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做作,内容空洞,政治错误严重 —— 评《茂名日报》2012新年社论
本帖最后由 watchabc 于 2012-1-23 02:32 编辑行文做作,内容空洞,政治错误严重
—— 评《茂名日报》2012新年社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茂名日报》2012年的新年社论出来后,我曾小评了几点。
这是我当时写的帖子:
小小评茂名日报2012年社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http://bbs.gdmm.com/thread-2478335-1-1.html
这社论网上也可以看到: http://www.gdwest.com/a/20120104/27248.htm
有朋友出来为之辩护,说没有问题。我于是又去认真看了这社论,发觉这社论的问题比我说的严重得多,堪称是机关报败笔的经典。
必须肯定,作者还是费了一番功夫去构思的,起码标题就够吸引人去看。但瑜不掩瑕,而且瑜也根本不是瑜。
首先说说它的用词。说实话,太做作了,给人是寻章摘句堆砌成文的感觉。写这社论的人,首先要确定这社论是给谁看的。毫无疑问,除了给上级领导过目,还要给普通市民看。你《茂名日报》不是花了大钱在街头搞阅报栏吗?可是你看通篇文章的用词,简直就成了作者的一场词藻表演秀。什么“节点”啦,“付梓史册”啦,“歌以琴弦”啦,“蝶变”啦,“喷薄”啦一坨又一坨地用。还有“历史总是在回味和反思中显示它固有的沉重”这个真的是莫名其妙,够无厘头。我不是说用词高雅点不好,但你这种势态,不是给普通市民看的。你这些生硬的组合,让人感觉距离很远。虽然我们都知道你是搞摊派强迫订阅的,平时也没有几个老百姓看,但表面文章你总要做好点吧。而且作者无视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中国冬季其实是12、1、2这三个月,1月是最冷的,是寒潮频频南下的月份,你让市民缩着脖子看你的“暖”,是不是太搞了点?小东江在1月份进入了枯水期,底都快露出来了,可怜还要被编辑你强行推上版面,硬是要说“一如往昔的秀丽”,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比喻一定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把黑描成白,那叫“胡扯”。另外,“山河破碎”应该是形容受灾的,但这词总感觉不太适合。
再来说说内容。行文晦涩点也算了,毕竟是表面功夫,有无实质内容才是最关键的。新年社论,肯定少不了总结过往成绩,再鼓舞一下士气。特殊时期还需要检讨一下教训,今年自然少不了哈。但读者读完了,会知道茂名过去有什么成绩吗?所谓的“叫得响的成绩单”,就是例如什么“生产总值1646亿元”这些数字,一般人没有什么印象。我看一般市民能认同的,可能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掀热潮”了,确实高水公路这段日子都在修路。但不经常走这公路的市民,也不大留意。
整篇的“成就”,除了数字,基本就是数字了,没有走出俗套,更没有具体例子。其实茂名石化产业园和高水公路扩建还是值得写的。而且都是说领导的,没有说普通市民的。如果让我来写这文章,我会引用网友关注官山路交通事故,后来交通顺应民意,安装了红绿灯这件事。一来肯定广大网民,二来表扬了政府部门。我还会提到市民援助坡心镇大楼村郑伯等事,表明茂名人其实是非常有爱心的。去年的小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道德的大讨论,《茂名日报》不充分利用这些来肯定茂名人民,实在是可惜。
现在,来最猛的了:政治错误严重,极其严重。
这话不是乱说的。老师叫学生做检讨时,有些时候学生的检讨反而会让老师更严厉地批评他,因为这些检讨可能是带有非常不服气的话,甚至反过来讽刺老师,让老师更生气。我现在非常希望省里的领导不要看《茂名日报》的这篇社论,否则真的有可能拍桌子骂娘。
作者说“2011年”茂名“更面临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之后重建的巨大压力,以及猝不及防的系列腐败案的连续冲击。天灾人祸,就这样接踵而至地降临到茂名头上,茂名一度面临困局。”
你看其中的“猝不及防”是什么意思?是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好了,大家注意到“防”字没有?这不是说假如茂名防着点,就不会被你省里抓住把柄了?省里的领导要是知道你茂名要防他,会是什么感想?
