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危机意识才不会有危险
近段时间,随着“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持续升温,随着“一顿奢饭、一次醉酒、一个‘红包’”导致领导干部被免职的现实剧的不断上演,一些人便感叹当领导干部“不保险”,甚至提出领导“危险论”。的确,领导干部不好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无论是八项规定,还是六条禁令;无论是治理舌尖浪费,还是治理公车腐败;无论是抓公款送月饼,还是抓公款送节礼;无论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还是《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招招规范从政行为,剑剑指向“四风”问题,稍不留意,还真有被纠、被抓、被惩的危险。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想消除危险,别无他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危机是理智的开端。没有危机意识,人就缺少敬畏,难免道德失范、政治失足、行为失准。今天,党员干部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理应常怀畏惧心理,常持理性心态,心有所怕,行有所止。
前不久,呼和浩特铁路局原副局长马俊飞因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马俊飞任职22个月,每月平均受贿近600万元,每天近20万元,每小时受贿近万元,他最头痛的是藏钱,而不是敬畏群众、敬畏法纪。正所谓,“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危机,是一服清醒剂,表达的是敬畏和忧患,体现的是自律和慎独。作为党员干部,心怀危机意识,经常用“怕”字来约束自己,怕违纪违法、怕名不副实、怕沉湎于安乐,就会多些理智、少些冲动,多些顾虑、少些恣意,多些谦和、少些自大。
可能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只要不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就不会有危险。殊不知,“无功即是过,无为即是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领导干部的职责和本分。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官位,而不想着干实事干成事,不想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那就是庸官昏官,同样要受到问责,同样也会面临下岗的危险。只有常怀“怕群众指背、怕干不到位、怕组织问责”的心态,才能既干成事又不出事,从而远离危险,赢得群众的心碑口碑。
官有所畏,业有所成。为官之人,只有时刻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一思一念,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对待一言一行,以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平和之心对待一权一位,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一职一责,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官、实实在在为民,才能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虑、行而不忘法纪,从而赢得群众拥护、支持和爱戴,保证处处平安、一生平安。(桑林峰)
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可不容易 {:soso__3110130392203091378_3:} 都是这样的了 路过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