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8岁智障女童被锁4平米空间
本帖最后由 晓三尚汤 于 2013-4-20 09:41 编辑她叫彩云,8岁。这是她在福利院的名字。五个月大时,她被遗弃。五岁半时,无子女的涓生(化名)夫妇将她收养。此后,涓生夫妇离婚,如今涓生一人带着彩云和另一个孩子生活。
她们住在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某小区一处面积60平方米的普通房屋。房子客厅在半年前被隔成四个部分:两个3平方米小隔间,一个堆放杂物,一个是卧室。除了走廊,另一部分则成为街坊诟病的空间。白天,彩云在敞开木门的铁门后独处,这个面积约4平方米的空间,不时传出吼叫、拍门声,偶尔还有异味飘出。
街坊们认为智力缺陷的她被虐待。而涓生说,这一切都很无奈。
2005年6月15日,彩云被抛弃在肇庆市广宁县旧民政局后院的空地上,一张纸条写着她生于2005年2月15日。
在福利院长到五岁半,她的命运将经历另一次转变。那个与她的命运将发生紧密关联的人,身在广州,名叫涓生。涓生同一个名叫子君(化名)的男子结婚后,一直未有子嗣。他俩决定收养个孩子,就回到子君的老家―――广宁寻找合适的收养对象。他们在广宁社会福利院见到了彩云。“我们知道孩子有些问题,但我觉得经过家庭的培养和熏陶,孩子能够和平常人一样生活,”涓生说。
2010年6月1日,他们将彩云带走。进入新的家庭,涓生给孩子换了一个名字,叫做“朵朵”(化名),一家人住进天河区长兴路一个小区。彩云哭闹不停,“你逗她哄她,她不听,她的沟通能力有问题,发脾气,吼叫,胡闹,成为她情绪发泄的最直接方式。”
当年11月,小区居委会接到投诉,称涓生夫妻俩白天将小孩扔在家里,小孩大哭大闹,影响周围邻居。“我们去做了工作,上门处理,然后情况好转了一些。事情似乎就这么解决了,”居委会负责人何先生说道。然而,到了去年,投诉重新出现。这次更为严重,“小孩子整天哭闹,拍门板,一个人长期被锁在家里,吃饭有一顿没一顿,大小便随地解决,臭气四散……”隔壁邻居刘小姐忍受不了彩云所处的环境,她说孩子常常没饭吃,只能舔门框。
为了防止彩云在家翻找到菜刀、剪刀等危险品,半年前,涓生将客厅隔成四个部分。通往其他空间的门都被锁上,留给彩云独处的空间里,摆着碗、筷,一个塑料便桶。吃喝拉撒完之后,彩云在高约2.5米的橱柜格子间钻来钻去。
时间往复,今年8岁的彩云,已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性动作,能够喊出“爸爸”、“妈妈”、“姐姐”等。涓生说,这是这几年来彩云的进步。前几天,彩云突然说“我要笔,我要学画画。”在涓生的记忆里,这是彩云说得最长的一句话。但彩云给街坊带来的困扰依旧,关于她被锁在家中的争议也依旧。
可怜的娃。 虐待 {:soso_e154:}真是可怜的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