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 发表于 2011-5-9 14:32

高州中土无双的缅茄树

本帖最后由 求知 于 2011-5-9 15:54 编辑

一、举世无双的缅茄树

      屹立于高州西岸西岸村池塘旁,一棵颇具传奇色彩的古缅茄树(Afzelia xylocarpa)。它是我国缅茄树中的老寿星,树高18米,胸围8.5米,冠幅33米,虽经420多年风雨沧桑,仍苍翠挺拔,枝繁叶茂。缅茄树是我国一种珍稀树种,系苏木科缅茄属乔木,原产于缅甸,目前除在滇南有少量分布外,其余仅多见于高州,而高州目前也只在西岸、南关、顿梭、市委大院四个地方各生长有一棵,西岸的这棵为母树。


图为西岸缅茄母树

       缅茄树为高大之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4对,小叶椭圆形,长5~7 厘米;生长周期长,从植苗到开花结果需时廿余年;于每年4-5月开花,花白色或红色,只有一片花瓣,有7枚细长的雄蕊和1枚雌蕊。香味近于白玉兰;结果约十个月后长成拳头至巴掌的椭圆扁豆形荚果,果皮坚硬,成熟时黑褐色,长达18厘米,剥去肥厚的荚壳,便露出拇指般大小的种籽即缅茄,每荚中含有种籽1—8枚,种子长约3~4厘米。缅茄上部为颜色金黄的蜡质蒂头,下半部为种核,形状与颜色均和荔枝核相似。它的种子红紫黑色,扁椭圆形,坚硬且有光泽;种子的基部有角质的假种皮,色如黄蜡,坚实如硬木。缅茄花晒干后泡茶,香味独致而清隽,有清热解毒、祛热治胃痛之功效;种子又可入药,主治牙痛,去火毒,是传统珍稀良药。

乐韵悠扬 发表于 2011-5-9 14:37

求知,谢谢分享!

求知 发表于 2011-5-9 14:53

二、高州缅茄树又为什么又叫“含冤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yNjg3ODA0/v.swf

      高州缅茄树的来历,在民间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缅甸国王将一批本国的名产缅茄籽进贡给中国皇帝。当时,高州城西岸村人宠臣太傅子卿李邦直自云南退仕告老还乡,携回皇上恩赐珍品缅茄籽两颗,李试种一颗未曾萌芽。后将余下一颗给儿子佩戴,以示荣宠。一日,缅茄子忽然不见了,李怀疑是婢女所偷,不问情由将婢女活活打死。但这颗失落的缅茄籽具有灵性,过了不久,在他儿子床底下发了芽,并长成了小树。所以这茄树又叫“含冤树”?这样冤情才得以昭雪。这颗小树历经沧桑,至今成长为一颗参天的缅茄大树。



  1988年高州市人民政府在古缅茄树周围兴建了缅茄公园,塑建缅茄女像,教育后代,宁死不屈,坚持真理。



求知 发表于 2011-5-9 14:54

本帖最后由 求知 于 2011-5-9 16:12 编辑

三、高州西岸缅茄树的种子奇特

         高州西岸缅茄的种子奇特。缅茄为苏木科缅茄属常绿大乔木,一般种植树10年后才进入结果期,每年端午前后(5-7月)开花,花白色或淡紫色,香味与玉兰相似,果实翌年1~2月成熟,荚果,每荚有种4~6粒。种子明显分为两截,上半截为革质假种皮,称为蜡蒂,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色泽金黄,质地坚韧;下半截称为核仁,宛如荔枝核,圆滑,呈黑褐色。是我国唯一一棵能结果并有腊头的缅茄树

http://bbs.gdut.edu.cn/ngpxbbs/attachments/month_1005/100502121827d0bb1f1ee90a33.jpg



    高州民间艺人将成熟之缅茄在蜡头顶端雕刻各种图案或文字,活像一枚自然天成的篆刻印章,小巧而精致,深得文人雅士钟爱。
http://bbs.gdut.edu.cn/ngpxbbs/attachments/month_1005/100502121861f78fba4051319d.jpghttp://www.sxgongmei.cn/UploadFile/2007-3/200732311130612.jpg
 当地雕刻艺人在蜡蒂上精雕细刻成工艺品,或龙或凤,或狮或虎,栩栩如生。除图章外,还传统地镌刻出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优美图案。1957年5月,高州缅茄工艺品名声鹊起,远销海外,饮誉全球。1957年5月,高州缅茄雕刻工艺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并获奖,后被编入《中国土特产大全》一书,列为全国著名土特产之一。1957年5月,中国政府把它作为“国宝”送了10颗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作为我国的一种独特的缅茄蜡蒂雕刻艺术已有300多年历史,深爱民间喜爱。过去男婚女嫁,多有用缅茄雕刻工艺品作赠礼的。高州竹枝词曾写道:“奴生西岸近莲塘,嫁与南桥何姓郎,愧我压妆无别物,缅茄刻就两鸳鸯。”
  文学大师、散文家秦牧讲述的含冤树的故事,在《茂名县志》(清嘉庆)中有记载。秦牧在《花城》中《含冤树--缅茄》一章的篇首中说:“全国仅有一株能够结可以雕刻的树粒的‘缅茄树’,生长在广东高州。”又道:缅茄子“它模样儿很像荔枝核,黑褐色,一寸多长,所不同的,是核上有一个异常坚硬的‘蜡头’,颜色如蜡,但是坚硬得就如象牙。这个‘蜡头’可以雕刻各种风景人物,使这颗‘缅茄子’形成一件精巧的艺术品。” 后经有关部门调查,在广东境内百年以上的缅茄古树还有3株,一株在高州城的南关街,树龄逾200年;一株在廉江市横山圩,树龄100余年;一株在徐闻县城,树龄100余年。秦牧所指高州西岸那株缅茄已达420岁高龄,堪称我国缅茄的寿星。







求知 发表于 2011-5-9 14:54

本帖最后由 求知 于 2011-5-9 16:20 编辑

四、“中土无双” 的高州缅茄开枝散叶


  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到高州视察时,在参观了这棵珍稀的奇树、听完当地的介绍后,曾当面指示“不要让它断子绝孙”。
      高州林业科技工作者采用温水浸种或人工去蜡沙土培育等各种方法繁育了少量缅茄树苗,其中有些已进入开花期。在现市委大院栽植缅茄树一株,在现市委大院栽植的一株缅茄树,1994年开花,1995年挂荚果5枚,种子同样有蜡蒂,与西岸古缅茄种子一样。

         二00三年,高州林科所将《缅茄繁殖技术研究》立项,经过四年的多次实验,终于培育繁殖出高州缅茄树后一代,将一百多株幼苗推广到农户中种植,大获成功,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据了解,高州古缅茄树开技散叶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当地林科人员将继续攻克结子的难关,让其后代果满枝头,生生不息。

乐韵悠扬 发表于 2011-5-9 14:58

很好

求知 发表于 2011-5-9 15:41

乐韵悠扬 发表于 2011-5-9 14: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求知,谢谢分享!

不用谢,求知只尽地主之谊 组织有关资料。

三少爷 发表于 2011-5-9 15:56

楼主假如能将其它三棵缅茄树的图发出来,就更好了。

我93年在高州读书时,在西关还有一些雕刻缅茄的档口,现在好象找不到了。

上善若水 发表于 2011-5-9 17:08

之前我也去看过,听说缅茄子还可以驱邪,

上善若水 发表于 2011-5-9 17:10

的确是很稀有,望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高州中土无双的缅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