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当他们的80后"前辈"很多已经无奈隐退之时,这些"活蹦乱跳"的孩子,怀着足够的耐心与勇气,主动走进社区。
早上8点半,12℃,又是一个阴雨天,龚穗珊已经守候在金沙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门口。她所主持的"长者泼墨台"———老人书画班9点要上课。抬头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龚穗珊不自觉打了个哆嗦,这时她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身回到中心,为即将到场的"学生"们泡了几壶滚烫的普洱。
龚穗珊1991年出生,个子不高,留着干练短发,工作时总会戴着阿狸猫卡通袖套。她是金沙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实习社工,她的上司是一名1986年出生的年轻人。整个中心共20人,这个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团队,为该社区提供残障康复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和家庭服务。
今年8月,广州市的150个街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市区两级财政总投入2.81亿元。据广州市民政局社工处处长杨海清介绍,至今年11月,广州市社工缺口仍高达1000人,这个数字还将随着社会发展而继续变大。承接政府"订单"的社工服务机构忧心忡忡,服务量剧增,专业社工人才却并非垂手可得。
幸运的是,当机构还在发愁如何留住80后社工时,一批90后已经主动走进社区。
走进社区不难,融入其中不易
走,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今年8月,龚穗珊带着这样的想法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来到金沙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参与长者组的工作。她形容当时的自己还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只希望找到一份能帮助别人,同时让自己开心的工作。
她所在的是学院首届社工班,全班29人,只有不到10人留在社工这一行。这样的比例在广州高校的社工专业并不罕见,反而甚至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字。
"快进来坐,喝一口热茶。""纸笔墨到这里拿。"……"长者泼墨台"开始上课,龚穗珊为长者安排好座位后,静静站在一旁,有任何需求都会立即反应。"她也不嫌我们老,大家都像小朋友一样,没有隔阂。"石叔是"长者泼墨台"的班长,与其他老人一样都亲切地称呼龚穗珊为"珊姑娘",并对她的细心与认真赞不绝口。
与龚穗珊一样,吴丹霞也是这个中心的90后社工。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3点到6点,30个小学生参加免费托管班,吴丹霞辅导他们做功课。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她做起来并不轻松。
"有些小朋友会希望你关注他,故意制造一些状况。不过,孩子比大人更愿意听道理。"说起"带孩子",今年只有22岁的吴丹霞头头是道。今年7月,她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托管班的学生家长曾自诩"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吴丹霞也一度没有底气,但现在,她已经以工作成果赢得了家长与学生的尊重。
90后走进社区不难,难的是融入其中。中间需要跨越的不仅是年龄鸿沟,更有普遍存在的不信任与不理解。幸运的是,这些年轻人似乎都拥有足够的耐心与勇气,追求这个旁人看来"太理想化"的职业。
"做社工让我比同龄人更成熟"
正如社工的价值理念———助人自助,社工这份工作与90后本身的成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广州市社工协会一项调查显示,广州前线社工中年龄为25岁以下的占被访对象的77.1%,从业时间2年以下的占82.8%。年轻、经验不足,似乎成了前线社工的代名词,而更"嫩"的90后,是否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来应付?
"看的东西多了,想的东西也深入一些。"工作了几个月,龚穗珊认为自己成熟了许多,与同龄人经历的是不同的社会层面生活,所思所想也不同了。"我的服务是面对着活生生的人。比如老人家向你倾诉,除了安慰,还需要有理性的分析,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吴丹霞也在一次乘车经历中,察觉到自己身上悄然的变化。"坐公交车时,看到表面年轻力壮的人不让座,以前自己总是认为这个人素质不好,现在就会考虑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他不让座,是因为自己身体状况不好?或者其他原因?"更多地从别人的角度去想,这是吴丹霞成为社工后的改变。
在最近组织的一场长者生日会上,龚穗珊特意邀请了一批00后小义工为老人庆生。"这样一代代地影响下去,挺好的。"作为一名90后社工,她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扛起这一份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