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ec_4 发表于 2011-5-17 17:40

于冬戛纳谈奋斗:要做中国的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2011年05月17日 中国电影网http://pic.chinafilm.com/upimg/110517/68_0851506211.jpg博纳影业的董事长兼CEO于冬与袁莉于冬,博纳影业的董事长兼CEO。26岁那年,他是北影最年轻的副科长。后来出来创业,成立保利博纳,做电影发行。1 年过去,保利博纳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更名为博纳影业。开盘当天,即跌破发行价。但到了今年,根据现今的股价,他的实际身家是4亿人民币。从小科长到大老板,今天带着《龙门飞甲》来到戛纳的于冬,将目标定到了成为像美国六大电影公司一样的中国六大之一。40岁的于冬挠挠头,让我看他耳边的白发根角:“都是染的,这两年老得快。”不过葛优的安慰又让他发笑:“于老板,头发白,不怕。一般来说,白了,就不秃了。”

  《龙门飞甲》:期待票房超《狄仁杰》

  《龙门飞甲》是博纳影业今年在戛纳放映片花和海外发行的影片。徐克导演,李连杰、周迅主演,投资3000万美金(约2亿人民币)。于冬对这部电影期待很高:“我觉得是徐克重回巅峰的作品,期待国内票房能超过3.2亿,刷新《狄仁杰》创造的华语古装动作片的最新纪录。”问及信心来源,于冬说:“首先这是徐克和李连杰继《黄飞鸿》系列后的首次合作,所有人看了片花都认为是徐克重回巅峰状态的作品。另外,这是将中国的动作和3D结合在一起的一部电影,而且不是假3D,是真3D。”于冬介绍说为了拍3D效果,每两个镜头之间,为了调试机器,要等上一个小时。

  回顾个人奋斗史:我算是都赶上了

  如今身兼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于冬,对于聊奋斗史这个话题,兴致很高。“在成立博纳之前,我就在中影当发行员,26岁,当时是中影最年轻的副科长。工作就是带着拷贝全国走,找院线发片。”问他如何当上副科长,于冬说:“当然是业绩了!我当时的发片成绩是所有发行员最好的。原因?原因就是我嘴甜、腿勤、能喝酒,人家看这小伙子挺能吃苦,就多给一点呗。”这点人脉资源支撑到1999年于冬脱离体制,“单练”成立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后,“刚开始做电影发行的时候,好像靠的都是同情分。大家看这小伙子出来单练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就都先搭把手帮着。”发行《我的兄弟姐妹》、《天脉传奇》影片奠定了行业地位。但第一桶金却来自于发行黄建新的《别和陌生人说话》,于冬还记得很清楚:“那部片挣了50万人民币,那时候的50万啊,跟现在的1000万似的!”2003年博纳影业集团成立,开始涉足国产电影制作领域。2005年到2010年,博纳参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民营电影发行商、获得风投、建立了海外发行工作室、收购了全国5大主要城市的6家影院……直到2010年12月,博纳影业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于冬总结这顺风顺水的十年:“就是走了十年大运,先赶上电影市场的萌芽和发展,又赶上了资本市场发展。”

  记得上市当日跌破发行价:那几天是最难过的时候

  于冬说起前十年,不特意提艰辛处。但人人都记得博纳影业上市当天,股票即跌破发行价,博纳影业以每股8.5美元定价发行,半小时内从8.49美元跳到7.2美元。截至北京时间次日早晨收盘时,已经跌至每股6.6美元,破发幅度高达22.35%。媒体打出的标题是《美国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于冬身家一夜缩水一亿》。专家分析是因为本身定价过高,以及海外对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的信心不足。说起这些,他倒是坦诚:“我当时难过了好几天。最后想通了,我觉得是老天告诉我,人生不能那么顺,你还得努力。”

  做海外发行的生意:要把红旗插上比弗利山庄

  如今的博纳影业,不仅把中国的片子卖到海外,还开始做海外发行,拿下不少西片的亚洲发行权,自己做海外发行。于冬曾经跟电影局领导开玩笑:“我也算海归啊,是不是得给点特殊政策?”“现在内地市场的争夺太激烈了,一片红海,未来的蓝海是海外市场。博纳既然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影公司,我们的策略一定要开拓美国市场。”于冬坚定的记得2003年非典时期,他背着个包到香港,一家一家公司敲门,把一个个的香港导演拉到内地来拍合拍片。“现在我要去美国,让美国大导演来拍中国的故事。我们公司的《花木兰》就会拍成英文电影,我希望它进入欧美的主流院线。今年我们会在洛杉矶成立制作公司,我的口号是,把红旗插到比弗利山庄去!我希望博纳能是未来中国的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于冬说他今年40岁,再干十年,绝对收手。“50岁的时候我想回到北电影学院当老师,以电影学院经管系培养出来的最佳企业家的身份。”说到这句,于冬笑出了声,笑得不太谦虚。(陈弋弋/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于冬戛纳谈奋斗:要做中国的六大电影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