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军后裔 发表于 2012-4-6 16:20

李孝式传奇(历史传奇连载)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前   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华人下南洋是一段不应该被湮没的历史。而在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中,下南洋又是规模最大、路程最远的一次跨国大迁徙。这次大迁徙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海外求生的“南洋客”的命运,也成就了东南亚各国的繁荣、独立与稳定。如今,中国人的足迹已经遍及全世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那些曾经在南洋披荆斩棘的开拓者的后代。“南洋客”的生存及创业经历,他们为祖国的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毁家纾难的种种壮举,足以用“悲壮”来形容,那是所有华裔子孙都不应该忘却的记忆。作为南洋客杰出代表、华裔典范的马来西亚开国元勋李孝式先生,与父亲李季濂父子两代人,一个追随孙中山,长期在海外为革命筹款,几度与死神擦肩而过;一个年轻时就名动剑桥,在马来亚(马来西亚前身)创业期间为抗日战争毁家纾难,在祖国极端困难时期一举为抗日募得天文数字的筹赈款 ,在中国抗日第三战场印缅战场的波诡云谲中几次挽国家于危难。抗战胜利重返马来亚之后,又投身于当时有超过三分之一人口比例的华侨华人所安身立命的马来亚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自己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才能,赢得了侨胞和异国友族及其首脑的追随、信任甚至倚重,最终促成了一个国家在纷纭复杂的国内及国际环境中的和平独立……本书以李孝式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充满遗憾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为世人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容涉及华人闯南洋的冷酷与温暖、战争与和平、爱情与命运,有南洋客最底层的民间疾苦的真实书写,也有皇室贵胄政治生活近距离的呈现,从广东最偏远的山区信宜,到风云际会的广州、香港、新加坡,从中国重庆到印度蓝姆伽、缅甸仰光、马来亚雪兰莪、英国伦敦……既是历史的文学呈现,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灵之旅。目 录楔子

第一章 父亲的南洋1.“他们就是亚洲的‘黑奴’”2.越做越小的官和革命青年3.1911年的惊吓4.光荣与失落5.父亲的南洋第二章 童年的迁徙1.襁褓中的迁徙:从信宜到广州 2.从广州到香港第三章 剑桥时光1.艾伯特王子2.多伦·格林的出现3.最初的成功和鲜为人知的思想4.热恋5.剑桥出生6.从剑桥到香港第四章 梦已失去1.远离官场2.普通职员的升迁之路3.梦已逝去第五章 结缘马来亚1.度假的意外收获2.黄金半岛上的“泰有锡矿”3.儿子是红娘第六章 风雨南洋1.“他们只认商界领袖”2.有多少爱可以重来3.“只要有‘抗日’的字眼都不行!”4.不仅仅是一千万的抗日捐款5.矿工“四眼仔”与“南侨机工队”第七章 烽火前线1.天上掉下个“总司令”2.沦陷和逃亡3.远赴重庆:最高当局下达秘密指令4.在飞往蓝姆伽的飞机上5.在抗日第三战场:滇缅前线的波诡云谲6.何去何从第八章 重返马来亚1.重返马来亚2.受委为战争损失赔偿委员会委员3.创办《中国报》4.马来亚联合邦与华社危机5.与陈祯禄的短暂蜜月:我们不能大陆一感冒,这边就打喷嚏6.紧急法令:华侨的空前苦难7.马华公会是这样创立的8.矛盾与妥协第九章 开国元勋1.大时代2.乔治六世的逝世和政治联盟的局部实现3.两次拒绝进入内阁4.女王的“UNCLE”与逝去的梦5.从海港铁道部长到交通部长6.“国父”东姑阿都拉曼传奇7.胜利的背后9.第一次伦敦谈判:放庆祝烟花的钱都没有,独什么立?10.第二次伦敦谈判:马来亚独立了11.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第十章 遥远的故乡1.感恩的姓氏与传世的书香2.守望却不能相助的亲人第十一章 财长生涯1.大团圆2.汶莱国王的邀请3.如何提高马来人的经济地位与“工业建国”4.马来西亚的“中央银行之父”5.拒绝为国父买单第十二章 急流勇退1.辉煌的代价和荣誉的巅峰2. “我只想要个银行执照”3. “敦李”的企业王国和福利事业第十三章 最后的岁月1.重新开始2.“高州人”的“孝式叔”3.大家族4.最后的岁月尾声

叶夜星 发表于 2012-4-7 14:40

关注,请继续上文。向姐,还有样书吗?

