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 发表于 2011-5-12 20:20

《三日危情》一支好箭徐徐来

《三日危情》一支好箭徐徐来 跳跳影评 发表于 2011年05月12日        由澳洲影帝罗素·克劳扮演的大学教授约翰是个平凡的中年男人。三年前,妻子被指控谋杀上司,在一个清晨被破门而入的警察带走。三年里,他独自抚养儿子,奔波寻证翻案。三个月前,诉讼的希望破灭,妻子失控在监狱企图自杀——约翰开始明白,正当途径已经无望。他决定凭一己之力“带”妻子越狱。三天后,妻子将被转押到他地,一切准备都将白费……最后三天的倒计时里,约翰在惊心动魄的起承转合里展开对妻子最后的、近乎绝望的拯救……
       悬念——自始至终贯穿悬念,由此产生的紧绷感让人无法呼吸。越狱,这种“007”都未必能成的事,约翰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教授能行吗?他凭什么?他靠什么?
       首先是技术含量。约翰开始乱投医,在网上找到万能钥匙做法后就一试身手。不但差点暴露,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狂吐不止。经越狱高手亲授后,约翰的思路才渐渐清晰。但,横亘太多:怎样把妻子从监狱弄出来?越狱后全市高速路口和州际公路很快就会被封锁,如何腾挪才能闯出时间倒逼的空间?怎样弄到足够的钱亡命天涯?到哪里能弄到真护照登上航班?逃到哪里才不会被引渡……
       为了让观众信服,集编导于一身的哈吉斯不断虚拟“如果是我,我怎么做?”于是我们看到,片中的约翰在进行各种研究,在网上学习如何盗车,如何配万能钥匙,以及如何面对所有可能来临的一切。哈吉斯专门查阅了许多越狱实例,设计好一切悬念,然后用惊人的节奏让约翰一一“拆弹”。引进版砍掉了近二分之一的“连环”,以至于情节咬合不住。
       其次是心理。约翰在重压下的情感释放是多层次的:胆怯、犹豫、自责、痛苦,绝望,直到最后爆发自毁式的坚决。但在引进版中,两处“题眼”式桥段都被砍掉了。
       一处是约翰下决心前,喃喃地诠释着堂吉诃德的内心:“人总是处心积虑想让这世界理性,但是,人就是有一部分,是非理性。”
       另一处,是他探监时平静地告诉妻子:“我知道你是谁,我永远不相信你杀了人。”这句话的英文是一句简单的“I know who you are!”但在汉语中,竟很难找倒一句简单又震撼,直指内心的表白与之相应。
       “前辈”警告约翰:“如果需要打死拦路的保安,撞飞挡路的老太太,你行吗?”约翰最大的心魔,就是可能的伤亡。越狱难免杀戮,但导演不想让这对夫妇手沾无辜的血——他要保持受难者的洁白。这也是美式电影在含冤申冤题材上的习惯手法:当体制不能给予公平,可以靠自己去争一个公平,但不能由受害者变成施暴者。为此,影片寒战连连,但就是不去打那个喷嚏。
       有人说,该片讲述的是一段动人的爱情。作为一个理性的感性主义者,我倒不觉得。爱的确是影片成立的基础,但影片更令人震撼的,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平凡人,在被逼至绝境时爆发出的勇气、智慧和坚忍。是的,看看这位中年发福,肚腩渐生的大学教授吧——他不是“007”,不是FBI,他就是你我一样的凡人。你眼睁睁看着他在做一件似乎注定失败的事,基本是明知不可而为之。他的落魄,他的苍老,他的软弱甚至无能——他是每一个平凡的我们。但你也藉此更理解他的泪水、愤怒和呐喊——因为那也是我们。
       自始至终,男主人公的情感如一支破空而来的箭,它被前方高压气团顶着,却始终呼啸飞行,并因阻力而颤抖,而竭尽全力。
       对片中妻子的扮演者,导演选择非常特别,“我需要这样一个人,她能激起人的同情心,但气质上又让人感觉,她的确可能杀人。”于是,最大悬念一直到最后才炸开。
       这是一部佳作。它有锐利的箭头,绝好的箭手,张满的弓,饱满的力量从第一秒就徐徐传递。如果能找到原版,不妨一看,然后享受那最后一瞬没羽的声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日危情》一支好箭徐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