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结婚了吗?——中式婚礼全攻略 如何在传统中式婚礼中玩出新意
传统、古典的中式婚礼是中国新人的专属,不仅受到长辈的青睐,更因其日益演变,融入西式婚礼简约、浪漫元素而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作为传统文化精粹之一,中式婚礼中的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新人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等元素成了婚礼最鲜明的标志。然而,由于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各有各的婚嫁习俗,不同地区也有自己的婚嫁传统。为此跟大家分享汉族婚礼仪式、婚俗、禁忌,同时也将展示少数民族的婚嫁过程,一览其独特风采。如何在传统中式婚礼中玩出新意,也将全面为您呈现,一起来欣赏吧!
一、中式婚礼
(一)传统结婚步骤
结婚是人生大事,在中式婚礼中,新人必须完成特定的婚嫁步骤,方能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结成良缘。虽然在现代婚姻中,古时的相亲、断八字这样的婚俗逐渐被淘汰,但其它一些步骤还是完好保留下来。按照传统婚俗成婚,显得尤为庄严、肃穆。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相亲
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说亲。一经中意,双方登门相亲、看厝。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接着,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条件。
第二步断八字
男女双方经媒婆说中撮合后,由媒婆从中传递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生辰贴,请算命先生决断吉凶。
第三步提亲、定聘
在双方谈妥条件后,由男方选择吉日,备办金戒指、首饰、部分聘金等礼物及糖果、香烟等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并将礼品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经许配人家。
第四步择吉日
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
在婚礼举办前,也有新人先进行订婚仪式,这也需要择选吉日,同时互赠订婚首饰。
第五步送嫁
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称“送嫁”。姑娘接受礼物后,则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之“石榴”面包、白糕、红(米团)、猪肉等分赠亲友,以表谢意。
所谓“送嫁”,即为女人赠送嫁妆,现代社会中新娘的嫁妆不仅有生活日用品,还包括大宗家电、汽车等等。
第六步催嫁
俗称“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
第七步迎亲
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新娘的绱头是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迎亲的早上,男方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
第八步拜堂
新娘轿到新郎家门首时,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门无火气,亲人不犯轿头冲”,以后全家就会和睦相处。新娘下轿后,由媒婆和两个小孩引至厅堂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此时新郎要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然后喝交杯酒,寓意夫妻恩爱,婚姻长久。接着对双方父母敬茶改口,敬茶茶杯一般选择中国传统的盖碗,在大喜之日,新人用成双成对的茶杯向长辈(父母)敬茶,改口称呼彼此父母为“爸、妈”。
第九步出厅
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即女傧相)和媒婆引进洞房。新郎在媒婆的导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搅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并脱去外衣罩。接着梳妆,涂脂搽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然后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礼毕,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见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亲友。受拜的人都要回敬红土封,俗称“压拜”。压拜后,新娘回洞房,至次日方能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