重视对部队武艺的训练,所以在作战中,冼夫人兵马所向披靡,被称为“南天屏障”,常胜将军。冼夫人过去巡视各州时,也把各地的军事部署及军事训练情况,作为巡视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各地的“年例”活动,必须要有武术表演,因为冼夫人喜欢武艺。 年例时,每村必须请来一队或两队以上的舞狮队。年例那天,舞狮队擂响狮鼓,舞着醒狮,穿街过巷,游行一周,然后回到地坪上集中表演。狮子队表演的内容有舞狮、踏桩、踩青等;武术表演有刀、叉、剑、棍等等。有时村中会同时请来两队以上的舞狮队同时表演时,由于双方武术流派不同,往往出现两队武术人员对击的竞技场面,但是点到即止,不能伤及人身。 演 戏:在年例活动中,演戏是不可少的活动之一。这是因为冼夫人是俚族人,俚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每逢在喜庆的日子里,都把铜鼓抬出来,放置于铜鼓坪中央,然后敲着铜鼓,吹着芦笙,边唱边跳。这时,冼夫人也会融进群众中去,与群众一起一边唱一边跳,分不清哪个是首领,哪个是平民,真正是官民平等。 能歌善舞的俚人遗风,形成了高凉地区在年例日子里必然演戏的习俗。所以高州各地在建造冼太庙时,都在庙的正前方,同时建有一个戏台,年例时,请戏班来这里演戏。年例演戏一般是连演三晚,最少也要演一晚。 ——张均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