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9|回复: 0

东北菜农眼里的供给侧改革:把白菜卖出盆栽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初春,东北大地仍有寒意。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七家子村菜农陈东魁正在自家的大棚里侍弄上百个精致的“盆栽”。精致的青花瓷盆里栽种的不是时下流行的多肉植物,而是生菜、白菜。 这是陈东魁自己开发的盆栽式精品“微菜”,每个花盆里种一两棵有机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顾客买回家后如想吃菜,摘下几瓣可以炒着吃,过两天还能长出来。”陈东魁说。近几年,前郭查干湖冬捕吸引国内游客前来旅游。不少驱车前来在体验冰雪风光的外地游客,都会顺道买几盆陈东魁的“盆栽微菜”。
  陈东魁关心时事政治,对“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等时髦词汇有自己的理解:游客在日本抢购冲水马桶盖,说明中国制造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附加值,改革“供给侧”;工人生产产品应更精致、人性化,这需要“工匠精神”。
  “过去种大白菜量多、论斤卖,卖不出去经常烂地里。
  现在盆栽种菜精耕细作,30、40元一盆卖得比以前还要多。这不也是‘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么?”陈东魁说。
  和陈东魁住得不远的妙音寺村菜农任传水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春节后他在自家大棚里新种了有机西红柿、甜瓜。“全程无化肥、农药,纯手工种植,特别‘金贵’。”任传水说。
  “这些有机食品种好后在沃尔玛、家乐福作为高端果蔬的售价每公斤20元到80元不等。”妙音寺村合作社高薪聘用的有机蔬菜种植专家张伟告诉记者。
  2015年,妙音寺村合作社仅27座温室大棚里“精耕细作”种植的有机蔬菜、水果就带来上百万元新增收入,全村人均增收19000元。
  吉林的农民过去习惯粗放经营、“跟风”种植。乾安县所字镇党委书记于振军告诉记者,早几年前玉米有国家保护收购价“兜底”,农民大量“跟风”种玉米。但近年玉米产量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加上生态环境脆弱,种地农民增收微薄。
  在镇村干部引导带领下,村民开始调整种植结构,由大粮作物(玉米)转向杂粮杂豆、反季节有机蔬菜。一年下来,每公顷有机辣椒纯收入10万元,收益远高于玉米种植。仅此一项,所字镇就新增收入近3000万元。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2-2 16:54 , Processed in 0.2484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