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傻 发表于 2013-5-6 13:36

夜客行 发表于 2013-5-6 05: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为三班倒,很少上论坛,大伙这么热闹,也来撑个场!

对诗的认识仅局限于阅读和一般理解,远没有其他文 ...

九十年代初,老余这首【乡愁】影响很大,写出了台湾人民的心声。

阿傻 发表于 2013-5-6 13:39

本帖最后由 阿傻 于 2013-5-6 13:49 编辑

天涯论坛上关于【赵丽华诗歌事件】的讨论贴,作者:壶一翁

题目:怎么看待现代诗歌【赵丽华引发的问题】

1、关于诗歌标准
  
  诗歌有没有标准?有,但是隐性的。标准是传统与现代的众多诗作及其创作观念共同建立起来的。不熟习或一知半解的人只看到“标准”的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
  
  标准是延续的,又是有时效性的,是“结构式”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杰出的诗人往往是一种新标准的创立者。但他创立的标准并非是空穴来风,往往和“过去”以及时代风气有某种联系。陶渊明在同时代及稍后根本不被重视,评价也不高,到王维时代才真正火起来。陈子昂反齐梁体,孤军奋战,后来却开辟了唐诗的新天地。杜甫生前一直远离时代诗坛“审美”中心,死后三十年作品均被忽视,后被韩愈等人“利用”,开辟出晚唐及宋诗的新世界。海子的诗生前也不被大多数人认可, 死后才被“神化”。
  
  过多去争论现时诗歌的好坏是无意义的。既然标准不统一,就只能存疑,让时间去说话。
  
  你可以发表意见,作为这个“时代”某些看法的存根,但也要让时间来证明你“存根”的价值。
  
  
  2、诗歌与读者
  
  对诗歌的判断取决于两方面条件:诗歌客体的内在结构、风格、意蕴,读者的主体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及文化知识结构。二者是互动的。
  
  诗歌需要读者来参与完成。读者的领悟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的好坏。一粒砂就是一个世界。这需要领悟能力,否则就是一粒砂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什么真意?不用诗人说出来。诗歌与读者达成了默契。
  
  另一方面,读者对诗歌的领悟是瞬间的、直觉性的。那么这就要求诗歌的内在结构、风格、意蕴需要新颖、鲜明、透彻,语言表达要到位。
  
  
  3、诗的涵义
  
  诗歌无法有准确的定义。诗歌的定义是和对诗歌标准认识挂钩的。
  
  真正的诗歌是“诗”与其载体语言的形式体。徒有形式也不是诗。诗是活动,是力的结构,当然我们过多地谈论只能把它变得玄虚。诗本身不能谈论,诗是呈现式的。诗在过程之中。
  
  诗和诗意不是一回事。一篇散文描写也可以充满诗意。一篇“毫无诗意”的东西也可以被称为诗。因为“诗意”也无法定义。
  
  如果只说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就不足以说明诗。这只是表明诗歌“形式”的一面。若只谈形式,豆腐块压韵就是诗。我说那是死尸,没有被激活。诗歌应该是一种强有力的形式。
  
  形式是知识,人人能掌握,“强有力”却需要控制力,是生命。这是伪诗和真诗的区别。
  
  
  4、废话诗歌
  
  废话诗歌是杨黎的命名。是八十年代“口语诗歌”及非非主义的延续和发展。杨黎认为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官话、套话、假话,诗歌就是让我们说人话。人话常常被人称为“废话”。在这种观念下,于是产生了“废话诗歌”。这显然是和时下知识分子及学院派诗歌那种以修辞、形而上思想为主的诗歌的反拨,崇尚当下、平易、直白。废话诗歌和下半身及后来的垃圾派是有差别的,它更在乎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不是表达的内容。当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废话诗歌一出现就备受争议,也被称为口水诗,多数诗人尤其学院诗人对它都有不屑和鄙夷的表示。不过许多年轻诗人看到这种写作的亲和力,相互影响,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橡皮写作”。
  
