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整治城中村新思路:“握手楼”变创意酒店(图)
福田水围村将率先试点城中村改造人才公寓计划。广州日报记者刘畅通讯员温现青摄
原标题:整治城中村新思路:“握手楼”变创意酒店
广州日报讯(记者刘畅)昨日下午,福田区政协举行“城中村整治”专题议政会。针对目前城中村普遍存在的电线乱接、卫生环境差、乱摆卖等问题,多位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记者现场获悉,福田区现有15个城中村,该区预计用两年时间对全区所有城中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其中包括铺设管道燃气、整改供电设施、完善消防安防系统等工作,总投资规模约20亿元。
现状:
人口结构严重“倒挂”
据初步统计,福田区15个城中村,村内建筑约7789栋,建筑面积约783万平方米,约占辖区总建成区域的15%。城中村内聚集了大量的打工人员、外来人口,居住者达90万之多,占全区人口总数的45%以上。以常住人口超过11万人的上沙村为例,该村原住民不足2000人,城中村呈现出严重的人口结构“倒挂”现象。
同时,由于年代久远,城中村很多市政配套和生活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特别是消防、燃气、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缺失或老化,加之人多楼密“握手楼”的特殊性,既对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也造成应急救援困难,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完善市政配套、消防安防、体育文化等设施是此次福田区启动城中村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
建议一:
引导流动摊贩成个体户
委员戴哲恒表示,乱摆卖问题对于城中村来说属于当前最“棘手”的城市管理问题。如何才能既满足居民需求,同时又保证环境的良好呢?
他建议,“疏堵并举”整治城中村乱摆卖,摒弃“一刀切”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进行分类管理,设定不同层级的限制进行管理。如街道办联合股份公司确定摆摊的地域和限定时间,同时考虑划分禁止区、限制经营区和开放区。严厉打击违反市容环境管理规定的乱摆卖、超限经营、路边烧烤、乱搭建、违规设置户外广告和街道家具等各类行为,确保一类区无各类市容秩序违法行为;二类区9时~18时及重大活动期间无影响市容秩序违法行为;三类区乱摆卖和占道经营的有效控制。
另外,还应鼓励和引导流动摊贩登记成个体户,规范经营。甚至考虑建立“流动商贩协会”,进行自我管理,可以参考目前深圳成功探索出的街头艺人管理办法。
建议二:
城中村进行一体化设计
委员段建仁建议加强城中村文化建设。他提出,借鉴“皇岗图书阅览室”、水围村的“庄子广场”、“古井广场”、“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浮雕”等,各城中村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文化设施”的实用性和“景观”的协调性。
委员刘晶则提议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比如城中村涂鸦墙、举办城市摄影展等,让城中村也可以成为深圳城市旅游的特色景点。
“甚至可以考虑让城中村更文艺化运作,集思广益,打造诸如‘握手楼创意酒店’之类的新的深圳城市文化名片。”委员徐蓉蓉说。
记者了解到,福田城中村整治已经在探索新思路。比如,作为深圳首个试点城中村改造人才公寓计划,福田区政府已决定将斥资1亿元改造水围村的35栋约600余套住房为人才公寓。改造后的楼房不仅将配备电梯、连廊,室内也将一并翻新。改造后的600套人才公寓将由水围村委股份有限公司代为管理,“拎包入住”成为人才公寓的标准。水围村“蜕变”人才公寓社区,将成为深圳市中心的新亮点。
整治城中村新思路:“握手楼”变创意酒店(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