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吹响决战脱贫总攻号角
电白谭儒种养合作社的萝卜基地迎来丰收。(扫码看更多内容)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信涛 摄制五月的茂名乡村,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翠绿的秧苗正在茁壮成长、青绿色的荔枝挂满枝头、青中透红的三华李正慢慢成熟……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五月,我市37个镇、29个村已完成挂牌督战部署,吹响了总攻决胜脱贫冲锋号。
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完成退出贫困户66048户152912人,占96.98%;175个省定贫困村出列,占97.22%。胜利就在眼前,狠抓产业扶贫促增收、开拓岗位助就业、抓难点疏堵点,茂名已准备就绪,誓夺胜利之果。 >产业扶贫筑牢持续增收根基
小羊羔在栏杆缝隙钻进钻出,好奇地看着来人;饲料库散发着淡淡的酸味,饲料搅拌机正轰轰作响;黑山羊在放养活动区自由自在地吃草奔跑……这是位于电白区林头镇澳寒羊科研产业基地的日常。
“我们的羊现在是供不应求啊!”该基地总经理杜仕昌自豪地说,现在基地有400头山东“小尾寒羊”种母羊,引进了国外“澳洲白”种公羊进行杂交配种,规模化生产“澳寒羊”。目前基地生产科研已全面取得成功,先后11条贫困村共投入1075.23万元扶贫资金建成一期、二期项目,其中林头有文车、木院、新圩三条贫困村入股,三年来实现固定投资收益分红224万,精准帮扶613户贫困户共2158人脱贫。基地“产房”外镶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红色大字,杜仕昌指着这几个大字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八个大字。我们基地是广东省首个澳寒羊科研养殖示范基地,还获得‘2019年度中国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十佳案例’殊荣。”他相信借助产业发展,必定能推进周边贫困村长效脱贫。
为筑牢持续增收根基,我市充分利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资源,各地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扶贫。首先通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田园综合体,以及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贫困户增收。如信宜市三华李产业园总面积827.22平方公里,涉及农户4万户,25万人口,其中贫困户1018户,贫困人口6108人;高州市荔枝产业园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2亿元,以根子镇、分界镇为中心,涉及31个行政村、3万户农户。其次,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带贫,引导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分享收益,实现稳定增收脱贫。全市2019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85家、市级以上1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18家,均居省前列。据统计,全市有24646户贫困户参与实施各类产业项目42026个,户均增收4368.6元。 >创设岗位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上个月,电白谭儒种养合作社的萝卜基地里的萝卜已全部收成,轮种上了水稻,翠绿的禾苗迎风摇曳,白鹭在田野上时而飞舞盘旋,好一幅美丽的农村田园画卷啊!
贫困户唐小玉当天做义务保洁员,清理好垃圾后她邀请记者到她家小坐。“2016年在政府的帮扶下我建了房子,第二年加入了合作社,去年分红4000多元,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唐小玉丈夫去世得早,由于家境贫穷,儿媳外出后再也没有回来,儿子在外打工,她只能留在家里照顾小孙女,自从加入了合作社,他们一家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转变。谭儒村党支部书记朱雄伟介绍说,当地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后,参加劳动每天可获得80-100元工资和一餐中午饭,年底有分红,平时还可以种萝卜、花生,也可以到合作社的包装厂打工,收入不错,村民们也越来越愿意留在家乡就业。“村里的保洁员、水管员等岗位现在都是村民志愿轮流上岗,但以后也会有相应的补贴,这样能为贫困户带来更多收入。”
像唐小玉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人有很多。除了借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我市对有意愿务工的贫困户落实一人一案跟踪帮扶机制,通过打造扶贫车间,开展“粤菜师傅”、“好心家政”等实用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我市建成扶贫车间71间,吸纳贫困人员就业575人。去年全市参加技能培训的贫困劳动力45262人,培训率98.47%。如信宜市率先建立“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基地,首创“培训 孵化 创业就业”模式,2019年共开展“粤菜师傅”培训班33期,培训学员18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26人。实现创业1100多人,其中开起“粤菜师傅创业店”42人,并打造多条“粤菜师傅”乡村美食线路,直接或间接带动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在内的5000多人就业。茂名全市贫困户劳动力实际转移就业(含就近就业)40948人,就业率89.09%。
而且我市还积极开拓就业岗位,开展公益性岗位就业安置,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优先安排。比如化州开创“护河员 ”模式,将贫困人员就业与村级护河员岗位结合,从县级财政中专项安排经费744万元,优先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请河道保洁员及巡查员,目前已聘用600多名贫困人员上岗巡查管护河道,不仅补充了基层巡护力量,解决了河道日常管护问题,还帮助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让每个参与河道管护的贫困人口年增收6000元。 >抓难点分类应对
据统计,全市还有5条贫困村未完成出列,未脱贫退出贫困户1951户4765人,数量全省最多。但是这里面有1892户4520人已达到脱贫标准,占未退出人数96.98%,主要原因是新增贫困户按规定当年不退出。今年按规定退出以后,实际上还需要攻坚的只有59户,其中属于危房改造未完成的有18户,收入未达标有41户。而这59户就是此次总攻的难点。
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59户未脱贫贫困户当中有18户危房改造去年未完成,而现在已全部完成了。另有41户人均收入达不到标准需要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和督战制度,深入分析原因,落实对应措施,按照“一人一户”,实行包户销号。
据市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对于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联结一个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或参加一个专业合作社,还将通过技能培训,参加“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实现劳动致富的目标。对于劳动力弱的贫困户,还可以由镇街或村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中的公益性就业岗位,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纳入政策性兜底保障。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池榕 通讯员 李新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