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功能全面解说
[*] 保健食品功能全面解说
文章来源:《知识经济》2006年第3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者按:保健食品具有不同于普通食品的独特特性,使消费者在选用保健食品时,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才能正确服用。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保健食品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医学、营养学基础知识,而大多数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工作者也不太了解保健食品,消费者的健康诉求的满足成为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大多数保健食品纠纷的发生也都源于保健食品的不当服用。为此,中国保健协会特组织相关权威健康教育专家,用平白、简单、实用的语言,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进行全面阐述,以帮助消费者科学选购、服用保健食品。 - ◆ 文/刘巍 (一)增强免疫力 经过了SARS和禽流感的恐慌,疾病甚至死亡的威胁使健康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而免疫力成了最时髦的流行词语。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增强免疫力对健康有益,但是到底什么是免疫力? 一、功能释义 什么是免疫力? 如果一个人身体差,容易生病,人们就会说他抵抗力差;抵抗力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免疫力,它是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主要的作用之一是指身体抵抗细菌或病毒等感染的能力。 健全的免疫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 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稳定清洁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和癌变的发生。 免疫力是一个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的动态发展过程。 0~12岁前的儿童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体内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分泌量少,免疫功能不健全,这时的孩子极容易生病。 13~45岁期间是免疫功能相对稳定期,免疫功能相对完善。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人容易受到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影响,使体内的抗体和生长因子分泌量大幅度波动,这种就会造成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不稳定,导致免疫力下降而生病。 46岁以后人体的免疫器官功能开始衰退,体内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和生长因子分泌下降,免疫力下降;开始诱发老年性疾病。 二、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说明 适宜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就是适宜增强免疫力的人群。一般人如果有以下现象,都属于免疫力低下: 1、容易感到疲劳,但是查不出器质性病变; 2、经常感冒; 3、伤口容易感染,愈合慢; 4、肠胃差。这里主要是指稍微吃得不合适就上吐下泻。 此外,经常服用抗生素的人、经常熬夜的人、工作压力大的人、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一般都可以适当选用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 不适宜人群 国家没有规定“不适宜人群”,但不同的产品要区别对待,要根据该产品的原料确定。例如,含人参或西洋参成分的保健食品不适宜少年儿童服用。 选用说明 选购时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不能因为广告或听说别人用了挺好就买。 三、注意事项 1、有病要首先寻医。 2、如果正在服用药物或其他产品,必须要咨询该保健食品和它们有没有冲突。 3、如果身体状况并不算差,建议选用营养补充剂类保健食品。适当地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是非常必要的。 4、要增强免疫力,吃保健品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有些保健品甚至会立竿见影,但如果要根本性地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是其中最重要的。 四、错误观点说明 1、吃补药可以增强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是西医的概念,和中医的虚证是完全不同的。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所含中草药成分是补药,但以中医的观点,免疫力低下可以是虚症,也可以是湿热症、瘀血症、气郁症,需要对症下药,误用补药,可能会使健康状况更加糟糕。 2、免疫力越强越好 免疫力需要均衡,过度的免疫反应会产生各种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就是最常见的。 3、保健品不是药,可以长期吃。 (1)综合补充营养素的保健食品一般可以长期吃。 (2)专门补充某种或几种营养素或矿物质的保健食品在服用一段时间后要评估效果,在专业营养医生的指导下确定是否继续服用还是停用、改用其他产品等。 (3)以灵芝等为主要原料的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除肿瘤病人和身体特别虚弱的人之外,一般不提倡长期连续服用。比较合理的服用方式是服用两三个月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根据情况继续服用。 4、如果成分标称一样,买食品效果一样,还可以省钱。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相比,有几点大不相同: (1)原料。保健品原料筛选严格,在质量要求上远远高于普通食品。而原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保健食品的效果。如果原料质量差,同样的成分,可能就会没有任何效果。 (2)生产。保健食品的生产车间要通过GMP认证,卫生更加有保证。获得正式批文的保健食品的不合格产品的检出率远远小于普通食品。发生质量问题的往往是没有保健食品批文的产品。 (二)抗氧化 在卫生部原来批准的保健功能中没有“抗氧化”,只有“延缓衰老”,在颁布新标准后,很多人以为“抗氧化”就是“延缓衰老”,而实际上,“延缓衰老”只是“抗氧化”的主要作用之一。 一、功能释义 (一)自由基与氧化 自由基是指含有未配对的电子的原子、分子或基团,由于自由基中含有未成对电子,具有配对的倾向,状况不稳定,具有高度的活性。自由基若要稳定必须向邻近的原子或分子夺取电子而使自己的电子成对,但也因此使得电子被夺的那个原子或分子成为新的自由基,引发连锁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氧化”。