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彩票”借年例热销 家长盼查处
名升网讯 春节过后,广大市民迎来了全市各地的“年例期”。“年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节日习俗,这个群体性喜庆活动既可让大家大饱口福,也可大饱眼福。但近日,有热心读者向本报反映,一些带有“私彩”性质的抽奖游戏在举办“年例”的村庄出现,生意红火,吸引了不少未成年人参与。不少家长表示,这些抽奖游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好查处和宣传教育工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借“年例”之机,“儿童彩票”热销
据反映,在我市不少乡村举办“年例”期间,一些小贩经常带着玩具、零食和儿童彩票等物品在村里摆卖。茂南区金塘镇某村村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小贩非常受孩子们欢迎,“尤其是春节过后,孩子们手上大都‘掌握’了一点压岁钱,他们往往都被这些小玩意所吸引,买零食,买玩具,现在还买起了‘儿童彩票’。”李先生口中的“儿童彩票”是小贩们售卖的一些类似即刮型“彩票”,这些“彩票”的博彩性吸引了众多未成年孩童购买,令不少孩子沉迷其中。在多条村庄摆卖“彩票”的地点,挤满了“抢购”的未成年人,而刮开、撕开的各式“彩票”洒满一地。孩子们花上十几块钱购买这些抽奖彩票的情形并不少见,而“中奖者”自然就是寥寥无几。即便是真的“幸运中奖”,购买“彩票”的孩子也是入不敷出,围绕着出售“彩票”的小贩,叹息声不断。
据了解,当中最流行的有一种名为“超级大富翁”的抽奖彩票。“超级大富翁”分为 5角一张和1元一张两种,是一些画有动漫角色的纸质卡片。刮开卡片,里面有金额和“真的”、“假的”等字样。小学生小灵津津乐道地介绍,“彩票”的中奖金额从1元到100元不等,如果卡片上有“真的”二字,那么卡片上显示金额的数字就是你所能赢得的钱;如果出现的是“假的”二字,就是没有中奖。学生家长陈先生对这些抽奖游戏深恶痛绝,他表示,这些“儿童彩票”带有赌博性质,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坏的影响。“这些游戏带有刺激性,小孩子都爱玩。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的孩子们遇到这些游戏,一般都会想要‘抽奖’、‘中奖’,对这些游戏的沉迷,日后很容易扩展为赌博行为。”
引导未成年人对“儿童彩票”说不
记者在网上了解到,根据我国2009年施行的《彩票管理条例》,目前我国只有民政部门和体育部门拥有发行彩票的资格,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是我国仅有的两种合法彩票,其它任何个人或团体都不具有发行彩票的资格。《彩票管理条例》规定,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不得有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等行为。
家长们纷纷表示,商家向未成年人出售“儿童彩票”等形式的抽奖券,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毒害未成年人的非法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督管理,整治销售和购买“儿童彩票”等行为。此外,还要加大宣传教育,积极引导未成年人认识“儿童彩票”的危害,对“儿童彩票”说不。
茂名晚报记者李宇玲报道摄影 岑稳 {:soso__1071659543991589494_3:}
感谢您对大茂名网的支持
消除零回复,靠你靠我靠大家
首层广告位出租,有意者请站内联系,价格优惠,机不可失
悲哀,自小就学做赌神了! 经济社会的缩影。 记得十几年前,我小时候也经常抽奖。2毛一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