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佬 发表于 2014-1-7 10:07

趣说媒婆

本帖最后由 打铁佬 于 2014-1-7 11:20 编辑

趣说媒婆
    演大戏中,嘴角一粒大麦痣,两边面上抹得比猴子屁股还红,衿前吊条大手绢,这就是演媒婆角色的面谱。从前媒婆是个古老的职业,位居三姑六婆之列。    而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媒婆,大都是一些熟人或亲戚担当了。对于媒婆或褒或贬也因地而异。因为各地对媒婆的评价不一,也造就了一批 与媒婆相关的俚语词汇。
1.媒人大过天,父母企两边。做媒成无成,烧酒饮几埕。(茂名地区)
    这种地区对媒婆比较尊重,一般婚后一辈子都会保持着亲戚关系。婚后第二天要办礼去谢媒,礼品叫猪头担,有阉鸡猪头谢媒金等等。有体面的媒婆也会摆上几台酒席请客,叫做开猪头包。所收红包正常是打发给新郎新娘的。如果媒人仔不够大方,送来的猪头切得很小,于是一句歇后语就应运而生了……三斤猪头得把嘴。    听到最奇葩的是高州地方,做媒成功后,媒婆要收取礼金的百分之十。这种明码实价真是有点不可思议了,觉得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小夫妻日后生了儿女,媒婆就会送来一些礼物的,包括小孩衣帽,月婆的一些用品等。月子中还要经常来探望,孩子满月还要送来礼担。孩子日后称媒婆为[咪婆]或[媒人外婆]。媒婆也称小孩为外甥,称小孩父母为媒人仔媒人女,关系仅次于亲生父母。
2.媒人婆,邓(音)猪石。(台山地区)
    知道什么叫邓(音)猪石吗?正确应写作”等”猪石。过去的人穷,养一头猪往往等不到养成大肥猪杀了卖钱。而是养到半大不小(俗称过槽仔)就拿到生猪行出卖,再买回一条小小的猪仔,从中倒腾点钱出来应急使用。而人们带这种过槽仔出来卖时,竹杠一头挑着猪仔,另一头则挂上一个大石头平衡挑担,这石头就叫做邓(音)猪石。到了猪行卖了猪后,这石头就丢弃旁边了。将这媒人婆,比作邓(音)猪石的地方,也就是男女结婚后,与这媒人婆关糸就不太大了,可以如这邓猪石一样丢弃了,真正是打完斋就不要和尚。不过这种地方做煤成功后,一般都会一次过得到一笔较丰厚的谢媒钱的。
3.做媒就要讲大话,补镬全靠用泥搽。媒人婆,两头傻(唆)_,媒人公两头中。   
由于媒婆做媒想达到成功,有时会故意隐瞒当事人的一些生理缺陷和其它的一些缺点。      听说有个这样的例子:男方是个跛子,一条脚长一条脚短,女方也好不了多少,是个驼背的。于是媒婆便安排他们相互偷睇,女偷看男时,媒婆安排男的抬起条腿踏在凳子上对着鱼缸看金鱼。男偷看女时,媒婆便安排女的在河边蹲着用木棒在锤绵纱。结果双方满意结婚,谁知婚后双方都发现货不对板,找媒婆论理。媒婆笑笑说:”男望金鱼、女锤纱,磨磨捏揑得成家,你俩要[你不嫌我箩疏,我不嫌你米碎]罗”。两人想想觉得有理,也就无话可说,只得安心过日子了。
4.无做中无做保,无做媒人三代好。做媒还要包你生仔咪?
      做媒人这活,很多人是不愿干的。原因是手尾长是非多。做媒还要包你生仔咪?这虽然是句免责的玩笑话,但也还真有无仔生而埋怨上媒人的。小夫妻吵个架,日常生活中扯个鸡毛蒜皮的事,往往都会找上媒婆来论理,媒婆也要好说歹说地充当和事佬。媒仔媒女明事理的还好,若是遇上些番蛮的,弄不好还两头不讨好双方都埋怨你。所以便总结出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这句来了。    昨晚喝酒,又听到一位资深网友讲了一句:做成煤了就是一个需要长期跟踪的客户,要长期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我靠!比喻得太形象了。


你才到碗里来 发表于 2014-1-7 10:30

说得好详尽哦,谢谢打铁佬的分享

糊涂过日 发表于 2014-1-7 11:09

{:soso_e113:}

小伟 发表于 2014-1-7 11:37

{:soso_e179:}

无业居民 发表于 2014-1-7 12:01

媒婆不容易当。

灯芯 发表于 2014-1-7 12:27

要有媒人份才做得成媒个

打铁佬 发表于 2014-1-7 12:35

灯芯 发表于 2014-1-7 1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有媒人份才做得成媒个

对!我就因没有媒人份,从未做成过媒。

快乐欢欢 发表于 2014-1-7 14:19

剖析得够透彻,高

小柔 发表于 2014-1-7 14:39

要长期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看到这,我笑了。。。

凉爽 发表于 2014-1-7 14:40

地方民俗趣谈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趣说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