  “橡皮写作”如今已是过去时,废话诗歌内部也有一些分化,整体呈疲软及式微状态。
  
  无论好坏,废话诗歌对诗歌写作的影响还是巨大的,这是一个事实。
  
  
  5、梨花体
  
  梨花体是网友的戏称,但也有转正的可能。梨花体就是以赵丽华某些诗歌为范本,产生的一系列戏作、仿作或者再创作。目的是嘲讽、取笑或者自我娱乐,当然更多的还是起哄。
  
  赵丽华不是橡皮中的一员(也可以说不是废话诗的“嫡系”),但显然受到废话诗的影响,而且非常严重。这样的写法在当时一部分人中很流行,但都还在尝试阶段,每个都想把它写好,都有一种未知的新鲜感。一些传统的、用别的方式写惯了的诗人做这种尝试可能更会感到非常新鲜(我想赵丽华应该属于这种),这种新鲜感对诗人是一种刺激。这就是现在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诗人要这么写的原因。就像吃惯了海鲜的人突然看到一盘山村野味就多吃了几口。但普通人对这个没有“新鲜感”,他们只会认为山村野味便宜,到处有,海鲜贵,你不要拿这个来骗人。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很多大画家喜欢模仿儿童那种最简单的画,没有技法,因为技法在他来说就是俗套,但一般人只欣赏那种技法熟练,成为套路的作品。
  
  我对赵丽华那些丽华体的废话诗的评价是——
  
  缺点:熟练又过于熟练;小感觉太多,语言感觉没有延伸;游戏成分太重,表现方式缺乏新意。
  优点:不失敏锐的洞察力。
  
  总的来说缺点大于优点,但作为一种尝试,无可厚非。
  
  
  6、关于事件的道德问题
  
  中国从不缺道德家,也不乏真实的小人和跟班,但更多的还是看客。所以政客们都懂得:群众是可以发动的,可以利用的。(“群众”其实就是缺乏判断力的看客,没有辱没群众的意思,因为我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就是一个“看客”)。
  
  对一个诗人的诗作进行道德评判,除了娱乐精神的发扬光大,及群体炒作本领的越来越高,还能说明什么?
  
  说绝对点,诗人乱写都可以,那是诗人的自由,更是作为一个人的自由。诗人只对自己负责。他在诗上的作为只能证明它靠近诗或远离诗。读者只有选择和不选择的权利。骂一两句也可以,但不要进行运动式攻击,这就无形中形成一种“道德审判”,并对诗歌艺术进行人为干预。
  
  因为诗歌是个特殊的东西,它关乎自身,不足为外人道也。
  
  如果不这样,那么人们是不是可以拿自己的“不懂”来辱没真正的艺术。再制定一个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路线方针?告诉诗人该怎么写?(这里我们不谈赵丽华的诗歌是不是真正的诗歌,但这个潜在的前提是需要有的。否则就成了宁可错杀一万,也不可放过一个。)
  
  有人就要来纠缠:赵丽华作为国家一级诗人,写出那样的诗歌,还担任好多评委,掌握着一些文化权利。难道我们就不该攻击她?
  
  这个问题就复杂了。首先说赵丽华诗歌很差只是一部分人单方面的标准,尽管是一大部分人,谁又敢说大部分人就代表正确?因为诗歌没有对错和法律条文,个人的审美依据不可靠。其次你嘲笑的是诗歌,打击面太大。“国家一级”只是这个人的社会属性,诗人哪有什么职称,不是谁评你是诗人,你就是诗人。真正的诗人谁又在乎那个体制化的“作协”。社会等级可以不平等,但作为诗人是平等的。评委呀,编辑呀,和诗歌写作没有直接关系,一点世俗的虚名,这些权力也不是靠诗歌混上的,有很多外因。不少古代帝王都写诗,写得不好我们也不用去骂他——你怎么这么大的官都写不好哇,还殿试监考?所以不要把诗歌和权力扯上关系,尤其是网络时代。你真的就花钱消费了她的诗歌了吗?你受到很大的文化侵犯了吗?网络资源被她浪费而被你节约了吗?你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那是你自找哇!你拿人家娱乐了一把人家还没收你钱呢!
  
  
  7、群众与诗
  
  既然诗人和群众在某些观点上产生了对立,那么是不是诗人就是应该关起门来过日子,混小圈子,不和群众打成一片?
  
