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然 发表于 2011-6-26 12:05

【转】 牛刀:货币政策将导致中国经济万劫不复

牛刀:货币政策将导致中国经济万劫不复【转】——中国经济纵横谈之五 5月数据出台,5.5%的CPI,已经是连续3个月超过5%。在宏观经济学上,CPI连续3个月超过5%,就表明这个国家爆发的是恶性通胀,那是政府应该全力以赴遏制通胀的,以保全经济不遭受更严重的伤害,以维护货币币值不至于更严重贬值,以尊重持币人纳税人基本权益让他们的财富不至于被大幅掠夺,以给中小企业弱势群体一条活路。 然而,市场等来的是什么?央行宣布,从6月20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这种金融工具的每月定期使用,市场已经麻木,表明给市场带来的只有更深刻的伤害。消息发布,我们来看看市场的反应: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国A股,因为市场预期加息,没想到央行只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消息走漏,地产股首先迎接不加息的利好,放量大涨;随后、水泥股、钢铁股、建材股纷纷表现,向所谓的宏观调控纷纷示威。地产股大涨,表明所谓房地产调控的失败,货币政策的方向作用明显,房价将迎来一轮新的上涨。 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香港恒生指数最先反应,只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走漏,港股尾盘股指受到内地提存款准备金率消息拖累跳水,截至收盘,恒指报22496.00点,跌12.08点,跌幅为0.05%;国企指数报12469.77点,涨36.93点,涨幅为0.36%;红筹指数报4105.76点,微涨0.32点。大市成交687.74亿港元。同时,澳洲货币大跌。 欧美股市一片狂欢。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23.14点,涨幅为1.03%,至12076.1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39.03点,涨幅为1.48%,至2678.72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6.04点,涨幅为1.26%,至1287.87点。标普500 1287.87 16.04 1.26% 。法国CAC,富时100,德国DAX,日经指数全部大涨1%。对央行不加息称赞有加。 苦的是谁?中国老百姓。他们将在恶性通胀中,苦苦挣扎,备受煎熬,无处申诉。愁的是谁?最广大的中小企业,尽管资金便宜,但是,他们拿不到贷款,却要向民间高利借贷。维护的是谁?央企、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他们不仅垄断这个国家的所有资源,坐享其成,而且,付出的不仅仅是低廉的资金成本,还将享受负利率的“红利”。 我们想问一下央行:公平吗?有违公平,并且,长期这么干,后果是什么?追朔起来,是因为央行一向无视法度。 在美国,M2最高上限为5%,由美国国会立法通过,任何人不得违反200多年来,没有一个美联储主席敢将M2突破5%。2011年前8年,每一年全国人大会,都会举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每一年的M2最高上限都是17%,你们胆大妄为,多次擅自突破上限,最多的一年达到29.7%,你们眼里还有法度吗? 在这么恶劣的通胀面前,你们居然无动于衷,继续执行你们的负利率政策,这种掠夺民财的恶劣行径,还将持续多久?你们看着看着办吧。你们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发布报告说,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资金紧张,经营将下滑。有谁相信你们的鬼话?

我心安然 发表于 2011-6-26 12:07

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政府债券;   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 牛刀:货币政策将导致中国经济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