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艺术品资产化,推动新一波收藏家暴富潮! 导读:国内文物艺术品严重缺乏流通渠道,只有5%左右的文物艺术品能流通。打通文物艺术品的金融资产化渠道之后,将带来大量收藏家的艺术资产能够流通,海量文物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计入企业资本和注入上市公司。无疑,文物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587.tmp.png 一、文物艺术品资产化,迎来收藏家暴富潮 文物艺术品资产化,是将文物艺术品通过鉴定、评估、确权、托管、保险、资产化操作等流程,利用物联网系统及电子标签跟踪溯源系统进行电子身份证植入,使文物艺术品传承有序,成为金融资产,计入企业资本和个人财富。 文物艺术品资产化十年大事记: 2010年,曙光乍现---大众对文物艺术品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珍视高度,一线货源紧张,仿古在追求传统艺术和卖假中此消彼长。 2011年,价值发现---文物艺术品中珍稀品种的上涨幅度与以往相比有很大提高,淘宝热快速升级。 2012年,利益垄断---利益集团利用自身资源,宣扬文物传承有序观念、通过垄断电视节目、包装鉴宝专家,控制拍卖公司,疯狂推销自身所控制藏品,打压民间收藏。 2013年,乱象丛生——民间鉴定、收藏乱象丛生,假鉴定、假拍卖、假抵押骗子公司猖獗。民间文物流通性极差。收藏家陷入窘境。 2014年,艰难探索——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古玩城多数已改为古玩艺术品商城 ,与此相关的艺术沙龙、艺术茶吧、展馆、拍卖行业蓬勃发展,展览、拍卖、大型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文在艺术品市场艰难探索。 2015年,转折创新——艺术电商如雨后春笋,各类文交所模式登台亮相 古玩网已转换模式为交易平台。民间博物馆发展迅猛。购买古玩的方式将由捡漏淘宝的方式向金融理财的方式转变,文物艺术品在金融行业初露锋芒。
2016年,文企对接——拥有精品文物艺术品已成为少数人身份与品位的象征。顶级企业与收藏机构合作,纷纷建立博物馆,博物馆成为新企业标配。博物馆管理师成为职场稀缺人才,专业博物馆管理机构连锁式发展。
2017年,资产增值——文物艺术品资产化起航,收藏机构以文物艺术品资产入股企业,文物衍生品市场繁荣,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物国际交流成为常态。文物艺术品将成为稀缺品种,文物艺术品价格高企。 2018年,资产流通——文物艺术品作为金融担保物地位确立,文物艺术品抵押贷款成为融资重要手段。 2019年,财富聚集——文物艺术品投资成为银行业为富人理财的最大卖点,国内信托业开始对社会公众发售文物艺术品投资信托计划,文物艺术品共同投资基金也应运而生。 2020年,新富豪群——拥有古玩是品位与财富的象征,文物艺术品成为上流社会的标签,文物艺术品成为中国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收藏家成为新富豪群体。 文物艺术品资产化是国家战略,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博物馆将成为文物艺术品资产化的重要载体。 二、艺术资产时代开启,收藏家暴富时代来临 近年来,艺术金融一直是热门话题。自我国出现拍卖公司以来,艺术金融已初具萌芽,从2010年开始大规模发展,随着金融资本不断地进入艺术市场,市场对艺术品的投资收藏从简单的个人爱好,衍生出一种新的财富管理类型,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等各种金融形式介入艺术领域,从而开启了中国“艺术金融”时代。 1、艺术金融化成为资产 艺术金融,是将艺术品转化为金融工具,以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方式。其主要形式有:1、艺术品产权交易;2、艺术基金;3、艺术银行与信托;4、艺术品按揭与抵押;5、艺术品租赁等。目前占市场主流的是证券化的艺术品产权交易和私募化的艺术基金。 不同于传统概念的艺术品交易,艺术金融作为个人及机构的理财方式,涵盖三个层面: 1、艺术作品资产化、产权化,包括:艺术品所附属的物权、版权、债权、股权以及处置权和收益权等; 2、资产入市与产权交易,把艺术品附属的权益以私有资产的方式上市交易,以完成艺术资产的变现和流通。 3、投资、收益与风险,当艺术资产以金融化方式运作后,客观上符合“金融三性”规律,即: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投资、收益与风险。 2、“艺术金融”促进市场繁荣 在很多人看来,艺术本身是对梦想的一种追求,但有好的梦想还得有实现梦想的手段。我们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事实上金钱对于艺术领域的促进作用却是不可否认的。毋庸置疑,经济层面的合理运作会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起到庞大的推动作用;而相反的,艺术品产业的健全与稳步发展也会在保持经济稳定,改善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发挥正面影响。 艺术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在持续增强,星星之火开始形成燎原之势,金融资本不仅染指艺术品拍卖市场,而且以银行、信托、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介入艺术领域,各种艺术品理财产品以及基于艺术品的金融产品频频问世、层出不穷,已成为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促进了艺术市场金融化的繁荣。 长期从事艺术金融工作的崔岳表示,艺术金融化至少有两大好处:第一,大大降低了艺术的参与门槛,投资者投资与交易的是艺术品资产的金融份额,可大可小,可多可少,艺术金融从真正意义上让艺术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第二,艺术市场引入了“互联网思维”,加快了平台化发展。互联网化后,在传统画廊(一级市场)、拍卖公司(二级市场)之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交易平台。这个平台的规则是互联网化的,即:线上终端、自由买卖、大数据系统管理,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评估定价机制,而且“鼠标说了算”的机制,使整个交易过程更透明、更公正。从这个角度说,艺术金融是互联网思维在艺术产业上的落地与实践。 3、艺术与金融联姻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艺术与金融就像是一对恋人,郎“财”女“貌”。金融财大气粗,为百业之首,又助推百业。而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尚待开发的神秘宝库,也是人类提高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国内的艺术金融的模式有很多,但无论哪种模式,都有问题亟待解决。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表示:“第一就是安全,是指这个模式的风险可控,但是艺术品是非常态化的,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资产,这让它的安全问题都集中在环节里面,安全和模式没有关系,而是来源于这个模式经历的环节。其次是效率,金融活动肯定要求带来效益。哪个效益更高,是设计金融模式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恰恰效率问题不是艺术本身的,而是市场角度分析的问题。效率主要指向艺术金融的模式,拍卖、典当、信托、基金、保险等都有效率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中,拍卖比较风光,而其他的很难赚钱,因为拍卖有拍卖法,有制度,成立一个拍卖公司有一些要求,从盈利角度来讲效率更高。” 随着“艺术金融化”程度的提高,中国艺术品市场一定大有可为,但风险同样值得警惕。如何协调艺术与金融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艺术金融化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抛弃传统观点,不断提高投资技巧,总结鉴藏经验,在充分研究艺术品交易市场趋势的情况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金融化。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登陆信昶官网 www.bankx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