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图片
发动机维修工程师向参观者介绍发动机知识。信息时报记者萧嘉宁摄
原标题:记者探秘南航飞机“心脏医院” 飞机发动机维修要“B超”
信息时报讯(记者熊佳焰通讯员南宣) 发动机被称为飞机的“心脏”,而一旦飞机高空飞行,“心脏”如果出现故障,将会成为事故的诱因。近日,记者去到南航位于珠海保税区的摩天宇(MTU)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亲自探秘了飞机“心脏医院”。据悉,飞机“心脏”大修一次约500万~800万美金,而起飞降落6000~8000次循环一般就要送进有资质的发动机维修基地进行大修,从而确保飞机安全飞行。
据悉,目前国内发动机维修基地只有5~6家,珠海摩天宇总投资达到1.89亿美元,是亚洲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维护、修理和大修基地之一,也是德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MTU航空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维修业务第二大基地,德国这家公司及其前身在航空业作为中坚力量已有近80年历史。
发动机要做“胃肠镜”
记者在位于珠海保税区的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的维修车间看到,飞机“心脏”——发动机要大修时都要进入专门的、具备资质的“医院”,然后在“医院”先进行“体检”,“体检”前,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给“心脏”维修前专门照相,上、中、下、前、后、左、右等各个部位大约有8张照片,都要汇入专门的记录清单里。
而一开始“体检”的时候,只见维修工作人员拿着专门的仪器对发动机叶片进行“孔探”,“‘孔探’有点类似于在人体在医院做的胃镜和肠镜,先精细检查下有无损伤,有的话要截图,相当于‘B超’一样记录下来,作为维修的依据。”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专门的一些检测则会放到密闭车间里进行,而为了让密闭的车间内维修人员更加舒适,厂房里100%的空气都是新鲜空气,有专门的空调循环系统引入外界空气进行循环。他还介绍说,维修车间里针对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涂装了不同颜色的维修货架,维修人员从肉眼上就能马上识别出专用型号的发动机的零部件在哪个位置,非常方便。
“心脏”大修一次最少500万美金
珠海摩天宇公司培训部经理李浩告诉记者,飞机“心脏”一般经过了大约6000~8000个起飞和降落的循环后性能会下降,因此就需要进行“大修”,即深度维修。“除了国内航空公司的发动机外,我们也承接了不少国外发动机的维修,去年大约有40%左右都是国外发动机,平时飞机的外场航线维护有点类似于‘门诊’,到我们这里了基本就是‘住院部’了,一般要住院2个月左右,飞机‘心脏’各项指标都合格了,才给‘出院’。”据悉,发动机维修最后一个环节是大约3小时的“风洞试验”,要把发动机通过空中吊臂机械车送进密闭的车间进行测试,确实没问题了才能“出院”。
记者了解到,飞机“心脏”大修一次约500万~800万美金,以往国内很多发动机要送到国外维修,运输加上通关时间较长,而现在国内可以维修后,非常方便了。“去年我们一共维修了242台,有42亿的收入,今年预计能达到250台左右,一年的上限是300台”,珠海摩天宇公司执行副总裁王刚表示,目前该公司主要维修V2500和CFM56等型号的发动机,主要针对空客A320和波音B737等中短程航线的飞机,这也是我国的主力机型,“未来根据每年5%的业务增长预测,我们将扩大到更多飞机机型的飞机‘心脏’。”
记者探秘南航飞机“心脏医院” 飞机发动机维修要“B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