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高州孤贫儿童 第六期下乡探访(根子镇)活动情况
2013年11月16日,高州春晖志愿队联合 东莞瓦蓝栈志愿队,两支怀着同一美好初衷的服务队携手合作。前往高州根子镇探访16名孤贫孩子。以下是志愿者们在探访调查 16户孤贫孩子的资料,如果你有爱心 请联系春晖志愿队长车红梅13553689582.
1.黄锶婷同学出生于2004年12月16日,现读二年级,成绩好,有一个小弟弟和一个妹妹,母亲在家里种田,父亲很少在家,为了养育3个子女,常年在外打点小工攒取生活费.由于经济困难,她家和其伯父3户人住在1层房里.每户只能住一间房.厅和厨房3家共用.随着子女越来越大,住房的问题越发突出.她母亲对我们说最迫切的就是住房问题了.
2. 陈蓉同学出生于1999年10月,现在根子中学读初二,学习成绩好,有2个弟弟,她父亲去世后,母亲有精神问题,离家出走没回过.日常3姐弟生活就靠年迈的婆婆照料.一家四口人仅靠低保来维持生活.由于她家的泥砖房给大水冲坏,所以现在暂住在大伯家.但由于家庭经济问题,营养跟不上, 陈蓉看起比同龄人显得又瘦又小.现在连学费的问题都难以解决.她真希望能够继续读书,以后能为家人改善生活.
3.罗赞同学出生于2006年10月,现在读学前班,有2个妹妹.她母亲有智障问题, 她父亲出外打些散工来维持生计.日常3姐弟生活就靠年迈的婆婆照料. 他婆婆一见到我们,就跟我们诉苦. 罗赞从小身体生殖有问题,经常小便失禁.听队友说可能这是属于两性人的病况.为此到处求医,但效果不佳.为此他家人一直优心忡忡.很希望能为罗赞医好这病.
4,罗怡早同学出生于1997年9月,现在根子中学读初三,姐姐在新垌中学读高三.他父亲是个军人,早年患病不幸去世.他母亲为了供养两姐弟的读书和全家人生活问题,不得不去深圳打工.但仅仅靠每月1700元的收入,除了要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还有姐弟俩的读书学费.显得非常力不从心. 罗怡早很懂事的对我们说:母亲在外面打工太辛苦了.真想早点读完书参加工作来帮补家庭.”但没人帮助,很可能不能继续读书,想到这他不禁有点伤心.
5,苏嘉嘉同学出生于1999年9月,现在根子中学读初二,.他父亲为了供养两姐弟的读书和全家人生活问题,出外打散工.他母亲患病在家不能劳作.仅仅靠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要治病又要供3姐弟读书,显得非常困难.
6.苏敬兴同学出生于1998年8月,现在根子中学读初三,.他母亲不在,父亲已是67岁的老人,只靠其父亲去捡垃圾维持生活.生活已经是贫困不堪的了,可怜的他又患癫痫病,,经济和疾病的双重压力,不得不休学在家.我们在他家看到很多奖状,甚至有全国数学竟赛的获奖.学习成绩优秀的他眼里充满了渴望,渴望与同龄的同学,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上学.如果你有能力,请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一把.
本帖最后由 自然空间 于 2013-11-29 14:20 编辑
7,陈增辉同学出生于2001年10月,现在根子小学五年级,他母亲精神有问题,父亲已是74岁的老人,只靠低保来维持生活,客厅除了台旧电视机和风扇外, 没有其它的电器和像样的家具.生活过得十分清苦.令人安慰的是陈同学人穷志高.读书成绩一直优良.在学校还是学习标兵呢.令人担忧的是,以后的读书的费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了,他对我们说,能读上大学是他最大的梦想.
8,邓梅香,她就读根子中心小学六年级,哥哥就读根子一中初一级,姐姐就读高州中学高一级。父亲在海南打零工,每个月大概能寄一千元给家里作为孩子们的学杂费和生活支出;母亲智障,神志不清醒,说话不流利,没有工作能力。残旧破烂的泥砖房已不能居住,现一家五口人借住在伯母的家里。
9,赖东宁,就读根子镇到湾小学一年级,一个哥哥辍学出外打工,每个月能赚到一千元左右的钱寄回来作家庭所有开支,二女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没有收入,三个孩子都还读书,父亲长期有病,在家租种别人的田地种农作物,每个月还要交300元的租金,残旧破烂的泥砖房安全隐患非常严重,雨季一到就会到处漏水。
10,赖桂婷,就读根子镇到湾小学二年级,一个姐姐就读茂名一中,成绩很拔尖;但由于生活条件太差,另一个姐姐只能寄养在外婆家(贵州省)。原来的泥砖瓦房已经破旧得不能住人了,现在他们一家借住在伯母家。父亲有脚伤,行动不方面,有时候出外打零工,但也没赚到钱,母亲在家干农活,种点黄烟,一年大概有一千元左右的收入来维持生计。经常是找堂姐借钱帮补家用和缴交孩子们的学杂费。
11,黎华美,就读根子镇到湾小学二年级。母亲是外省人,生下她就不知去向了,父亲已60多岁,长期有病,只能在家干点农活,获取微薄的点滴收入,没有其他任何的经济来源。原来的泥砖瓦房已经破旧不堪。她还没入户口。
12,谢诗韵,就读根子镇到湾小学三年级。父母生下她姐弟俩就不知去向了。跟7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长期有病,耳聋,只能靠奶奶在家干点农活,获取微薄的点滴收入,没有其他任何的经济来源。原来的泥砖瓦房已经破旧不堪,到处漏水.
本帖最后由 自然空间 于 2013-11-29 14:23 编辑
13,谢杰标,就读根子镇中心幼儿园学前班。一个弟弟脚患骨癌,另一个弟弟还是婴儿,母亲在家照顾小孩,没法出去打工赚钱,父亲也没法出去打工赚钱,为了给弟弟治病,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他们只在家干点农活,获取微薄的点滴收入,没有其他任何的经济来源。
14,祝彩莲,就读根子镇第一中学初二级。母亲有时候去打点零工,赚取微薄的收入,一个姐姐在外打工,每个月大概能寄一千元左右回来给家用,她的学杂费全是靠自己打暑期工赚钱来解决。
15,何轩,就读根子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母亲外省人,早已不知去向,父亲种农活,只有一些微薄的收入,每个月大概有两百元的收入作为家庭支出。父亲还要照顾已80多岁身体虚弱的奶奶。
16,罗尹鹏,就读根子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哥哥就读根子一中初一级,妹妹就读水贝小学五年级。父亲病逝后,母亲丢下他们三兄妹不知去向,从此以后他们便成了孤儿,跟着已80多岁的奶奶住在一起。平时靠姑姑和伯父接济着过日子。住的是一层很破旧的平房。 关注 {:soso_e179:} {:soso_e17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