古唐 发表于 2012-4-8 15:10

λ

澧军后裔 发表于 2012-4-9 09:46

叶夜星 发表于 2012-4-7 14: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注,请继续上文。向姐,还有样书吗?

还有几本存底的。

澧军后裔 发表于 2012-4-9 09:48

楔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世界强国被严重削弱,一直以欧洲为政治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所取代。特别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确立,令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曾经的“大英帝国”成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历史。是的,战争改变了世界,新的国际秩序在大破坏的基础上建立了,许多长期隐患被消除了,世界重新恢复了和平,资本主义国家由财富积累、殖民掠夺改变为平衡本国经济民生,真正步入了文明的发展阶段。尤其不容忽视的是,各殖民地的人民在战争中觉醒了,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国家纷纷争取并获得了独立。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国宣布了“从苏伊士以东撤退”的政策。同一年,被殖民者誉为“黄金半岛”的英属马来亚,华、巫、印三大民族联合在一起文取武争的进行了长达十一年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也发展到了高潮,独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5月9日,上午9时许,通往吉隆坡机场的机场路路口。一群华裔青年与马来警察对峙着,渐渐堵塞了路口,更多的青年从各个方向涌过来加入到人群中去,更多的机场保安人员加入到警察队列中来,空气紧张得让人窒息。机场候机大厅二楼,靠近马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一支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由机场路进入候机区必经的路口。来了!八辆程亮的纯黑色豪华轿车,在两辆警车的引领下,鱼贯驶来了。车队在离相互对峙的人群三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第六辆车上的主人问:“怎么回事,怎么停下来了?”司机摇下车窗望了望,答:“前面被堵住了,很多人,好像在集会。”“集会?”说话的人明显地吃了一惊,摇下车窗看了看,奇怪又严厉地对身旁秘书模样的人说:“你昨天不是说他们已经取消计划了吗?这是怎么回事?”“我去看看。”旁边的人立即打开车门下了车。没有人发现,不远处的枪口,也开始了移动,随时准备锁定目标。而与此同时,前面五辆车的车门都打开了,在全副武装的保镖的护卫下走出来的人,清一色的穆斯林装扮,举手投足都透着尊贵与威严。原来他们都是这个即将独立的国家的首脑人物,前四位是马来亚各州的最高统治者苏丹,第五位是正在被马来人尊称为“国父”的东姑阿都拉曼,马来亚独立他即是这个国家的首任首相。他们每个人的身边都跟随有一名贴身保镖和一名秘书。第七辆和第八辆车上的人也都下来了,他们两个分别是马来亚三大民族之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的代表,都穿着自己民族的特色服装,也都有保镖和秘书跟随。所有从车上下来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从第六辆车上下来的一个矮个子中国人——他无疑是这片土地上另一大族群华族的代表。目光中有怀疑,有责备,也有冷漠和嘲弄,唯一含有同情意味的是那位“国父”的目光。然而那张满含同情的脸上,更多的是爱莫能助。只有这个矮个子的中国人一身西装,没有保镖,据说他从不带保镖,只有一名必备的秘书人员,名叫翁毓旒。虽然担任秘书的翁毓旒也穿着西服,但由于他的个子最矮,所以格外的与众不同。不远处的枪口,毫不犹豫地锁定了他,随着他的移动而移动。矮个子的中国人没有理会那些目光,他径直朝围堵的人群走去。人群开始躁动起来,冲突似乎一触即发。就在这时,车队后面突然传来短促的汽车喇叭声!一辆极为普通的吉普车疾驰而来!人群重又安静了下来,矮个子的中国人也停下脚步,回头,只见一位清瘦的完全书生模样的中国人从尚未停稳的车上下来,身后跟着四五个华裔青年学生。矮个子中国人面上疑惑的表情说明,他并不认识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和他的跟随者们奔跑过来的目标显然是他。而一直锁定矮个子中国人的枪口,也因为这一意外的出现,迟疑地移开了——来人是他们组织内所有人的偶像,他的出现和表现令枪手必须重新请示是否继续执行这次的暗杀计划。“李孝式先生,我们来晚了!