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据媒体报道,8月17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商住房专题会议。北京市高层的意见是,“坚决不能再新增商住”、“商办用地暂停上市”。对于所有已批未建的商住房项目,北京将列出项目清单,方案、图纸全部重新审查,发现问题疑似的整改。对违法销售企业依违合同起诉。
“商住房”或者“商改住”这个词,是地产界和媒体的一种通俗说法,它是指在商业、公建等非住宅地块上开发建设、设计有独立的厨卫水电并以分割产权的方式对外销售的项目。产权一般只有50年。根据多位与会人士透露的信息,8月17日召开的这次会议,参会人员范围相对缩小,议题也更加集中,但关于北京商住房市场的监管口径,可能采取的调控措施,目前尚未有定论。北京商住房的调控,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的存量和待开发规模巨大。
据某机构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12-2015年,北京出让纯住宅和纯商办用地218宗,规划建筑面积3083万平方米,出让商住及含商住类土地156宗,规划建筑面积2399万平方米。商住用地占全部供应的43.76%,超过纯住宅用地占比(由于缺乏权威统计,这些数据可能并不准确)。也有分析师称,商住用地占比约为30%左右。从法理上说,商住房并不合法。但长期以来,北京市住宅需求缺口较大,这是商住房被默认存在的现实因素。据说多数开发商都有“商住”产品的规划或者正在操盘,所以,政策变化直接关系它们的命运。目前纯商品住宅库存也很低,对商住房一刀切并不明智。
对于8月17日会议讨论的内容及调控指向,有机构分析了几种可能。第一,“新老划断,区别对待”。从报批手续流程上看,已开工的商住项目可以归为一类;未开工,但已经批准规划方案的则归为另一类;未开工,规划方案未批准的又是单独一类。处在不同报批阶段的商住项目,采用不同的监管口径, 也是易为市场接受的做法。第二,“区分区域,差别对待”。北京市目前的商住项目区域分布非常广泛,从城市核心区,到新城,再到大兴、房山、门头沟等远郊区等,均有分布。这些区域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配套情况等不尽相同,差别调整是比较科学的。全国房地产调控的原则是因城施策,放在一个城市,因区施策,也是说得通的。北京通州的调控就比其他区严格。就现状而言,房山和门头沟,基本没有什么产业,如果商业公建地块都严格建成写字楼、酒店或商场,空置的概率比较高,适当增多一些商住房,是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城市核心区域从严控制。近两年北京市调整功能和布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城区人口向新城疏散,那么,城市中心区,至少四环以内(部分区域五环以内),应该是严格控制甚至全部禁止将商业公建改为商住房项目,因为那样会增加城区人口流量(估计城区居住类用地的审批也都将从严)。有些新城大都是住宅,再将商业地块改为商住也不合适;有的项目体量巨大,都允许改为商住房,对其他开发商也是不公平的。第三,对购买群体,温柔限购。统一沿用目前北京市住宅5年限购的做法,略显粗暴,将购买商住房的消费者,设定为具有2年纳税记录的做法,是比较合适的。
北京市高层表态坚决不再新增商住 商办用地暂停上市
北京市高层表态坚决不再新增商住 商办用地暂停上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