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今天上学有专人专车接送而他们只能冒险上学,你还有理由不好好上课吗?
广西藤县陈平村小学陈山分校是藤县古龙镇陈平小学的一个教学点,有30多名学生的家与学校之间隔着一座中型水库——大壬水库。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这30多名孩子都得自己撑着竹筏,渡过约500米的水面去上学。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这是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里的诗句,描述的是渔民的危境与艰辛。但在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陈山分校,这里的小学生上学,也得“出没风波里”。对于这样的危境,学校多次向上级部门与教育局反映过,当地教育局也为孩子们配备了救生衣,要求一旦遇上大风大雨天气,就通知孩子不用来上课。但这终究不是一个好办法,如能配备校车或比较大的船,再雇请一名司机或船夫,那该多好。希望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愿望能够实现。肖村 另据当地村民介绍说,自1980年大壬水库建成,撑着竹筏上学就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有些孩子年仅四五岁,刚读幼儿班就得坐竹筏上学,三年级的也仅有10岁左右。这么小的孩子,雨里来风里去都得乘筏过水。时间久了,也有孩子掉进水中,但“孩子们大多都会游泳,幸亏没出事。” 由于坐在竹筏上时常碰水,孩子们一年到头穿的都是凉鞋或水鞋,到了冬天就特别冷。
(原标题:危境)
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陈山分校,开设有幼儿班至三年级,有80名学生。其中30多名学生的家与学校之间,隔着一座中型水库——大壬水库。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这30多名孩子都得自己撑着竹筏,渡过约500米的水面去上学。大雨中,陈山分校的几名小学生撑着竹筏回家。
2名小女孩独自撑竹筏渡过水库去上学。如果撇开水库绕道行走,每趟得多走4公里的山路,每天两个来回得多走16公里。而山路的半路上有座漫水桥,汛期时经常被洪水淹没,不能通行。
撑竹筏渡过水库后,孩子们把木桨当作拐杖,爬上陡坡去上学。由于坐在竹筏上时常碰水,孩子们一年到头穿的都是凉鞋或水鞋,到了冬天就特别冷。
傍晚放学回家时,女老师送学生来到水库边。
傍晚放学后,一位小男生熟练地拿起双桨,准备划竹筏回家。
{:soso_e179:} {:soso_e114:}{:soso_e179:} 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