  也不是。诗歌是一种缘分。有人爱它,就接近它。不爱它,不能勉强。
  
  群众说:我们不是不爱诗,是不认可你们的诗。你们没有诗。
  
  因此,诗人有向群众传播诗歌新观念和新作品的权力。让有缘的人从此接近诗,让无缘的人从此厌恶诗。
  
  群众是无辜的,责任在诗人。诗人的责任就是让更多人理解当代诗歌。但有个矛盾,话语权并不在诗人手里,群众根本不吃你这一套。诗人成了后来者写作,而不被当世人理解。
  
  所以历来都是这样,风后面是风,道路前面还是道路。(酸啊,有些酸)
  
  
  8、我也是这个事件的帮凶
  
  说这一点是因为很多网友在我聊诗时总是动不动就缠着我让我表白立场,因为只要他看到你站在赵的立场上,不管你说什么都是错误的。他都要想方设法批驳你。他根本不关心你在说什么,诗歌是什么。如果我把赵说得一文不值,他们也许就会说:好哇好哇,这种人就要痛扁。(革命革命,于是一起同去。)
  
  如果象这种搞法,我们每个人言说的东西都会显得毫无意义,成为一种意气之争。有个网友甚至断章取义从我某个帖子中拿出一段文字来写了一个帖子,说我在恶搞杜甫,并且得意地认为网友搞梨花,梨花饭思就开始恶搞唐诗。他这样搞笑可以,我也跟着笑几声,就怕他太当真。
  
  这里我先要堵住一些人的嘴:我不认识赵,我也不在所谓的圈内混(当然要看怎么定义这个“圈内”,是个行当?还是个莫须有的共同利益体?)我没必要讨好她,也不怕得罪她。这里的版主我一个都不认识。我验明自己的“清白”之身,就是想说明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权力、利益,官官相护。她的权力真的大到让圈内人俯首帖耳的地步了吗?
  
  我想维护她的人,一是看不管群斗,二是在维护一种诗歌尊严。扯太多别的都是无事生非。希望一些人放下敌视的态度,客观地看一看问题。不喜欢废话诗是非常正常的,但不要拿来说事。
  
  当然,这里的某些版主的某些做法也很极端。比如贴一个“赵丽华的诗歌就是天涯诗会优秀诗歌评判的标准 !”似乎想“以暴制暴”,够刺激,但适得其反,本来没什么感觉的人也会有一种逆反,更增加了一些倒赵者的玩兴——已经疲软的又变得兴奋起来。
  
  
  9、再谈“废话”诗歌兼引神韵
  
  废话诗到底在古诗中有没有?有。很多。网友为什么不认可?那因为“废话”这个名字不好听,从来就没有人这么说过,古诗还“废话”。“废话”其实只是一个方便的称谓,并不能完全概括它的精神实质。
  
  
  我曾写过一片文章,把诗歌按观念不同分成了四类。格调、性灵、神韵、肌理。
  
  现抄录文章的一小段来简单说明一下四种诗歌的分类:
  
  人的存在终极来说是心理学和生物学的。这种概括性的论断也许过于简单,但又不无正确。毫无疑问,诗歌写作是自我意识的结果。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有多种,如生理基础、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平衡化过程。所受影响的因素不同,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也就有了区分。自我意识或者说“自我境界”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诗歌观念,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客观上无对错可言。为明确四种诗歌的实质差异,下面我们将“捆绑”四种相应的自我境界来分别加以述说。
  
  身体的我——以感官生理及心理欲求为内容,包括情感、欲望或曰性情相关的生活等内容。此类可归为性灵诗歌。从齐梁宫体、元、白、刘、花间、公安、随园等,到今天的于坚、韩东、李亚伟、阿坚、伊沙、下半身、垃圾派等等。此类诗歌通常注重当下,强调一种感官体验,带有一种叛逆性格的平民意识或身体意识,形而下,性情至上或意气用事,强调一个“真”字。
  
  “身体的我”可看作意识对“本我”(本能)的认同,按快乐原则去追求满足,带有明显的反向作用。其特点是非理性、冲动性、无道德性、反社会性等等。
  
  认知的我——以知觉理解及推理活动为内容,即以知识、文化、逻辑活动为内容。此类可归为肌理诗歌。从永明体、老杜、韩愈、李商隐、西昆体、江西派、翁方纲、同光体等,到今天的杨炼、多多、欧阳江河、钟鸣、张枣、臧棣、余怒、王敖等等。此种诗歌注重修炼、修辞及文体结构,强调文化感(如喜欢用典或隐喻),形而上,语言工整、铺陈、繁复、唯美、奇特。
  
