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富不愿意带后富? 大家评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的改革理念:市场不过是一种手段,资本主义能用,社会主义也能用;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何乐而不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不要把事情搞复杂了,等等。
最近继中石油为员工低价团购住房之后,中国石化集团也不甘落后,开办了为公司员工团购优惠奔驰汽车等业务。
一部分人是富起来了,而且还富得不一般,我们不用罗列什么数据,仅就中国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和一些中国游客在海外的疯狂豪举,这些细节就可透露出富裕的规模、成色和档次。
但共富却好像遥遥无期, 现在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一听到有人说“共同富裕”,就扣平均主义的帽子,就吓唬说大家不要走回头路,甚至还找理论根据——所谓有差距才有效率,如果搞平均大家就都不干了,社会还怎么发展?又所谓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你中国社会还要不要搞法治了?
为什么先富的人不愿意带后富呢 ?
因为先富起来的人想再富一点,等他们觉得这样的富裕满足了,就会带动后富了 fc1212 发表于 2012-2-24 1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为先富起来的人想再富一点,等他们觉得这样的富裕满足了,就会带动后富了
是否共富的思路是高不可攀的? 求知 发表于 2012-2-24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否共富的思路是高不可攀的?
个人感觉,我们的社会是在高歌共同富裕的同时拉大贫富的差距 fc1212 发表于 2012-2-24 1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感觉,我们的社会是在高歌共同富裕的同时拉大贫富的差距
共富只是美境?
梦醒高梁米饭还未煮熟。
扯淡吧,所谓先富的人中有几个是凭真本事先富的? 很复杂 {:soso_e113:}每日一顶,提升人气 为什么一些人先富了不愿意带后富呢?因为中国社会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也在改变。经过数十年的改革,中国人已是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的“公民”, 中国人之间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联系中国人之间的纽带不再是家族情感与宗法,而变成利益与规则。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我这个先富起来的公民凭什么要对其他“不思进取”的公民负有责任?这一变化也“卓有成效”地挖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情理合法性基础。
邓小平曾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但是先富的人是怎么想的呢?据报道说,现在大量富人或移民,或把孩子老婆送出,或把钱存到外国。这到确实如此,大家看看身边,就司空见惯了。当贫困小村福建永安石峰村的村民在为红军北上抗日标语群的保护发愁时,华西村却在打造30亿元的奢华酒店,打造吨金牛。当华西村领导看到石峰村的窘境时是否愿意帮一把呢?我们期待着—— 欲说先富帮后富,且看华西村的吨金牛和石峰村的红军抗日标语群长征出发地石峰村诚邀“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结对帮扶——华西村的吨金牛和石峰村5年的红色遗迹保护之梦想 华西村有钱铸造吨金牛,石峰村无钱保护红军标语而四处化缘,至今未能讨到数十万元来保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在石峰村留下的80条红军标语和一幅红军抗日漫画。说华西,敬关注北上抗日先遣队永安石峰村的红军抗日标语群,看苏区红军怎样揭露国民党不顾抵抗政策并坚持北上抗。百度输入“石峰村认养”或“长征出发地永安”、“石峰村红军抗日标语群”等可找到相关抗日标语照片或标语抄录。 5年了石峰村的老百姓在做着一个同样的梦,他们四处化缘,网上发帖,求助新闻媒体,都在呼吁着一个话题——希望社会各界帮忙保护好当地的红军标语和红色遗迹;然而,这个梦想至今未能实现,而另一边,华西村却在建15亿大楼,内置吨金牛,在建山寨版的天安门城楼和山寨版长征等耗资巨大的人文景观;看到华西村的美景,仿佛当今中国农村十分富裕,也仿佛让人感到华西村很有国家观念。而在福建永安石峰村,村民想给无名红军烈士墓水泥硬化,修缮一下频临倒塌的红军标语房都一直无法实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