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近日,广州市住建委和广州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广州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办法》明确7种紧急情况下可立即使用维修资金,并建立补交、续交、补建维修资金制度。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业主对物业维修资金的使用状况都“蒙查查”,不少业主甚至连自己的物业维修基金卡在哪都找不到了。
《广州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于201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有效期至2021年11月30日。《办法》明确,发生电梯故障,消防设施故障,屋面、外墙渗漏,楼体外立面存在脱落危险,未移交供水公司的二次供水水泵运行中断,排水设施堵塞、爆裂,以及其他危及房屋使用和人身财产安全一共7种紧急情况时,组织实施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合同约定立即组织实施维修和更新、改造,而不必经“双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由组织实施单位向物业所在地的区住房建设部门提出使用维修资金的申请。
《办法》还对维修资金的交存、划转业主大会管理等问题做了回应。规定资金管理中心应当根据本市物业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确定、公布首期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交存标准,并每三年调整一次。玻璃幕墙等特殊材料建筑的首期维修资金交存标准,由管理中心另行规定。《办法》同时规定,业主大会成立前,或者业主大会成立后未要求划转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维修资金由管理中心代管。管理中心应当在专户管理银行开立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专户。业委会成立后,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划转业主大会管理。
物业维修资金卡如果遗失,问题不算大,反正谁也无权动用卡里的钱。不过,该卡是房产买卖必备的资料,最好还是去补办。带上房屋产权证、身份证以及物业公司开具的证明到物业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补办即可。
按照规定,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首期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当日内,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交存凭证和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卡(存折)交付业主,账户的业主信息也随之变更,首期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跟着“房”走。
一方面:
资金躺着动不了
“双2/3”执行难
一直以来,物业维修资金管理工作主要依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建设部、财政部第165号令,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双三分之二”的相关规定令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都感觉执行困难。按照此前的规定,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改造,涉及一幢楼业主的,申请单位应事先征询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的书面同意;涉及物管区域全体业主的,应经业主大会书面批准,并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很多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因为无法获得‘双三分之二’的通过,只能拖着。”
对此,住在珠江新城的何先生颇有微词。当时,他们家外墙渗水,室内墙壁开始剥落,物业公司决定动用维修资金对部分外墙进行修缮,但很多业主觉得自己家又没漏,“关我啥事?”最后,何先生只好自掏腰包,将外墙重新做防水处理。
南海桂城万科金色家园金霞某座的业主萍姐告诉记者,近两年该楼的平台出现渗水现象,为了保证整栋楼的主体结构安全,也曾发动邻居们签名同意动用物业维修资金。“但很难,很多业主认为‘天台漏水对我并没有影响’,所以不同意,遭殃的只是顶楼业主。我们第一次申请物业维修资金时,花了超过大半年时间。”
回忆起2015年7月为小区一栋居民楼申请维修电梯的物业维修资金经历时,金沙洲中海金沙湾小区物管负责人直言“申请太繁琐了,苦不堪言。直至今年年初才成功申请到该笔资金。”
一方面:
物管花钱有猫腻
业主难忍糊涂账
但造成物业维修资金使用难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业主公共意识的欠缺,“最主要的是物业公司对小区维修资金的使用不透明甚至存在滥用,导致业主的抵触情绪日浓。”番禺某大盘的业主李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他们小区的业主正发起联名罢免十年不变的业委会委员,理由是“业委会不作为,还出卖业主利益”。据小区业主向记者投诉,“小区住户屡屡被盗,物业管理一塌糊涂,包括物业维修资金在内的资金用途和去向也模糊不清,业主无从了解钱的去向。”
只要是买过房的朋友,对于物业维修资金一定都不会太陌生。因为在买房时,都会交上一笔数额不等且数额不小的款项,得到一张“物业维修基金卡”,这笔钱主要是用于住宅公共区域,以及共用设施保修期满之后的维修和更新,通俗来说,就是小区住宅的“养老钱”。“物业维修基金卡?都不知道丢哪里去了。”李先生说,当年买楼时交了6000元的物业维修资金,这笔“巨款”在当时可以在小区多买1平方米的房子。对于很多业主来说,这笔钱的用途和去向,都不甚了解。“反正自己用不了,也无法监管,物管公司说怎么用、用多少,自己也阻止不了。”很多物管公司不公开账目,动用维修资金时,甚至在“表决事项”、“施工单位”、“资金预算”等完全空白的意见表上骗取业主签字。而预算超标、套钱牟利等乱象又频频发生,业主难以在住宅维修资金使用中发挥主导作用,所以维修资金出现了“交钱容易用钱难”、资金汇总及收益都成为一笔“糊涂账”。
记者观察
千亿维修资金亟待严管
新华社记者在2015年8月曾就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收缴总额、监管部门等进行采访,发现住宅维修资金几乎是一个巨大的谜团。首先,全国住宅维修资金截至目前一共收了多少钱,具体数据竟然无处可查。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物业维修资金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收缴的住宅维修资金约5000亿元左右。不过另有机构统计得出,全国目前存缴住房维修资金已超过1万亿元。对此,中国物管协会物业维修资金研究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解释说,他们的统计数据限于资源能力范围之内,包括北京、深圳等部分主要城市仍有统计空缺,因此“5000亿元”可能与实际数据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其次,住宅维修资金由谁监管?如何监管?2007年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指导和监督工作。新华社记者分别采访住建部和财政部有关官员,但给人的感觉,住宅维修资金监管既像是一块鲜美的肥肉,又像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收缴近17年、总量累计超过数千亿元的专项资金,总额无处可查,具体监管部门没有确定,这本身就很令人费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