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青年军:不是答案的答案
本帖最后由 晓音 于 2013-5-5 14:38 编辑寻找青年军:不是答案的答案http://b1.qzone.qq.com/ac/b.gif 曾经读过一本书《往事如烟》。那时心存质疑。
因为真实发生过的事,在中文中,我们把之称为“故事”。即已经发生过的事!而这些已经发生过的事会随着岁月的推移 成为“陈年旧事”或“往事”,再久远一些就成了“历史”。但决不会成为“烟”。
没想到许多年后,当我对中国的某一段历史感兴趣,并且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去寻找那一段历史时,我才发现:往事真的如烟了!?
在一些网上得到一些文字:“……1944年11月在西昌发起“朋友从军运动“抗日,计有426名青年入伍到四川泸县受训……”这是我费了好多时间才在百度中搜索到的关于西昌知识青年响应国民政府“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参加青年远征军上前线抗日的史实。
426位在读的原西康省西昌中学的高中生,这426条鲜活的生命,自1944年冬天离开家乡后,就被化作烟了?
以致于我在68年后,想去寻找到他们的身影却一切都真的成了烟尘,在我们这个世间荡然无存。
我感觉到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空中,有许多难以用文字去阐释的诡异。共产唯物者的先祖之一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离我们不到百年的人与事即刻成烟,难道仅仅是忘记?
一段抗日战争历史被我们以各种形式篡改并且以儿戏式的影视作品牢牢铭记,我们有资格去遣责至今仍然不承认侵华的的日本政府吗?而真正应该被我们铭记的那些以血和肉筑起8年抗战血肉长城的军人们,却以烟的形式从我们历史的版图上消失了……
最让人不可以原谅的是我在查询西昌一中、西昌二中写满丰功伟绩的百度词条时,发现这两所学校在撰写百年校史中,各自大书而特书自己的光辉业绩,却都把自己百年中最应该记下的在抗日战争紧要关头向战场输送了426名优秀军人的史实故意如“烟”了!
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史学家研究明史、清史不去看官样的历史而是去啃《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了。
以此看,中国作家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就算有人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 一些历史的真相,正在一点点的浮出水面…… 许多历史,是人们心上的痛;许多历史,太沉重。 红美玉 发表于 2013-4-14 15: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算有人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
就怕有人让大家刻意忘记,抹煞甚至歪曲历史……
我读书不多,八九陆四事件时期,才是十来岁而已。2006年,网络上有谈起八九陆四事件时候,我想百度了解下,竟然怎么也搜索不了,后来想了解那个时期的国家主席Z紫阳同样非常困难。当时,我非常震惊、困惑。当局遮蔽真相,传销般洗脑手段太厉害了。遮蔽的,何止你此文中提到当局有意识地遮蔽民国时期那四百多个学生的抗日历史。诡异的是你说“难以用文字去阐释的诡异“,最后还说“中国作家肩膀的担子更重了”。肩膀上担子重的,何止是作家啊,敢出声的作家不是流亡海外就是被驯服了,偶尔还存有一小撮天真的作家吧。 某些人事,在一定的时期是必须缄默的.但是,总有不必再缄默的一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