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深圳企业家有实力建私立大学
深圳上半年投入研发351.2亿元 企业家探索建私立大学
智能机器人最能“吸粉”。 广州日报记者轩慧摄
广州日报讯(记者鲍文娟)昨日,深圳市政协六届十七次主席会议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举行专题协商,多名政协委员从教育、产业、金融、医疗等角度建言献策,探索建私立大学、抢占产业制高点成为委员们建言的焦点。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在听取委员们建议后表示,党委政府首要的责任就是要保障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
深上半年投入研发351.2亿元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创新型城市建设”提案是市政协2015年、2016年度跨年度的重点提案,同时也是市委书记马兴瑞领衔督办的重点提案。
深圳市科创委主任梁永生在昨日的会议上介绍深圳创新驱动进展时表示,深圳从政策体系、生态体系、能力建设和氛围营造等四方面促进创新,截至目前,深圳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600多名。据他透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初步核算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351.2亿元,同比增长15.1%,占GDP的比重4.08%;培育了78家创客服务机构和144家创业孵化载体。
“源头创新能力不足、高层次人才不足以及生产要素成本受土地空间约束成本上升快,成为约束深圳创新的三大因素。”梁永生表示。
探索建设民营研究型大学
源头创新和人才资助培养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缺少高端大学的确是深圳的短板。在昨日的重点发言环节,市政协常委、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建议深圳可以探索建设民营研究型大学的新模式。
“国外优秀的私立大学在我们人类文明发展过程里面处于核心的地位。”樊建平说,“杭州的湖畔大学,汕头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也表明了私立大学在中国已经开始了新时期的建设。”
樊建平认为,深圳一些企业家财富在华人圈里已是顶级,完全有实力兴建私立大学。他建议,深圳可以通过特区教育立法成为全国现代高等教育的示范区。探索建设新型大学的途径可多样化,如独立办学、民办官助、公办民营、中外联合办学、开放式办学等。
市政协常委、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刘志雄则关注到建立创新学院对于培育新兴创业者的意义。他建议深圳政府部门组织出台政策和倾斜资金进行专项扶持,由多家龙头企业和领袖企业家发起,并联合国内外顶级教育机构,共同参与打造非营利性公益的“全球实战型创新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