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深圳创业立交桥墩位移30厘米? 交委通报:基本正常
A13 桥墩目测位移较大
●地面目测:最大偏离处大约30厘米
●位移计:三年来最大位移14毫米
●检测机构:2008年大修后没有位移
●宝安交通局:涉事桥梁体位移9毫米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李晓旭
26日傍晚,深圳宝安创业立交再次被市民爆出“桥梁体位移”,深圳交警连夜封闭个别匝道。27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发生位移的桥墩不在少数,目测桥墩与桥面最大偏离处约有30厘米。深圳交委通报称,匝道梁体受温度及荷载离心作用发生位移。而附近居民则怀疑,可能与这些年周边地铁施工导致的地面沉降有关。监测机构称,自2013年安装“位移计”以来,桥墩最大位移为14毫米。
居民:
位移从未停止,怀疑沉降引起
27日上午9时,记者驱车来到107国道创业立交。从26日晚开始,深圳交警已对该立交东往西方向进行交通管制,通往宝安区政府的上桥匝道放置着“前方桥梁检测,车辆请绕道”牌子,不少车在桥上被分流,并排起长龙。在桥下,由于施工需要,交警同样实施了封路。附近街坊表示,创业立交临时管制对周边交通影响很大,不少车辆要绕行很远。
记者了解到,发生位移的桥梁体位于创业立交主桥西行通往创业一路的匝道下。按照居民指引,记者首先找到编号为A13的桥墩,从地面上仰视目测,桥墩与桥面偏移至少30厘米。且有类似偏移情况的桥墩并非这一根,A14、A15等桥墩也有不同程度的偏移。深宝花园小区紧挨着涉事匝道,居民于先生在该小区居住已有9年,因匝道下便是一个小型社区公园,于先生经常来到这里看到偏移的桥墩。据其介绍,在他搬来前,A13等桥墩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只是这些年偏移量一直在加大。
于先生认为,匝道桥梁体位移可能与地面沉降有关,因这几年沿线地铁地下施工,周边多个小区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他还领着记者来到涉事匝道出口附近,这里坡度较缓,没有桥墩支撑。于先生指着一个裂痕称,他怀疑这就是地面沉降引起。
检测机构:
升温后会伸缩,大修后无位移
据了解,26日晚接到居民报警后,深圳市、宝安区相关部门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根据技术专家现场初步研判,认为移位并非市民报警所称的桥墩,而是桥身与桥墩接触支撑点的金属活件。27日早晨6时起,深圳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多位专业人士,对全桥桥面及西行桥底的10根桥墩做了检测。在现场,该公司肖工告诉记者,其中6根桥墩确实出现了位移,“小的地方5厘米,大的地方10厘米”。
肖工解释,由于出事的桥身是一座弯桥,长时间在车辆离心力作用下,出现少量滑移并不算罕见,加上最近的高温天气,连桥也开始熬不住了,“最近温度比较高,升温的话梁体也会伸缩,这叫做材料的特性”。
测量的数据是5至10厘米,但目测却是3倍,又是为何?现场工程师介绍,这是一般人感官上的错觉,滑移的长度目前还在安全范围内,市民不需要恐慌。
但很快,这名工程师推翻了之前的说法,表示创业立交在1997年完工通车,但在2004年,桥身发生了位移,且被评定为三类桥,因此需要大修加固,直到2008年8月,加固才顺利完成。“大修后,我们做了连续观测,后续观察过程中它是没有变化的。”该工程师还表示,现在桥墩发生的位移长度都是大修前留下来的。
位移计:
桥梁体偏移,3年来最大14毫米
在现场,记者发现每个桥墩上都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几位北京铁科工程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使用仪器进行检测。一位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这些桥墩上安装了“位移计”,能对位移数据进行定期监测。究竟在大修后还有没有出现过位移,其实是有账可查的。北京铁科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从2013年至今,桥梁体最大位移为14毫米,其他地方位移在几毫米。“夏季温度升高,因热胀冷缩桥梁体会出现偏移,截至去年年底的测试均比较正常。”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这里本身是弯桥,制作的时候桥墩与桥面就会有一定的预偏量,在早期施工安装时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偏移了。
宝安交通局:
位移9毫米,触近临界值
27日傍晚,宝安区交通运输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27日检测机构的测量,涉事桥梁体位移为9毫米,触近安全临界值。至于“9毫米”指的是桥梁体最大位移量还是平均位移量,该工作人员强调称:“就是9毫米。”
用了不到20年的一座立交桥,先后多次出现位移并需要大修。而位移的数据,各单位也说法不一。桥梁体位移,有没有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深圳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的肖工表示,这可能需要经过专家讨论,才能彻底解决,但从目前来看是安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