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芯
发表于 2011-4-23 17:07
本帖最后由 灯芯 于 2011-4-23 17:17 编辑
詹黎明的《百鸟图卷》,无不体现作者“笔墨当随时代的”的创作精神,整幅画卷的意境美,不仅来源于作者的笔墨技巧,更来源于画家高尚的人格情操,博大的精神灵魂与天地万物之神合的结晶,其画流溢高古,典丽韵致,充盈诗意,诗为画之灵魂,作者以画将诗韵诠释得悠然无穷。
灯芯
发表于 2011-4-23 17:09
本帖最后由 灯芯 于 2011-4-23 17:09 编辑
为画者,情感是通贯于画里的灵魂。文以情胜,绘画亦然。古有苏东坡,胸怀万象之情,作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概;李清照,一代才女,多情愁思,发出“东蓠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忧郁;千古书圣王羲之,于清风明朗下,感怀古今,疾书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明朝徐渭的“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无奈,愁苦的心绪,情之万千,举不胜举。詹黎明于情心有灵犀,力达真善美之心景,在物象中自然流露。
灯芯
发表于 2011-4-23 17:16
一代山水大画家李可染先生曾在画录上提到,绘画,须研究二本书,一本是生活之书,一本是历史之书。这里讲的历史之书,应是画家的传统笔墨及文化修为,只有扎扎实实打进传统中,才能在继承中出新意。中国画向来讲究笔墨,能运笔如神,能溢墨达韵,方为高度。
零丁香
发表于 2011-4-23 18:25
灯芯 发表于 2011-4-23 17: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写的这个人是茂名的吗?还真有点想认识一下
楼主写的很全面,对古今花鸟史还真挺了解的,对其中的技 ...
不是茂名人,呵呵。我喜欢读画,不喜欢画画。呵呵
零丁香
发表于 2011-4-25 13:42
灯芯 发表于 2011-4-23 17: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写的这个人是茂名的吗?还真有点想认识一下
楼主写的很全面,对古今花鸟史还真挺了解的,对其中的技 ...
我不懂的,只是喜欢读各类书,所以很杂,对于画论,读过一点。不过文章之论当作宣传多点,并不能全作实践真谛。成任何艺,都须穷其一生精力,何况是画艺?
零丁香
发表于 2012-1-23 21:34
慢慢来!!
阿傻
发表于 2012-2-3 11:39
如此专业的好文,差点错了,学习了~
零丁香
发表于 2012-2-3 12:40
阿傻 发表于 2012-2-3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此专业的好文,差点错了,学习了~
呵,见笑了。阿傻兄!
mesyelLL
发表于 2012-2-20 12:41
洪爷
发表于 2012-2-21 14:55
学到也,以后出去可以扮下野嗲,冇识又回几偷师。{:soso_e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