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0|回复: 1

[【关注】] 【网警提醒】家长请警惕!俄罗斯死亡游戏悄悄潜入中国网络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263

帖子

1406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06
发表于 2017-5-1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请各位家长警惕孩子手机里类似“蓝鲸”、 “4:20叫醒我” 等字眼的社交群,无论是不是开玩笑,都请警惕!



近日,国内多家媒体发出了危险警告,因为俄罗斯死亡游戏“蓝鲸”。如果身边有人使用“蓝鲸”、“四点二十叫醒我”等关键词在社交网站发布信息,并以蓝鲸配图,你就要警惕起来了,因为他很可能参加了死亡游戏“蓝鲸”。


0.webp.jpg

该游戏是一种自杀式死亡游戏,2015年发源于俄罗斯。参与者要在50天内完成各种残忍的自伤任务,并于最后一天自杀,才算“挑战”成功。

自该游戏发起后,俄罗斯和周边国家青少年集体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据外媒报道,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至少130名青少年因参加该挑战而自杀身亡。

集体自杀事件引起警方怀疑,俄罗斯警方及时行动,于2016年10月将游戏组织者菲利普·布德金捉拿归案。

0.webp (1).jpg




不久前,15岁的俄罗斯少女 Yulia跳楼自杀。离开世界前,她在自己的INS上留下了“结束”的字样,并以蓝鲸作为配图。警方发现,Yulia自杀前的一段时间,总会在自己的社交 媒体中发布一些阴郁的语句。而Yulia自杀的同一天,她的朋友——16岁的Veronika也选择用“跳楼”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Yulia(右)和 Veronika(左)


据每日邮报此前报道,该游戏经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其他国家。包括英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内的多国都发布警告,提醒家长多多注意孩子的网络社交。




“蓝鲸”游戏的参与方式:


“蓝鲸”游戏的参与方式布满了陷阱!参与者须将个人信息发送给“组织”,包括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甚至裸照,发送隐私信息的目的是防止“叛徒”出现。如果将秘密说出去或者放弃完成任务,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将会被公开。


俄罗斯媒体透露:发送假地址是无效的,“组织”保留有用户原始 IP,可以轻易查到真实住址。加入后,组织会找专门“管理员”负责管理参与者,也意味着正式加入了50天挑战游戏。




外媒记者假扮15岁少女,与“蓝鲸”组织者的对话内容

每日任务通常以自我封闭、自我摧残为目的。



(原图太血腥,已做马赛克处理,随意感受下灵魂画风……)





5月8日,钱江晚报官方账号@钱江晚报 发文,有网友举报称该邪教游戏已经流入中国,请各位家长警惕孩子手机里类似“蓝鲸”、 “4:20叫醒我” 等字眼的社交群。



此前,网络上确实也有相关社群存在:
0.webp (2).jpg



截止日前,深圳网警联合腾讯运营商腾讯公司开展处置,合计封停了涉嫌宣传炒作疑似“蓝鲸游戏”的群组62余个,同时对于120余个借本事件蹭热度吸引点击的群组,予以强制清空资料。




广东网警提醒
“蓝鲸死亡游戏”这类行为已经涉嫌组织、教唆他人自杀自残,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一经发现请向司法机关举报。

以下为网民举报系列图片: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延伸阅读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想自杀

如果他有下列言行,则很有可能自杀:

1. 透露自杀意图;

这是最常见的自杀预兆。事实上,有2/3的自杀者曾明确表示过他们的自杀打算;有25%的人寻求过心理医生的帮助,有44%的自杀者服用过新开的药物。自杀意愿有时是通过暗示和开玩笑的方式透露出来的,有时则只是在日记中写下自杀的念头;

2. 写遗书;

写遗书者通常自杀意念较坚决,大约30%的青少年自杀都会写遗书,而17%的成年自杀者会留下遗书;

3. 反常哭泣;

4. 反复诉说遭遇;

5. 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

6. 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

7. 不能正常工作,无故旷工;

8. 社交活动明显减少;

9. 不吃饭,闭门不出;

10.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11. 将自己的珍爱之物送人;

12. 向亲友流露眷恋之情,或者突然向亲友告别。




教唆罪四要件:

1.须有教唆之故意

即被教唆者因教唆而生特定犯罪之意或至于实行,为教唆者所能预见,倘不能预见者,则非故意,对于其犯罪行为,自不成立教唆罪。是以基于自己过失之行为,致惹起他人犯罪之原因者,不得谓为教唆罪。

例如:(1)某甲与某乙闲谈,无意中提及某丙家中藏有黄金,某乙因而前往丙宅行窃,某乙之行为,固由于某甲之谈话所引起,但某甲并无教唆之故意,自难令负教唆罪责;(2)母亲误解孩子(已满14岁)的情况下,孩子解释时,由于母亲不听解释,而造成孩子犯罪,法院也不能视为在“母亲的教唆下犯罪”,因为误解孩子即便是在孩子解释而不听的情况下也不属于故意。

2.须有教唆之行为

教唆罪在客观上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之行为,其方法如何,法律并无加以限制。在解释上,认为须能达到教唆之目的为已足。举凡以言语、文字或举动,为明示或默示,要皆不失为教唆,惟不得以强暴或胁迫之方法出之,因为以强暴或胁迫便被教唆人丧失自由意志,而为犯罪之行为者,则应绳以间接正犯之罪。

3.须被教唆者为特定之人

在煽惑罪所煽惑者,为多数之不特定人。例如以文字或演说发布其犯罪行为之煽惑,其受煽惑者当非特定之人,而教唆罪系以对特定人为之,故被教唆者必为特定之人;此乃与煽惑罪主要区别之点。

4.须被教唆者为有责任能力

盖被教唆者以有自行判断之能力为限,教唆者仅予以犯意令其自为采择而已,设被教唆者无责任能力,则必乏自由采择之权,不过等于机械作用,其教唆者不啻自为其行为,而成为间接正犯矣。我现行刑法关于教唆罪,系采主观主义,因其恶性重大,宜予独立处罚,此观乎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项及第三项之规定,即足以显示教唆罪之独立性也。

法律上并没有教唆罪的定义,而只有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 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受坏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击坏人对他们的腐蚀,法律作了特别规定。

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银牌元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积分
17718
发表于 2017-5-3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了解下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1-9 02:34 , Processed in 0.18031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