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1|回复: 0

[【体育新闻 】] 十三冬办赛经验值得冬奥借鉴 解读3亿人上冰雪

[复制链接]

5661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3911
发表于 2016-1-3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第13届冬运会,昨天在乌鲁木齐市郊的丝绸之路滑雪场落下大幕。雪场的皑皑白雪和远处直插蓝天的天山山脉,是闭幕式最大气的舞台背景。6年后,这个舞台的背景,会媲美鸟巢旁的国家冰上中心馆和崇礼雪山吗?6年后,新疆冬运上的这批新锐,会闪亮北京冬奥会吗?6年后,会有3亿人走上冰雪,并乐在其中吗?这么多的问题,看来这6年并不长。
  冬运会发掘了新疆冰雪资源
  1月1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乌鲁木齐,白天零下11摄氏度的气温,还有些不适应。没几天,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拉平了乌市和北京的差异。一个冬运会走访下来,两地的相似还不仅仅在气温上。
  比如冰雪人才储备。新疆和北京相似,在冬季项目国家队中,来自两地的冰雪好手并不多。而这次冬运会上,新疆代表队令人刮目相看。
  冬运会上,新疆总计有210多名运动员杀入正式比赛,他们代表新疆9个地州市,参加了全部5个大项、11个分项、97个小项的比赛。不仅在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以及冬季两项、越野滑雪等项目上冲击了奖牌,还在速度滑冰男子团体追逐赛上,让新疆第一次拿下团体赛冠军。
  比如冰雪资源。新疆和北京相似,都不是冰雪运动的大省,境内曾经都没有闻名全国的冰场或雪场。而冬运会改变了新疆的面貌。
  第13届冬运会测试赛的技术代表、冬奥会冠军得主韩晓鹏,用“得天独厚、独一无二”评价丝绸之路和天山天池滑雪场。“在这里滑雪就是一种享受。”韩晓鹏说,“这里的雪质和欧美的一流比赛场地很相似,在国内独一无二。”
  更专业的评价,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专家。“新疆的天山山脉地处逆风带,是亚高原环境,山口与北边的冷空气相遇,降雪不断。相比东北地区,新疆冬季温度相对较高,具备世界一流雪场的条件。”
  韩晓鹏告诉北青报记者:“国际滑联和国际雪联已经开始与我们接触,商洽承办国际重大冰雪比赛事宜。这将极大提升新疆国际影响力,推动新疆冬季旅游和冰雪产业的发展。”
  一届冬运会的契机,让新疆提升了冰雪运动员人才储备,发掘了新疆昔日沉睡的冰雪资源,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冰雪产业链。这会成为北京冬奥会发展的范本吗?
  韩国教练拷问“软件”
  在冬运会的速滑赛场,多次遇到韩国籍教练。他们有的是受新疆邀请,帮助指导运动员,有的是组委会邀请,考察新疆冬运会场地。无一例外的,他们都盛赞了这次投资十几亿修建的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同时他们也提出了问题,为何在海拔这么高,硬件设施这么好的场馆,却没有滑出世界级的成绩?队员们的回答是,硬件没问题,是冰场维护的“软件”没做好。
  索契冬奥会冠军张虹,给冰上中心大打广告:“这会是世界上最好的滑冰馆,因为这里1600多米的海拔,加上硬件设施,我感觉会出现不少好成绩。”
  张虹本次全取3枚金牌。但她的预测落空了。“我最近状态还不错,包括2015年在卡尔加里的馆里,在500米和1500米都滑出了接近世界纪录的成绩,我对这次冬运会本来特别期待。”张虹说,场馆的硬件很好,但软件问题很多。“比方场馆用温水浇冰的方式,扫冰车的速度,比如场地的温度太低。可能各环节都距离世界一流场馆有一点差距,但积累起来,就影响了成绩。”类似软件缺陷拖累硬件的遗憾,未来会出现在北京冬奥会上吗?
  高山速降零赛道尚存尴尬
  新疆冬运会的高山滑雪大项,设置了男女回转、全能等项目,唯独少了被称为旗舰项目的高山速降。组委会方面坦言,这只是中国“冰强雪弱”的表现之一。
  谈到为何没有设置高山速降项目,组委会坦言,因为新疆乃至全国都没有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速降赛道。原来,国际雪联规定,高山速降赛道要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进行。比赛要求起点和终点的垂直高度为800-1000米。“丝绸之路雪场已经是国内条件最好的雪场之一,但距离速降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某位专家表示。
  不仅是新疆,据悉,在北京为了冬奥会修建高山速降赛道前,全国目前也没有一条符合标准的高山速降赛道。
  差距不仅在雪道上,本次冬运会在一些类似高山滑雪的其他项目上,甚至未设置预赛。就是说,只要报名就能参赛。如此放宽标准,参赛运动员也不到60人。所以,“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实力差”成了雪上项目的普遍现象。
  “烧钱”是专业人士认为的高山滑雪门槛。据解放军队教练金光斌介绍,在中国,一方面从小就滑雪的人很少,一方面一套专业装备要1万多元。“这项运动是与经济实力挂钩的,除非家庭条件特别好,而且父母喜欢这项运动,否则有能力从事这个项目的孩子就不多。”这个局面会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打破吗?
  “3亿人上冰雪”的意义和价值
  3亿人上冰雪,这是国家体育总局喊出的口号。在新疆,这个口号被具体化了。在乌鲁木齐水西沟中学、阜康第三小学的学生看来,这个口号帮助他们圆了个冰雪梦,还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冬运会的开幕式,邀请了水西沟中学的180个学生助演,前提是他们得学会花样滑冰。百余天的时间,几百个孩子一半的课余时间在速滑馆里度过,连家庭作业也拿到速滑馆里做。百余天时间里,他们成了可以在冰上表演正滑、转三、双曲线、单腿支撑等花样滑冰基本动作的小运动员。
  阜康第三小学的师生,没捞到参加冬运会开幕式的机会。但他们体育老师出身的校长,为他们建了一个轮滑、速滑两用操场。这个操场培养出的孩子,在冬运会上拿到了铜牌。
  小学校,200米的跑道,看起来普普通通,浇上冰,就成了学生们冬天的乐园。“我们用地胶掺进去石英砂,铺设了操场跑道。夏天可以练习轮滑,冬天浇成冰场。”校长段永德介绍道。
  已是寒假,不少学生仍带着冰鞋从家过来,上冰训练。在孩子心中,这样的训练也许和玩耍没有界限,却有成就体育梦想的可能。操场是2011年建好的,当时念3年级的奚冬雪,人生第一次滑上了冰。5年后她入选了国家集训队。这次代表克拉玛依队获得了本次冬运会速度滑冰女子青年组3000米铜牌。“其实我们没做什么,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上冰场的机会。”段校长说。一次机会,也许会改变这里孩子的命运。这也许就是3亿人上冰雪口号背后的意义和价值。6年后的北京冬奥会,又会有多少人的命运,被运动带来的乐趣改变?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寄予最美好的期待!本报乌鲁木齐专电 记者 褚鹏

                                                                                                                        http://sports.sohu.com/20160131/n436430674.shtml                                        sports.sohu.com                                        false                                        北京青年报                                        褚鹏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6-01/31/content_181106.htm?div=-1                                        report                                        2894                                        第13届冬运会,昨天在乌鲁木齐市郊的丝绸之路滑雪场落下大幕。雪场的皑皑白雪和远处直插蓝天的天山山脉,是闭幕式最大气的舞台背景。6年后,这个舞台的背景,会媲美鸟巢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2-23 18:40 , Processed in 0.20104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