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
中国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2011年03月16日 14:39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佚名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老师布置的作业花样太多,我只能替孩子代劳”;“老师布置的作业简直是暴力作业,作为家长我看不下去了,当然要出手替孩子做”……现在孩子的家庭作业常常演变成家长作业。对此,不少老师坦言,有时候布置作业也是不得已,对于家长替做一些“暴力作业”,大多数老师表示不会追究,但是他们也建议,家长应让孩子养成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的习惯。
抄写作业多,家长披挂上阵
已经是深夜11点了,刚上小学四年级的琦琦还在书桌前“埋头苦干”,做的是最后一项订正作业——英语单词默写错了8个,按老师要求“错一抄八”,就是64遍。抄到40多遍的时候,琦琦的上下眼皮直“打架”,妈妈程女士只能勒令孩子立刻去睡觉,然后自己坐到书桌前,模仿起孩子的笔迹,把剩下的单词工工整整地抄完。
这已经不是程女士第一次帮孩子写作业了,自从孩子上了三年级,几乎每天都有成堆的作业,看到孩子睡眼朦胧地一遍遍抄写生字、单词,她就忍不住劝孩子先睡,剩下的作业自己“代劳”。“每次完成那些罚抄写的作业后,女儿的神情就变得呆滞,几乎已没有力气干别的事了。”程女士抱怨,动辄错一罚十的“暴力作业”到底有什么用?刚开始还担心笔迹不同被老师发现,只敢帮孩子写数学作业。眼见孩子作业越来越多,每晚入睡时间越来越晚,连语文、英语作业也不得不 “以假乱真”了。
作文不达标家长“被作业”
这几天,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芮正在纠结一篇作文,题目是《一件可笑的事》。他写了一件事——自己4岁时,对结婚的概念还很模糊。邻居家小女孩来家做客,爸爸妈妈开玩笑说:“你们俩结婚好不好?”小芮发急了:“我怎么能跟她结婚呢,她可是女的!”引来大人哄堂大笑。小芮把这件事写成文章,没想到,得到老师七字评语——“主题不妥当,重写。”
眼看儿子呆望作文本已超过一小时,妈妈李丹心生怜悯,上网找了一则笑话编写成作文。没想到,这回的评语是:“主题太过成人化。”
只能再上网搜索。结果大吃一惊,映入眼帘的都是“替孩子跪求作文……”、“急求”、“苦求”、“哭求”……家长网上跪求作文这件事本身就很可笑,李丹建议儿子写成了作文,结果惹恼了老师,评语:“主题不负责任!”还附赠两个惊叹号。
最后,老师找了一个感觉并不好笑的范文,让大家模仿着写。只要是写作文,儿子自己写,老师必定打回来重写,以至于到最后,一写作文,儿子就拿好笔:妈妈口述,儿子听写,旁边还放着优秀作文选。
数学难题考倒家长
不仅是文科,数学也是如此,把题干设计得异常复杂,孩子读也读不懂,只有靠爸妈。比如:“小明钓鱼回来,小张问他钓了几条鱼,小明答:‘6条没头,9条没尾,8条只有半个身躯’,你知道小明到底钓了几条鱼?”这是家长们贴在某教育论坛上求助的一年级数学题。其中一位家长说:“昨天,我帮孩子做题,花了整整半天工夫,4道题目我只对一道。让人抓狂。”更有家长抱怨老师布置作业是“大人何苦为难大人”。
至于一些手工作业更是花样繁多了。有时候学生的手工作品在学校展览,请家长去参观时,“看来看去都是自己的手艺,真不知道是考小朋友还是考家长,真是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辛劳的‘家长后援团’。”
小柔 发表于 2013-9-12 23: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一位从中国移民到国外的小学生进入小学后,课外的家庭作业老师留下的都是一些奇怪的作业:有时听妈妈讲小时候的故事,了解过去的生活;有时是帮妈妈做一次家务劳动;有时是挖土豆;有时是围绕一个主题搞调查研究;有时竟然是找几个好朋友一起玩,规定只能找同学之外的朋友,还规定了人数------慢慢地这位孩子的家长悟出了外国学校这样做的道理:每天拥抱妈妈3分钟已经成了孩子的习惯,孩子学会了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自己找朋友锻炼了孩子的沟通能力-------每天做这类作业,孩子的热情始终不减,生活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怎么办?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改革首先要把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必须以人为本,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建立一系列的培养人才的制度和管理方法,学习发达国家好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提高教育和教学的研究和管理水平,我想中国的教育会在世界凸起,希望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尽快到来。 劏只猪乸拎去卖 发表于 2013-9-12 2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应该稳个老师来作答
老师可能会这样回答你:孩子的教育要学校家庭又方教育,如果家长没时间或无能力作家庭教导的,可另交费入读学校的托管班! 恒通数码通讯 发表于 2013-9-12 2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听着都不想要了,生孩子容易,养儿现在越来越麻烦
朋友,谈虎色变了?? 牵手的幸福 发表于 2013-9-13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鱼与熊掌两难得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就是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减负工作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切实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 现在学校都把这些问题丢给家长了! 求知 发表于 2013-9-13 1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朋友,谈虎色变了??
好久不见啊~~~~~~~~哈哈~
怎么说呢~是觉得生孩子已经痛死了,好不容易长大去学校还要陪读。。。。可怜的父母啊
简直是比自己读书还要辛苦{:soso_e109:} 吃大锅饭的后果,如果是补习班性质,教不好有谁会报读你校?不过,市场经济教学又有几个家长能支持得上!!! 做父母好辛苦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