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财经简评:经济加速探底 政策踌躇不决
8月23日,公布的8月汇丰PMI初值降至47.8,创下9个月以来的新低,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滑坡,显示外需的疲弱形势十分明显,同时,产成品库存则攀升至该数据有史以来高位,经济的放缓使得企业去库存压力重重。由于汇丰PMI偏向于中小型企业,而从中国的国情来看,这一指标更能反映经济的真实情况。
结合本月先前发布的一些列经济数据来看,7月份除了投资数据基本持平以外,其他的如出口、工业增加值、社会零售、PPI等数据出现大幅回落或底部徘徊,种种指标无不透露出中国的经济仍在加速探底,而决策层自5月份陆续启动相关稳增长措施后,近期的政策施行似乎有陷入真空之势。
那么决策层是否还有其他顾虑,先前的政策工具是否真的具备稳定经济的效果。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靠投资驱动,即通过大规模的新建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来拉动就业,刺激内需,从而盘活整个经济的活力,而另外两项推动经济增长的选项——出口和消费则相对薄弱一些。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在全球经济普遍面临增长困境的情形之下,中国靠4万亿投资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过渡,然而大规模刺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接憧而至,如通胀的攀升以及经济出现结构性失衡等等。再回过头来看,当前经济面临的情况和前者虽有些类似,不过经济萎缩的力度已大不如前,并且这里面也有管理层主动调降的原因,所以即便政策再施强援,考虑到前车之鉴,也定然不会盲目而行。
关于政策选项,以上大致是从财政工具的角度而言,至于货币工具,央行今年以来已先后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虽然近期市场对再度宽松的呼声颇高,不过从央行的实际行动来看,似乎还想留有更多的余地。就在本月2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一次公开场合讲话中指出,当前任何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都有可能。显然,这样的言论给市场带来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尤其是央行近期频繁的采取逆回购操作,而不是直接降准或是降息。
就本周来看,央行先后于周二和周三分别在公开市场上实行了2200亿和1450亿元的逆回购,再次刷新了该项操作的历史记录,以此来平抑高居不下的资金利率。此外,结合财政部和央行其他的一些资金投放方式,本周实际上市场上累计获得的流动性已达到4050亿元,相当于一次50个基点降准所释放的资金量。
相比于降准,央行短期青睐于逆回购其实也不外乎几点原因,首先是逆回购释放流动的规模相对偏弱一些,尤其是可以防范资产性价格过度上涨,这也是基于通胀可能再度抬头的警惕。其次,如果大规模释放流动性可能会导致资本的外流,尤其是目前仍处于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资本的外逃对于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不过,逆回购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随着到期资金的累计叠加,届时新一轮的资金面紧张还会出现,这时候降准的使用就显得颇为实际。此外,相比于降息,降准对楼市的负面效应要微弱一些,所以长期来看,施行的空间还有很多。
除此以外,市场之前也传言过央行将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这一点类似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买债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供应,不过由于我国的债券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央行如若施行将对市场冲击过大,故传言成真的可能性较为有限。
其实以上谈到的几点都是政策基于经济形势的一种应对,不管是财政工具还是货币工具,决策层在稳住经济的同时,另外也在考虑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让经济走向一种良性的发展轨道才是政策的出发点所在,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还有智慧和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