  “认知的我”可看作意识对“自我”的认同,但偏向“超我”,是对“超我”、“本我”的合理化,意识服从逻辑性的唯实原则。
  
  意趣的我——以生命意趣及生命感为内容。超然物外,采取一种妙赏和游戏的态度。此类可归为神韵诗歌。从东晋山水诗、王、孟、韦、柳、司空图、严羽、王士禛到现在的杨黎、何小竹等写作的“废话诗歌”。此类诗歌以直觉或抽离的方式,注重一种无言之言或言外之意。从无到有,刹那永恒,在“语言游戏”中呈现一种生命的意味。
  
   “意趣的我”也可看作意识对“自我”的认同,但偏向“本我”,是对“超我”、“本我”的解脱,意识服从非语言性的唯实原则。
  
  德性的我——以价值自觉或灵魂拯救为内容。此类可归为格调诗歌。从建安七子、陈子昂、李、杜、苏轼、陆游、明前后七子、沈德潜到今天穆旦、北岛、昌耀、王家新、陈超、西川、海子、陈先发等等大多数主流诗人。此类诗歌以意为主,追求一种“正统”的道德意识、个人抱负、人文关怀或宗教情结,给人一种正气、崇高等浩然之感。
  
  “认知的我”可看作意识对“超我”的认同,对“本我”的压抑和升华,意识服从至善原则。
  
  以上挂一漏万,说得比较简略,尤其借用心理分析学部分(笔者并非迷信弗洛伊德,只是借来耍耍),术语引用过多,枯燥乏味,恐怕会产生障碍和逆反心理——还好,您姑且仅当娱乐,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一带而过,不必较真。
  
  在这篇文章里,我把“废话诗歌”编入了神韵一脉。如果说古诗中有神韵,那么大家就没有反对的了。其实“神韵”也是一个方便的词,可换成“感兴”或其他。当然,我说的“神韵”和杨黎的废话还不完全相同,估计杨黎也会反对这个词,因为太“文化”。但在我看来。“神韵”却能避免“废话”带来的很多坏处。
  
  这又要让很多古典诗歌爱好者不满了:你竟然把“臭名昭著”的“废话”或梨花体安到神韵身上,你挥刀自宫可以,别去阉割先贤。这些人就这样的水平。
  
  我曾和一个“古典诗歌爱好者”讨论过《沧浪诗话》。这里我再提一下,说详细点: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
  
  诗有别材,说的就是诗有诗的材料,文有文的材料,不可混淆。非关书也,说的是诗材不是从书本中搬来的,不是“文化知识”的堆积。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说的是诗有诗的旨趣,不是像写文章那样用来说理。
  
  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但是呢,你不多读诗,不刻苦钻研道理,没有较高的认识,你的诗歌也到不了很高的境界。这一句说的读书穷理,是功夫在诗外,并不是让你用它们入诗。《对床夜语》中有:诗不读书不可,然以书入诗不可也。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严羽的诗话是反苏、黄、江西的,苏黄主张以书入诗,无一字无来历,所以是有针对性地。
  
  神韵诗歌的主张和沧浪诗话是大有关系的。
  
  
  再转贴我那篇文章论“神韵”的部分来说明问题:
  
  神韵一词,最初是品画之用。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有“神韵气力”一说。所谓神韵气力,是和“精雕细琢”相对应的一种浑然不觉的飘逸感。引述五代荆浩《山水节要》中的话就更为具体:“远山无皴,远水不痕,远林无叶,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这本是因距离而形成的一种视觉效果,但运用到中国画上,便成了一种很有概括力的“抽象”。也就是说,我们常常可以用“无”来显示“有”。比如两座山之间留出空白,不是“没有”,而是“有”,或水或云或空气;再如,一团墨色便代表一种意味,可山可石可水可树,这要看它所在的氛围。这就是神韵之妙。古时,神韵常常和“清远”相类,这是从“神韵”的效果上来讲。
  
  神韵诗的提出主要是清初的王渔洋。向上可追溯到司空表圣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味在酸咸之外”,严沧浪的“不涉理路,不落言诠”。渔洋也曾套用洞山和尚的语录来回答有关“神韵”的问题:“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这句话通俗地说就是语言总是有题外之旨,话外之音,不要拘泥在语言中,未说出的部分往往比说出的部分大很多。比如在禅机对答中,若问“如何是佛”,答曰“麻三斤”,好像答非所问,实际是另有所指:即我不能回答你,回答就破坏了机心;我也无法回答你,佛无处不在,麻三斤也好,干屎橛也好,你不要问了,并不是告诉你就明白的事情,你要自己体悟。当然这也是笔者的一种解释,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当然有——那就宽泛得多了。后人多讥神韵是“有声无字”,也不无准确。
  
