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国际湾区创新都市
长安镇(长安新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在该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获审议通过
国际湾区创新都市
滨水长廊效果图。
广州日报讯(记者刘满元通讯员陈志聪)近日,《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新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长安总规》)在该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次会议上经审议获得通过。根据规划,至2030年,长安镇要实现成为东莞市综合服务副中心,环珠江口国际湾区现代服务、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名城和生态宜居都市的发展目标。
开辟绿色通道引进人才
根据《长安总规》,到2030年,长安镇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打造湾区创新都市;做强现代制造业,打造“长安创造”品牌,以名牌企业塑造品牌城市;营建山河湖海生活方式,打造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区,构建滨海国际湾区生态宜居家园。
到2030年,长安镇(长安新区)建设用地规模共80.36平方公里。在土地使用上要做到“一优二控四增长”:优化低质低效工业用地;调控居住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比重;增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和科技研发用地比重。
另外,到2030年,长安人口规模为105万人,其中长安镇人口规模75万人、长安新区人口规模30万人。主要通过长安绿卡制度开辟优秀人才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抓好职业教育发展,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素质, 构建与长安镇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口规模和人才结构。
打造“十一横十纵”路网
规划形成以“两轴两核、四带三片区”的主体框架空间结构,实现区镇统筹、联动松山湖、虎门、对接湾区发展。即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重构,强化长安镇与长安新区的联动发展,打造复合城市功能走廊、网络化中心功能体系和特色化功能发展片区。
《长安总规》还着重对长安未来交通发展进行了规划。至2030年,长安以发展轨道交通和完善路网格局为重点,强化长安在珠江东岸黄金走廊交通功能,使其与虎门、厚街共同构建成东莞市西南组团重要交通枢纽。
构建由环莞快速、广深高速、建安路、海堤路、广深沿江高速和常虎高速延长线、G107等交通性主干道、生活性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的多层级城市路网体系,打造“十一横十纵”的干线路网系统。遵循公交优先的原则,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形成穗莞深城际轨道、中虎龙城际轨道、东莞2号线—深圳20号线、东莞3号线—深圳11号线的公交网络骨架。
国际湾区创新都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