“冲击”,嘿嘿,讲得好像是省里的领导开车来撞人一样。
这还算了,最大的问题,在“人祸”。正如网友在我前一篇评论文章所讨论,“人祸”指人为导致的祸害,那“祸”是指什么?联系到“2011年”和“接踵而至”,怎么看,这个“祸”都是指腐败案的查处。
《茂名日报》很难解释为什么会把省里的行动说成是“祸”了,怎么说都不通。接下来还说“面临困局”,后面还有个“步履沉重”。哎哟,省里的领导一看这句肯定火:是不是说我让你们“面临困局、步履沉重的”?!
后来,还忘不了说一句“蒙羞忍耻”。这话如果出现在学生的检讨书中,我看老师就要叫家长了。一个“忍”字,真的境界全出啊,活脱脱的把茂名打扮成了一个被婆婆批评了却还鼓着腮子的小媳妇。
如果“祸”,是指腐败,那绝对不只是去年才降临在茂名头上,起码是好几年的事了。而且就去年而言,查处腐败案,起码就让个案本身在农历新年后结束,对茂名而言,应该是“祸”的终止,使茂名人在11个半月里避免了他们的腐败,何来祸之临头一说?
所以我说,《茂名日报》的编辑部,对这案件的认识,觉悟还不够高,还把目光只停留在负面影响上。其实省委帮茂名清吏治,是好事啊。《茂名日报》应该配合宣传,把查处定位在“清吏治才能正风气,正风气才能治社会”上。应该感谢省委省政府对茂名的关怀。这些大案对茂名的形象,从根本和长久来看,是利大于弊,对茂名投资环境的改善,大有裨益。正是省委省政府对茂名的整治,才让茂名打破了原来的困局,得以步履铿锵,再到步履轻快。《茂名日报》应该感谢省委省政府,而不能说什么“祸”啊,“困局”啊。
“沧海横流”这词也用错了。这是描写社会动荡不安的。
另外,作者虽然标题够吸引人,但这标题用得很不吉利。大家都知道海子写这首诗后,就在山海关卧轨了,因为他“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想寄希望于滨海新区,用他的诗不太好吧?所以说我说标题虽是亮点,但瑜也根本不是瑜。
如果一篇机关报社论,从标题到内容,都有问题,甚至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那想不成为经典的反面教材都不行了。
本帖最后由 鲁贺 于 2012-1-23 09:13 编辑
果真如此,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至于说内容空洞,哦,是空白。我看2012.01.13日的《茂名日报》首页,还是真的有。
是不是赵本山小品(不差钱)里的幽默台词,“这个可以有。。。。。”
吓一跳! 骂的好,不过我基本不看擦鞋的报纸。 所谓的日报,全国基本都是那么一个样子。
如果,你问我,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只有微笑不语。
因为,我活了三十多年,基本没有阅读过所谓的日报。
所以,此文作者给日报挑刺,算是日报之幸啊。
作者的行为说明,日报还是有人阅读的,而且是非常认真地阅读的,还非常热心地指出日报的某些不足。
所以,此文如一面镜子。
如果一个人有胆量站在镜子面前,我相信可以看清楚自己的面容的。
嘿嘿。。。。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写给上面人看的,而不是给我们P民看的,想通这点,所有尽释! 三少爷 发表于 2012-1-23 17: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写给上面人看的,而不是给我们P民看的,想通这点,所有尽释!
给下面看的永远正确,但给上面看的就要小心了。
这次他们犯了错误,给上面看也是错的。
楼主可以去当主编了{:soso_e112:} 看来楼主是比较闲啊,还有心专门挑错,佩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