  赵秋谷在《谈龙录》中,记载了一段以龙喻诗的公案。话说渔洋、洪昇、秋谷在渔洋府邸论诗。洪昇说:“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渔洋笑着说:“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秋谷说:“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三种说法,显示了三种诗歌观念。洪昇的“全龙”,要求的是形似,即诗要讲究章法,只有寻其章法,才能成诗——这是肌理说;渔洋的“神龙”则强调的是“韵致”,“全”就呆了、死了,不活,没有想象的空间,没有表现出龙之外的那种精神,诗要“无中生有”,所以反映的是神韵说;秋谷强调的是龙之“真”,“全龙”是雕绘者,“神龙”只看到龙的一部分,真龙是活物,首尾完好,又固无定体,落实到“真”上,这是性灵说。
  
  神韵一词,由于它词义的模糊性和不可言说性,所以招人误解最多。这也是由于人们喜欢从气象(风格)上来看待神韵,而不去就究其精神实质。在笔者看来,神韵说的实质是一种对“意趣我”的独特关注,故产生一种“神韵”的效果。如何解释呢?我们先来说说老庄。
  
  老庄的主要思想是自然无为。无为的意思是不执著,顺其自然。无为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虚空和静观。其表现一是泯是非,尚齐物。《庄子 天下》中这样评价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常人多认为,隐居山林是老庄所提倡的,其实颇不准确。庄子的意思是,我们根本不用去隐居山林(那只是小隐),活在世俗中,只要不要去纠缠那些世俗的是非对错,能和天地的精神相通,而不要凌驾于万物之上,就达到无为的境界。——此观念显然是一种游戏人间的心态,因为天地没有道德价值,所以要“泯是非”,与天地一样——仅这一点就与格调所尚不同;其表现二是“绝辩弃智”,不重逻辑知识,否定文化。老子说:“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 庄子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被一知半解所遮蔽的,语言是被华而不实所遮蔽的。——此观念和肌理所尚又不同;其表现三是“无情”,不被情所累,不重欲望,就像俗话说的“看透了”。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此观念和性灵所尚也不同。
  
  那么“无为”的正面精神实质或曰积极面是什么?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心灵空明,不带成见地看待世界。李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顾城也说:“人生如蚁而美如神”,表现的都是这种精神。既然我于万物为一,固对万物采取一种妙赏态度及游戏态度——超然物外,在人世间作一场逍遥游。
  
  并非说神韵诗人都受过老庄的影响,而是说老庄的这种思想是一种客观存在,带有普遍性:有这样一类人就有这样一种认知,只是他们可能浑然不觉,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但神韵诗的出现显然是和老庄道禅思想有直接关系。魏晋玄学时期是道家学说在中国的第二个兴盛期。神韵诗始于山水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关于东晋山水诗的形成,可简述如下:由重格调的风骨诗转为重名理的玄言诗,由玄言诗转为重神韵的山水诗。因此说,玄言诗是格调向神韵的一个过渡。玄言诗之所以还不能称为神韵诗,因为它还存在过多理语,没有做到“绝辩弃智”,故不显“神韵”。神韵是浑然天成,不做理语,靠直觉呈现。故笔者认为,谢灵运的山水诗虽无理语,但还存在较多堆砌,不及陶渊明的自然朴质,因此陶渊明更得神韵妙谛。
  