因为路上有警察为你们清道,塞了车……”“你是……”“我是林连玉,我们,还有他们,都是来为你送行的。”来人急促说完,跟被称为李孝式的矮个子中国人握了手,才转向人群挥手。那几个青年跑过去,用英语和马来语跟警察和保安交涉,因回应林连玉的挥手而瞬间沸腾的人群,开始自动有序地向两边散开来。“你就是林连玉先生啊?久仰久仰!”被称为“李孝式”的矮个子中国人意外而感慨地说:“你的号召力很强嘛!我还以为他们是来……向我示威的呢!”“哪里哪里,我们是来为您壮行的,您看——”林连玉一指已经整齐地列在公路两旁的人群,李孝式惊讶不已地看见,他们早已纷纷亮出了鲜花和写着标语的横幅。中文标语是:“欢送李孝式上校!”“预祝李孝式上校谈判取得圆满成功!”英文和马来语标语是:“三大民族,三种文化,一个国家,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凡在本邦出生的男女均成为当然公民!”“外地人在本邦居住满5年者,得申请为公民,免受语言考试的限制。”“坚决要求列华、巫、印文为官方语文!”“宪法面前,人人平等!”“以宪法的名义反对无限制的特权!”……全世界大概只有他的同胞,才能弄出这么有组织的、别具一格的欢送仪式吧!李孝式摇头苦笑,心中有欣慰,也有苦涩。“老板,该上车了。”身后的翁毓旒提醒道。其他车上的人都已经上车了。“上校,一路珍重!”身边的林连玉改用他的军衔称呼他,并友好地伸出双手,李孝式紧紧握住!“我们等待上校凯旋归来!我们目送您进入机场。”林连玉再说。这是两个完全属于不同阵营的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正面的而且是近距离的接触。这个在后来的岁月中曾经深刻地误会过并且非议过李孝式的,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非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包括马来亚共产党在内的、所有华裔同胞的尊敬并被奉为“族魂”的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第二次赴伦敦进行的独立谈判是如此的充满了期待,他的尊敬与祝福都发自内心!李孝式知道并且记得,就在两天前,就是眼前这个林连玉,受马来亚全体华社的委托,要带队亲赴英伦,代表民间向英国政府请愿,反对谈判代表团拟定的宪制计划书……最后由他的两个“忘年交”梁宇皋和林苍佑出面劝阻,向林连玉陈述华团代表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的利害关系,请他转告华社不要给友族甚至英国人以华人不团结的印象。同时向所有华社代表强调,他既已受命代表华族参与国家的独立谈判,他需要同胞的信任,是信任而不是怀疑!这样,林连玉才公开申明,他“拒绝出征”,并号召华社团结一致静候谈判消息。不远处的枪口,已经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李孝式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曾经有人想在这个时候除掉他。也许他根本就不在意知不知道,自从在1948年受命移殖新村开始,他已经好几次收到装着子弹的信封,他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有真正做到心底无私的人,才能真正无畏!豪华车队重新启动,在警车的引领和护卫下鱼贯驶入机场。马路两旁是轻轻挥舞的鲜花和横幅,还有真诚的笑脸和充满期待的祝福——它们全都属于这个矮个子的中国人:李孝式。这不是荣耀,而是真诚的托付!是占这片土地上三分之一以上人口比例的华族同胞的重托!在他一路走过的波澜起伏的人生旅程中,这样的经历也不是简单的插曲,更不是一场虚惊!李孝式坐在舷窗边,内心的震动已经无法用言辞来形容。飞机朝着欧洲的方向飞行,他的心却飞回了久远的往昔……“在想什么呢?”坐在他旁边的准“国父”东姑悄悄地问他。“我在想……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李孝式几乎是脱口而出地说。

晓音 发表于 2012-4-11 21:12

这部书的写作是一项巨大 的工程!辛苦了

海诺奇 发表于 2012-4-14 19:37

好书,顶起来

澧军后裔 发表于 2012-4-17 10:45

晓音 发表于 2012-4-11 2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部书的写作是一项巨大 的工程!辛苦了

感谢认可和鼓励!

澧军后裔 发表于 2012-4-17 10:45

海诺奇 发表于 2012-4-14 1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书,顶起来

很久不见。问好!

zxjh2090 发表于 2012-4-22 23:30

李孝式是我信宜人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李孝式传奇(历史传奇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