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自由基是处于不断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之中。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过慢,它通过攻击生命大分子物质及各种细胞,会造成机体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组织器官水平的各种损伤,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并诱发各种疾病。 (二)自由基与疾病 1、肿瘤。自由基攻击DNA,导致细胞遗传信息的转变。 2、心脑血管疾病。自由基可以使脂质过氧化,导致动脉硬化。 3、免疫力低下。自由基可以破坏细胞结构,影响细胞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 4、白内障。是自由基攻击晶状体产生。 5、老年性痴呆。是自由基侵犯脑细胞和神经所致。 …… 研究证实,至少有70种以上的疾病与自由基有关。可以说,自由基是“万病之源”。 (三)关于抗氧化 抗氧化物的定义为“任何以低浓度存在就能有效抑制自由基的氧化反应的物质”,其作用机理可以是直接作用在自由基,或是间接消耗掉容易生成自由基的物质,防止发生进一步反应。 人体在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由基的同时,也在自然产生着抵抗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以抵消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氧化攻击。研究证明,人体的抗氧化系统是一个可与免疫系统相比拟的、具有完善和复杂的功能系统,机体抗氧化的能力越强,就越健康,生命也越长。 二、常见的抗氧化剂 (一)维生素C 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人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需依靠食物。一般常见的绿色蔬菜和水果都富含维生素C。 科学提示: 1、为了治疗某些疾病,可以在短期内摄入大量维生素C(例如感冒初期可以一次服用1000mg维生素C),但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维生素C在体内经过2~3个小时就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3、阿司匹林会加速维生素C的排出。 (二)维生素E 维生素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E可以保护细胞膜和生命大分子(DNA)免受自由基攻击。 科学提示: 1、维生素E容易被氧化,一般的烹调加工中的损失高达30%~80%。 2、服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人(鱼油、α-亚麻酸等),血管壁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已经有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人会增加血管破裂的可能,应该及时补充维生素E。 (三)OPC OPC(低聚原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是维生素C的20倍,是维生素E的50倍,而且还能进入血脑屏障和眼球,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和白内障,具有吸收快、效果强、作用持久、安全等诸多优点。 科学提示: 1、建议吸烟人士服用,可以有效清除吸烟产生的自由基。 2、任何疾病都有治疗量和保健量。一般保健量多为治疗量的一半左右。一般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量后就应该以保健量服用。 (四)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但具有很强的维生素A所没有的抗氧化活性。 科学提示: 1、过量服用维生素A会引起中毒,而过量服用β-胡萝卜素无明显副作用,只会使皮肤发黄。 2、是否可以单一补充β-胡萝卜素目前存在争议。最好是摄取富含β-胡萝卜素的天然食物,例如螺旋藻等。或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五)抗氧化酵素 在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酵素包括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过氧化氢酶(简称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科学提示: 谷胱甘肽只能在细胞内合成,口服、静脉滴注化学药品谷胱甘肽在临床上都有应用,但很难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食用含谷胱甘肽前体的食品(例如乳清蛋白质粉),能够安全通过胃肠道,进入细胞内合成谷胱甘肽。从市场中的反馈情况来看,大包装的乳清蛋白质粉的疗效远不如小包装,可能是由于谷胱甘肽前体较容易丧失活性所致。 (六)硒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科学提示: 补硒要补充有机硒。人体吸收的硒都要和蛋白质结合后才能提高吸收率和利用率。较好的办法是食用富硒地区的产品,例如我国的恩施地区。 (七)其他 番茄红素、硫辛酸、黄酮类、多酚类以及一些多糖类也都有抗氧化的作用。 三、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说明 (一)适宜人群 SFDA规定,抗氧化剂的适宜人群是中老年人,这是由于,一定年龄以后,体内自然产生的抗氧化物质的数量就会逐年减少,这时就会出现明显的衰老和非健康状态。而中老年人体内产生的抗氧化物质更是明显不足,所以需要补充。 (二)适宜人群 少年儿童。他们体内产生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满足生理需要,除日常必需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外,一般不需要补充抗氧化剂。 四、注意事项 1、抗氧化剂有天然提取物和人工合成的区别。一般人工合成的不能过量服用,例如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出现腹泻、恶心、红血球被破坏等副作用。而天然提取物相对要安全,价格也要贵许多。 2、如果正在服用药物或其他产品,必须要清楚抗氧化剂和它们有没有冲突。例如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如果你正在服用抑制脂肪吸收的产品,就会大大降低维生素E的吸收。有报道说服用维生素C时不要服用海鲜,但未经正式科研机构证实,处于慎重考虑,还是尽量避免在一起服用。 3、如果有条件,建议多种抗氧化剂联合使用。首先,由于它们的协同作用,效果大大增强;其次可以减少服用剂量,避免副作用。 4、关于过量服用的问题:在人们开始服用抗氧化剂的几十年中,暂没有见到因长期按建议剂量服用导致人体功能异常的报道。但有报道说明,长期大量服用抗氧化剂后,部分人群会出现糖耐受异常。因此,给出的建议是按照安全的建议量服用。 有些保健食品销售员为了自己的业绩或者尽快出疗效,会建议消费者以说明书建议剂量的N倍服用,这时,就要注意有没有科学依据,至少要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其他功能的保健食品也都要参照这个原则。
茂名人有很多患糖尿病和脑中风疾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