  神韵往往和性灵在追求“自然”上达成某种一致。一个追求“天”的自然,一个追求“人”的自然,不过“人”又包含在“天”中,故神韵一样也追求“人”的自然。再落实到“情”上看。“诗缘情”这句话没有问题。但具体到什么情,这就有了区分。我们可以从一些魏晋人士的行为看出端倪。比如刘伶纵酒,脱衣裸形在屋中。别人都嘲笑他,他对却说:“我以天为屋,以屋为衣,你怎么跑到我衣服里来了?”再比如阮籍、阮咸与群猪共饮,这种任诞的酒狂行为和性灵的情在心态上是不一样的。魏晋名士的“冲动”是一种源自生命的高蹈,这是一种超然物外,具有一种“妙赏”能力的快乐——精神大于肉体。以世俗的眼光看这种“冲动”是“无情”的,因为世俗所说的情只存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人与物之间。你把自己等同于禽兽(等同于物),怎能说“有情”呢?“禽兽不如”在世俗的儒家看来是极具贬义,但在道家看来则未必。其实道家的“无情”并不同于朱子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相反,道家主张“贵我”,“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这种任我是没有功利目的的。在儒家看来,道家这种行为毫无责任感。如孔子想让子路去“教训”隐者荷蓧丈人:“你不出来做官就是不义,你洁身自好,就是乱了大伦。君子出来做事,为国为民出力,这就是行其义。至于我们现在混得不行,没实现主张,早就知道了。”
  
  关于语言,诗学中有两个命题,一是说“诗是语言本身”,一是说“诗在语言之外”。其实这两个命题并不是对立的。在笔者看来,诗即在语言之中又在语言之外,诗总是要大于语言,语言自然就是诗的一部分。只不过神韵诗更重视的语言之外的那部分,这是和其他类别的诗一个显著的不同。
  
  为了更直观的说明“神韵”,笔者试将一些诗作拿来辨析。
  
  弧线(顾城)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这是一首老诗,一般人都定义为“意象主义。”实际上西方的“意象主义”正是受中国古诗影响。从这首诗来看,只明象(物象并置)而不作解释,不做道德评判,也没有情感倾向,只将一种状态蒙太奇一样拼接起来。客观上形成一种观赏心态,即以物观物,隐去自我。诗的美感正是来自这种飘忽不定的意绪。他说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说,只寥寥几笔,点到为止,留出很多想象的空白——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和解释。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语中无语”、“意在言外”,如果读者苦苦追索每句话的具体意义,反而索然无趣。
  顾城在后期诗作更得神韵妙谛,如:
  
  村子里的鸟不多了
  是不多了
  出来走走
  村里有
  村外也有
  
  这个“废话”非常普遍。
  
  
  五点钟 一种情绪或困顿或感伤(于小韦)
  
  树
  在五点时
  倾斜着
  
  对面墙壁上那扇
  窗的投影,从我
  
  这儿看过去
  那条马路和奔驰的
  车辆倾斜着
  
  我的年迈的母亲
  正往一个浅浅的碗里倒汤
  
  
  严沧浪说诗在“妙悟”,妙悟和才学无关,和性情、经验有关。“妙悟”是什么?说通俗一点就是把不明白的一下子弄明白了。所谓不明白,就是语言表述的无能为力。如维特根斯坦说:“能说则说,不能说,则沉默。”苏珊桑塔格说“拒绝阐释”。但诗人不甘于沉默,沉默掉的东西,恰恰是诗的东西。诗希望表达这种“说不出”的不太明晰的情绪(或曰意味),就像柏桦所表达的“或别的东西”。由于受语言限制,这种情绪不可能直接言说,但又确实存在,再次呈现便是“诗”的用场了。“诗在语言之外”说的也是这层意思。凡有相同经验的人都能根据诗人提供的物象和氛围找到那种情绪,到底是什么情绪,如作者题目所言“或困顿或感伤”——反正模棱两可。诗歌的目的便是带你进入这种不可言传、似是而非的体验中,感受一种你自己没有说出而又被他说出的愉悦——此所谓“妙悟”也。诗人之妙悟与读者之妙悟,就本质来说无甚差别——精神契合,自然了悟。
  
  
  伞兵(符符)
  
  半夜的天空
  那些好的伞兵
  伞还没打开
  就已经睡着
  
  很短,一鳞半爪,但空间却很大。这也就是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意思。没有具体的情节,只是一个片段。想说明什么呢?不想说明什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实际意义。它只是表明一种生命的存在——诗的存在。诗人捕捉这种意味没有任何功利价值,只是想获得一种生命的愉悦感。
  
  
  
  睡吧,月亮(李小羊)
  
  太阳出来亮汪汪
  睡吧月亮
  公鸡说完
  叫醒了母鸡
  母鸡叫醒了小鸡
  小鸡长着小鸡鸡
  
  
  李小羊写过较多这类诗。这是一种游戏的心态,没有思想,没有人文关怀,没有情感欲望,但却有一种“智慧”,有一种自得其乐。读这种诗你要去掉任何包袱,不要用难度、真情、价值这些标准去衡量,它根本就没想去靠这些谱儿。世尊拈花微笑,你若不知所措,是因为你还没有“放下”。
  
