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昨天“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首场报告会在京举行,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全面解读了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空气、水质、交通、教育、医疗……每一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接下来就让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为您好好梳理一番。
疏解:40万人迁往通州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变成这样
一般性制造业。按照“三个一批”分类处理。首先是就地清理淘汰一批,到2017年全市要完成退出1200家污染企业的任务,这类项目绝不向周边转移。其次是转型升级一批。第三是转移疏解一批。据统计,2014年以来,各类在京企业在津、冀投资项目累计分别达到865个、6431个,资金分别达到2403亿元、5686亿元。
区域性专业市场。按照“撤并、转移、调整、升级”的原则,重点推进动物园地区批发市场、大红门地区批发市场、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疏解,2020年,全市区域性批发市场调整疏解和业态升级要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医疗等部分公共服务功能。将通过整体或部分搬迁、交流合作等方式,统筹推动市属高校、医院向中心城外疏解,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机构。有序推动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向行政副中心转移,2017年底前启动搬迁,远期将带动约40万人疏解至通州。
治霾:PM2.5平均下降25%
国家《“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要下降25%。北京将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治理环境污染,主要采取四个方面措施。
第一是有效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十三五”时期,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实施国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车用燃油标准;淘汰国Ⅱ以下标准老旧机动车;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在环卫、出租、郊区客运、市内旅游、邮政、物流配送等行业,加快更新使用新能源车。
第二是基本实现能源清洁转型。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900万吨以内。城六区全境、远郊各区新城建成区的80%区域和市级及以上开发区建成禁燃区,实现无煤化。着力加快推进农村采暖用能清洁化,平原地区所有村庄实现无煤化。
第三是更严格地管控生产排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VOC(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实行收费。适时修订淘汰类产业、生产工艺和设备指导目录,及时更新修订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开展餐饮油烟等低矮面源污染专项治理。
第四个是更严格地治理扬尘。建筑工地全部安装扬尘监控系统。
净水:新城见不到黑臭水体
2017年中心城、新城的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7%,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比2014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
一是有效杜绝污水直排,系统治理城乡污水。实施第二个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推进城乡结合部、农村等地区截污管线建设,新建、改造污水管线1000公里,基本实现中心城污水全收集。
二是在各区河流入界、出界处划定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实行跨界断面考核。
治堵:中心城居民步行750米能上地铁
“十三五”时期,北京要继续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坚持建管并重、突出管理,2020年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努力实现城市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
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到2020年,轨道交通总里程将增加到900公里以上,平均每年增加近90公里,发展速度比“十二五”时期翻一倍;中心城90%的地区居民步行750米,就能乘坐轨道交通;实现“区区通轨道”,远郊新城居民也都能享受到便捷的轨道交通服务。
努力解决好停车问题。一手抓“扩容”,大力挖掘潜在停车资源,尽快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鼓励社会多元化参与停车场建设,提供更多的正规停车位;一手抓“压缩”,通过严格执法,坚决治理乱停车,解决好市民反映突出的停车问题。
推动实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构建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改变北京单中心、放射状交通结构,形成多节点、网格状区域交通格局。要高标准建成北京新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共同形成洲际航空枢纽和亚洲门户。加快京沈客专、京霸铁路、京张铁路等干线铁路建设,加快京唐、京滨、京石、城际铁路联络线(S6线)等城际铁路建设,区域城际铁路将达到1333公里。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设,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
创新:北京站在世界科技前沿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变成这样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必须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成为国家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目前,北京承接了1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1家、国家工程实验室50家,分别占全国的30.9%和36.0%,涌现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一批国际前沿的重大科技成果。
全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其在政策试点、机制探索方面的先行先试作用,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重点建设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等重要创新平台。
教学:通州新城知名中小学少不了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变成这样
教育成就未来,北京市把教育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重点区域上,继续加快推进新城地区中小学校建设。以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城乡一体化办学、学区制管理等多种形式以强带弱、以城带乡,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比如,加快推进北京五中通州校区、北京二中大兴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分校和昌平分校的建设,切实满足新城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在重点阶段上,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满足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带来的学前教育需求。同时,重点加强小学、初中教育设施建设,适当增加普通高中教育资源。
就医:住在郊区就近也能上大医院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变成这样
“十三五”时期,北京将以全面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范围和内容,适当增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服务项目,做好艾滋病防控。继续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控网络,改善慢性病人群健康状况。
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郊区疏解,实现天坛医院迁建工程、同仁医院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区扩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推动朝阳医院东院和友谊医院顺义院区顺利实施。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引导患者就近、优先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养老:老年人在社区日夜都有人照料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变成这样
“十三五”时期,将系统实施生育、就业、社保、养老等政策,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社会保障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让老年人生活更加便利。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全面加强无障碍设计理念,满足老年人生活及出行需求,扩大老年人活动空间。鼓励老年人参加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活动及社会公共事务,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度。
二是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全面有力的社区支持。在社区设置综合养老服务设施,整合日间照料、文化休闲、健康管理、居家服务等功能。
三是完善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合力,推动建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养老服务设施体系。2020年每千名户籍老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0张,为失能老人等服务的护养型床位达到总床位数的70%。
四是推动“医养结合”。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通过内设医疗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约合作、远程医疗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