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华夏有儒侠
《关云长》:华夏有儒侠跳跳影评 滕雅望 发表于 2011年05月09日 随着麦兆辉、庄文强联合导演的电影《关云长》上映,国内电影观众纷纷投以热度高涨的关注,电影《关云长》杂糅了人物传记、历史、动作(武侠)三大类型元素,兼夹麦兆辉、庄文强两位导演的个人艺术特色,这种有“作者电影”倾向的特质包括两位主创的主题诉求,以及美学体系,使得这部电影肩负的使命感多于电影本身的欣赏指数,同时,巨大的商业诉求以及观众口碑、争议接踵而至。麦兆辉、庄文强导演的倍受瞩目,缘于2002年一部香港“救市”电影《无间道》(导演刘伟强、麦兆辉,编剧庄文强)值得注意的是,从1996年到2006年期间,香港整体发行量由100部下降到51部:其中2000年到2006年期间,产量再度下滑,比例超过60%。到2002年的时候,香港电影市场占有率创下38%的最低纪录,《无间道》逆水行舟,最终以一部悲情色彩浓郁的警匪悬疑类型特色的电影形态,让香港电影挽回颜面。《东亚电影惊奇》一书中这样论述:《无间道》极为低调,甚至是压抑。警察和匪徒不再代表二元对立,而是阴阳平衡,一种在道德上既紧绷又和缓的状态。这些英雄的忠诚,甚至是英雄主义本身,都变得令人困惑。同时,喜爱这部电影的朋友,一定还记得,《无间道》里关于佛学的引述,这些电影创作理念上的新追求都让我们对于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的创作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在《伤城》中,主题诉求以及美学体系,主创几乎采取了跟《无间道》同样的叙事策略,只是人物设计上大量借鉴了“黑色电影”的文本主题,这些西方电影元素的嫁接,在城市感的故事体系里是完全融合自如的,接续下来,麦兆辉、庄文强开始了更为独立自主的电影创作,一部以“窃听”以及“商业犯罪”为主要故事桥段的《窃听风暴》使得两人在内地电影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人物逆转困境的奋命与隐忍加重了戏剧冲突的同时营造了一种强烈命运感。经过从2002年到2010年的试炼与沉淀,麦兆辉、庄文强才开始酝酿电影《关云长》,一个妇孺皆知,泛华人地区影响力极大的神像关二哥的故事,创作他的传记电影无疑是在剑口刀尖上的惊险探寻,透过观赏《关云长》我们发觉出故事闪烁着十分让麦兆辉、庄文强对这个人物痴迷的一点:关云长的命运感以及意味杂陈的英雄主义价值观,麦兆辉、庄文强希望藉由这位“武圣”的故事与观众分享一种英雄情怀,其中难免有悲剧意味,恰好,这种的情感共鸣通过一个三国时代背景表述,与当下纷乱世事所造成的悲伤症候群形成某种语境上的契合。上述电影里的我们看见了麦兆辉、庄文强的叙事策略,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他们电影里一种不着重墨的领域——男女情感,这同样是两位导演一贯以来情感机制的设置,女性始终在男性身边游离,或是若隐若现。
《关云长》是典型的中港合拍电影,选择对于世界华人有广泛而深厚影响力的“关公传记”作为题材,泛华语演员参与演出,香港武侠电影的传统技巧,在写意还是写实的取向上,麦兆辉、庄文强还是选择了较为朴实的偏北方的景观,同时也弱化地域特色,调度能力在狭窄场景比较突显,取精巧而舍意境,一种去文人气质的意图十分明显。电影在人物造型、场景设计、视听组织都偏重展示雄性世界的压仄感,颓乱干竭,虽然没有那么鲜明的西方西部电影的美学特征,但是一种具备雄性对决的刚烈气息还是显露无疑的,细节处,冷冽而静穆的色块,象征着阵营或门阀的性情,“关二哥”布衣素裹,样貌巍巍,隐忍而释然的表情使得影片一直保持着江湖在野,庙堂之远的质感。
在强势的好莱坞电影霸权面前,以极大追求金钱回报跟意识形态塑造为目的的电影竞争之下,华语古装动作电影要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因为古装动作电影(或“武侠片”)作为华人电影文化的阵地堡垒,每次发声亮相,其重何堪。《关云长》恰好处于这个关口,麦兆辉、庄文强将一种不能明状的意识形态混乱所带来的压抑情绪,完完整整地放置在了这部电影之中,男人在复杂环境之中无奈与不可作用,无处安身立命的焦虑感,道德沦丧的末世感不断地在电影里翻腾,这位“二哥”实属不易,他身体里大多没有什么诗意,但是很真实,很性情,过分的正义感让他失去了那份安稳,但是始终没有表示抱怨。《关云长》里保留的还是关云长力所能及的抗争,他只作为不言语的隐忍精神,化为一种侠道的守则,在这样的守则里,关二哥找到了归属感,直到生命的终结。一直不以非黑即白的价值观作为主题表述的麦兆辉、庄文强完成了极具挑战的一次古装动作电影的创作,他们主要完成的是男性世界里复杂情绪的表达,而非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宏大历史观的叙述,一个男人的一生,化作光影,足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