  
  苏婷婷(什么什么)
  
  穿粉红毛衣
  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时不时的小跑
  
  我在灯光下
  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
  慢慢的闭上眼睛
  想象一只没有张开翅膀的水鸟
  
  你站在窗外
  对着隔壁的门喊
  "温照,温照
  快来打水洗脚"
  
  这种生活琐事,经过“诗歌”的形式,突然有了一种美妙的意味。看似不经心,却处处体现出诗人的“慧心”。没有议论,不做判断,也没有情感倾向,只保持一种亲切自然的状态。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看来并非只是山水诗的专利。
  
  。。。。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不累,看的人都累了。
  最后我想说,世上本没有“好诗”,好诗也是被发现出来的。
  
  如果你怀着一颗诗的心,你就能发现一些很平常的话语就是诗;如果你觉得这些话语很搞笑,那么你就读到就是一堆搞笑的东西。
  
  欢迎批评。
  
  我的相关炒作文章:http://www8.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poem/1/112822.shtml

依然夜歌 发表于 2013-5-6 14:32

形式是知识,人人能掌握,“强有力”却需要控制力,是生命。这是伪诗和真诗的区别。

阿傻 发表于 2013-5-6 15:55

本帖最后由 阿傻 于 2013-5-6 15:57 编辑

依然夜歌 发表于 2013-5-6 14:32 http://www.mdmmm.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形式是知识,人人能掌握,“强有力”却需要控制力,是生命。这是伪诗和真诗的区别。

有理。作文写诗很讲究【灵感】,而【灵感】很玄妙,只是瞬间的感觉或状态,抓住了可以写出优秀的文本,是属于一种创造,而没有灵感的人,更多都是掌握前人的【知识】或曰【形式】,复制别人的文本,是知识技术的堆叠而已,并不是一种文本创造。写诗者,灵感就更加重要了。他要求作者摈弃头脑中已有的”知识“,顺应【感觉】之指引,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文本。我读现代诗,往往是被诗歌新颖的句式或结构形式所震撼。今天看微博,又看到一首我认为的好诗,作者摈弃自己个人主观的情绪,只是直白的描叙,给读者很大想象空间,贴给大家读读:




古唐 发表于 2013-5-6 18:43

继续欣赏和学习{:soso_e183:}

古唐 发表于 2013-5-6 18:44

等我有空我也和阿傻一样,讲讲我与文学沾边的一些经历。

耕田佬 发表于 2013-5-7 05:15

菲买品 发表于 2013-5-2 0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得明,证明这个耕田佬绝不是一般的耕田佬

呵呵,耕田的除了苦力,还能做什么呢?{:soso_e113:}

阿傻 发表于 2013-5-8 07:22

古唐 发表于 2013-5-6 1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我有空我也和阿傻一样,讲讲我与文学沾边的一些经历。

