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北京农商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李保旭
北京农商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李保旭
新浪财经讯 “2016中国金融论坛”于5月20日-21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农商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李保旭出席并演讲。他表示,传统金融采取了很多门槛,把风险防住了,同时也把客户挡在了外面。从这点来说,传统金融应该向互联网金融学习,学习那种开放,学习他们那种平等协作的互联网精神。
以下是会议实录:
李保旭:刚才说互联网金融和银行业刚才李总说了很多,至于银行业来说,金融机构也就是商业银行在日常运行当中,作为印痕来说,首先考虑的第一位的就是风险,这个可能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区别。作为金融机构来说,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它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这个产品会不会带来风险,当然这种风险有声誉风险,也有其他的市场风险,银行在做产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风险,从风险角度来讲银行这是一个优势。
但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说,从客户体验来说其实又是一个劣势,由于他过渡考虑风险,所以在客户体验上会带来很多问题,这可能就是传统商业银行现在其实也在逐步去思考的问题。我们经常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遇到一个问题,比如这个产品上线了,客户反映不好用,比较麻烦,但是最后问到底什么原因,其实主要是考虑风险。但是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现在的金融机构应该去反思的一个问题,这种风险如何去防范,如果按传统理念来说,你可能采取了很多门槛,很多的限制,你可能把风险防住了,同时也把客户挡在了外面。
从这点来说,我们应该向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公司去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开放,学习他们那种平等协作的互联网精神,传统商业银行其实我们经常有时候说,跟互联网公司什么样的区别呢,就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在做产品的时候,基本上是瞄准了再开枪,但是互联网公司基本上先开枪再瞄准,打出去以后看准不准,不准再来一枪。这个体验是什么呢,体验的就是它的快,所以互联网公司在推产品的时候非常快,它出产品、上版本、迭代开发,很多先进的做法我觉得做得非常好。
但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包括我们金融机构在做产品的时候,其实在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当中,是采取传统的一种瀑布式的开发方法,业务部门提需求,需求提出来,然后进行分析,然后交给科技部门开发,开发完上线,上线前还要经过很多道的安全测试、数据漏洞的检测等等很多。但是这个产品如果上线,没有三个月、没有半年可能上不去,上去了以后由于很多道的风险防控体验又不好,这对我们金融机构来说,也是面临的一个挑战。因为市场是不等你的,所以我们特别希望跟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有一个开放的多方面的合作,能够吸纳它一些很好的开发产品的做法,这种迭代开发的做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公司的平台优势、技术的优势、信息的优势,达到共赢,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
再一个互联网金融发展到现在,我个人认为,如果说能够想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够继续往前发展,其实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也就是说可能涉及到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我们的工作涉及到征信体系的建设、法律的健全、监管的完善,包括涉及到我们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的制定。只有这样,我们的互联网金融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我就说这么多。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