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纪实连载】我的漫漫人生路之二……我的知青大朋友。(全文完)
本帖最后由 打铁佬 于 2014-1-3 10:40 编辑【原创纪实连载】我的漫漫人生路之二……我的知青大朋友。
一、在读小学时,我有几个在水丰农场的同学,而通过水丰农场的同学,我又结交了几个从茂名下来农场的知青大朋友。说是大朋友其实他们比我也不过是大了三几岁而已。认识的第一位知青姓王,以下就称他老王吧,(现已退休,的确是老王了)。跟他的认识是在象棋盘上,这点在拙作:【原创纪实连载】我的漫漫人生路(一)象棋与我长厮守。(141楼143楼有更新)略有说过。老王是从茂名下来农场的知青,父母都在茂名油公司工作。祖籍东北辽宁,长得高大白净,一口带浓重东北口音的普通话,真正的一个东北小汉子。据他说小时候在老家念小学时,小学开有日语课程的,所以学过点日语,会胡诌几句,水平就不得而知了。但回城后在油公司的确当过一段时间的日语翻译,也许改革开放初期用人之际吧。他下到水丰农场后,被安排到了离镇子一公里左右的一队 (后因与武装连调号改十队),刚好此连队有我的几个很要好的同学。此君曾获得过茂名市少年象棋赛的第六名,所以在连队里找不到对手下棋。后经同学牵线约战,我与他在场部放电影的一天晚上,大家不看电影。跑到傍边米机房门口的一把大磅秤上,摆开棋盘就大战了起来。你来我往的也不知下了多少盘,战绩是各有胜负、旗鼓相当。战罢过后,他对面前我这个小不点有点刮目相看了,大家都有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之感。后来就有时是他找我有时是我找他,一直经常地下着棋。这样也就成了好朋友了,但最增进友谊的还是下面说的这一件事……待续。
(图文无关) 二、这家伙由于长得高大,当时按农场饭堂那份饭是吃得不太饱的。有一次得知我家老妈子要做簸箕籺,他便央求我叫我老妈子给他多做一些,他再给回粮票和米款。虽然是好朋友,但这是必须的。当年每人每月粮食都是定量供给的,你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你吃我一点我碗里就少一点了。当时我认为是非常正常和天公地道的事。后来回家跟老妈一说,老妈犹豫了一下说:“好吧,你叫他们来,我们请他,不用收他们的钱粮了。看着这些城市骄生惯养的孩子,怪可怜的,妈也是有孩子的人,心痛他们。”就这样我请了老王和二队另一个知青上我家,美美地吃了一顿可口的簸箕籺。这一顿簸箕籺令他们记忆犹深,多少年后都还津津乐道提起来。打那以后,家里包粽子或弄点什么好吃的都会叫上他们,亲密得就象一家人一样。 有时我也会到老王那里玩,下下象棋或天南地北地吹吹水,听他讲讲东北地方的风土人情。一次听他说东北老太的事几乎笑趴了,他说东北老太个个都有个绝招,就是坐住围着火堆唠叨时,一口浓痰上来了,便脖子一扭,“咳吐”一声,都能准确无误地将痰吐进身后几米远的痰盅里,信不信由你。跟他吹多了,我的普通话水平也大有长进,我现在一口不算太楂的普通话都是那时练来的。这家伙口才不错,还特能贫,有一次还差点贫出些事儿来了……待续
回想当年啊有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 没听你说过普通话。 不错. 等待续..
知青的生活令人怀念。 越高的人吃的越多么? 点一个赞! 有没有知青小盆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