期待早日上菜哦。

依然夜歌 发表于 2013-5-8 21:33

本帖最后由 依然夜歌 于 2013-5-8 21:42 编辑

话题到此,自不敢评,我自认对现代诗歌的了解和领悟一直带有欠缺。但半生之中,如果说到自己喜欢的诗,我认为很多,但在每一个时期,随自己年岁增长,情怀的改变,有那么几首诗是我自己较为喜欢的。我想每个人心内都有一首自己特别喜欢的诗,有木有?
1,五岁那时吧?算是刚接受启蒙,小学未上,除家里教认字,姥爷(外公)特意强逼我记背一首诗,那时夏寒两个季节都有一小段日子是在姥爷家过,那儿特别多小玩伴,姥爷说如果这首诗背不好,不许来了。
燕诗示刘叟
   -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
那时字都未认得几个啊,却要我背熟一首七言律诗。读书后由字里行间体会到姥爷的用心良苦,亲恩如海哪。
到了小学,相信象我这些7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如果家里有藏书的,当中必定会有《唐诗》与《宋词》这两大国粹文学。坦白说,那时接触的国内小说可多了,我就不怎么翻看诗词,所以说小学时期的诗词学习不算空白,年纪尚小,但说有所体会,那是假的。
很快上初中,因为要住校了,脱离了家里的监管,本人不折不扣就是个捣蛋搞怪学生。而班主任偏是个又红又专又传统的凶老头,如果说,今天我能写出一篇象样点的文章,一半受家里那曾教过私塾的姥爷所教,他家书多啊,一屋子的藏书。一半受这凶老头所赐。因为当时级板报上一半贴满我的检讨书,一半贴满我的作文。初中那时兴贴黑板报啊,我的检讨书可以累积成文。人说久病成医,想不到写检讨,亦写出名了,初三时情窦未开,分班时“被”恋爱了,那是我的初恋。她后来对我说,见我在高台上面念检讨时就特迷我,说我写的检讨特有文采,感人至深。后来想想,这不屁话吗?检讨不感人至深,那凶老头能放过我?那时姐正是个书痴,每星期积攒下来的零钱都偷偷买了流行小说和诗歌,看我那么皮,自然就唆使我看了,以示陶冶情趣,以静制动。其间都是些席幕容啊,汪国真啊,我就看过几回,情怀未开,能看出什么味来?我对姐说,我不看了,我专心写我的检讨去,我回回写,每星期都要写,星期一升旗仪式过后都要在高台上面念,永不落空。姐气得脸色铁青。谁叫高我一年级哪,谁都知道我是她弟,面子上过不去。初中时的现代诗歌对我来说是空白的,如果能记着,只记着那么一首:
错误
-郑愁予(台湾)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好了,混到了高中,虽没成混世魔王,但检讨书最终是少写了,按班主任话说写检讨书太便宜你这小子了,因为你写得很快,怀疑你备好了各式各样的(迟到的,逃课的,上课瞌睡的,撩同桌的……),直接抄下来就交给我了,但凡犯纪律就叫我扫厕所。后来我觉得此班主任明智,简直是知人善任,却严重打击了我的创作热情(写检讨书)哈哈。这个时候终于对现代诗歌有所热爱了,而最为深刻热爱的是卞之琳的那首:
《无题1》
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
掠过你一丝笑影而去的,
今朝你重见了,揉揉眼睛看
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
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
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
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
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

这首诗直伴随自己到最后脱离校园那三年半的光影里,都间略会在自己脑子中回响,当念起某个人,当思及某段情,就会记起来。那时学校在自身的南方,那人却是在北方求学,我怎么就没想起诗经的《《蒹葭》来。那时现代诗歌可以说是泛滥了,但我接触并不多,就喜欢那么几个诗人,和几首诗。
那时节互联网刚兴起。TMD就迟那么两年,自个混的校园还没开通BBS,那时单机象个孤岛,要看新诗得到校道的各系板块上去看,但我懒,我顶多泡讲座,到阶梯大教室趴桌打瞌睡。但喜欢着一首诗。
夐虹(胡梅子)
记得

你如果
如果你对我说过
一句一句
真纯的话
我早晨醒来
我便记得它

年少的岁月
简单的事
如果你说了
一句一句
浅浅深深
云飞雪落的话

关切是问
而有时
关切

不问

倘或一无消息
如沉船后静静的
海面,其实也是
静静的记得

倘或在夏季之末
秋季之初
写过一两次
隐晦的字
影射那偶然
像是偶然的
落雨
  —也是记得
后来毕业出来,那时节很悲伤,往往走进水木清华BBS里混,记得那时清华的某学子把这诗结末给改了一下:
倘或在夏季之末
秋季之初
写过一两次
隐晦的字
影射那偶然
像是偶然的
落雨
也是静静的记得
希望你们还会记得我
曾鞠躬点灯
照你们默默上路的人。

让我想起好多自个难以忘怀的校园情景来,想起那人,那事,那情,眼就潮了。
现代诗歌何其多,但能触及自个情怀的很少,我能记着的就那么几首,由此后,无论是游戏文字又或乎心有所念想写点东西,我都不敢触碰起现代诗歌来,那种美,那种彻入心扉的观感,那种难以述说的语言力量,让我顿感卑微。我不敢写,是怕不能写;我不看,是因为我怕痛。而这,正是我对现代诗歌某一个时期内的若即若离的认识与感受吧。


依然夜歌 发表于 2013-5-9 10:10

打错,是五言。我不识数哇,{:soso_e14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赵丽华的诗【站方注:现代诗大探讨,回复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