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鑫 发表于 2013-11-3 15:52

影评——《斯大林格勒》

本帖最后由 和鑫 于 2013-11-3 15:57 编辑

         2013年的这部《斯大林格勒》围绕着“战争与人”的主题来讲述一个故事,但是不同于以往侧重于描写宏大战争场面的类似电影(无论是苏联时期的还是好莱坞拍摄的),导演更侧重于刻画人性的复杂化。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伏尔加河畔的一座楼房。它位于斯大林格勒德军控制一侧的河堤旁,从这里可以威胁到苏军发动渡河反击的渡口。故事的核心是五名苏联士兵和一名留在德占区的苏联少女,另一条主线是一名德军军官和他的苏联情人。故事就在这八个人之间展开。没有高大全的英雄,只有残酷战争中的血肉凡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3版《斯大林格勒》采用了3D IMAX拍摄,片中He-111轰炸机坠地、火焰喷射器爆炸、狙击手瞄准射击等场景,都显示出导演过《第九连》等战争影片的小邦达尔丘克对武器及战斗场景复原考证的相当功力。影片还真实地展现了战火熔城中的斯大林格勒市区,建筑废墟布景的细节极显功底。
总的来说,《斯大林格勒》整部电影情节细腻,软硬兼施。硬的是过硬的视效技术,软的是导演在戏里戏外带入的情感。战争的惨烈,人性的光辉,点点滴滴触动人心。
         影片中公寓大楼的原型是斯大林格勒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楼”, 这座大楼的战略意义在于它可以守卫伏尔加河边的一处关键区域。而它的战术优势在于它位于十字路口,为防御方提供了北方、南方、西方各一千米的视野。这座四层公寓楼在1942年9月遭德军进攻。为遵守斯大林著名的第227号命令——“不许后退一步”, 苏军第13近卫步兵师的一个排在雅科夫·巴甫洛夫中士(1917-1981)的指挥下建立防御工事并死守大楼。他们得到机枪、反坦克枪和迫击炮的装备增援,并将躲藏在地下室里的10名平民也武装起来。巴甫洛夫的士兵打穿地下室的墙和楼层之间的地板,并挖了一条通往其他苏军所在位置的通讯用战壕。在德国空袭和炮击的情况下,补给通过战壕或通过船渡河带来。从1942年9月27日至11月25日,巴甫洛夫及其部下一直在大楼内与德军进行战斗,直到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进行全面反击,最终获得了战斗的胜利。这座大楼成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英勇抵抗的象征,而雅科夫也因此获得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两次红星勋章,以及“苏联英雄”的称号。巴甫洛夫大楼在战后重建,并用取自斯大林格勒城市建筑废墟的砖块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碑文上面铭刻着“这座建筑融合了战争与劳动的丰功伟绩,我们会保卫并重建你,亲爱的斯大林格勒”。

白云飘飘 发表于 2013-11-4 08:06

顶顶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评——《斯大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