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发表于 2020-3-25 11:34

广西支教系列报道① 粤桂小学里的化州老师

  编者按:从2018年开始,我市与广西南宁、来宾开展“携手奔小康”教育扶贫协作,通过援建学校、派出教师支教、学校结对帮扶等举措,促进当地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期间,我市先后选派4批教师共481人次,到当地山区开展为期半年及一年以上的支教工作。前段时间,茂名日报记者远赴南宁、来宾等地,探访支教老师们的日常工作,了解我市教育扶贫工作情况。从今天起,将陆续推出赴广西支教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支教老师上课。

  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4点45分,广西南宁市隆安县粤桂小学准时放学,低年级学生必须有家人来接才能离校。等待期间,孩子们在校门口席地而坐,静静看书做作业。对此,在该校支教的茂名市化州籍老师们常感幸福:因为学生爱学习,做什么都有动力。

  2018年,化州市与隆安县建立扶贫协作关系。在实施隆安县震东扶贫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结合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中,隆安县探索“一个家、一个学位、一个岗位”搬迁路子,欲让贫困户搬得出、留得住、可发展、能脱贫。经过研讨,化州市明确以“在安置区援建隆安县粤桂小学”为突破口,并在人才交流给予重点帮扶的工作目标,助推隆安县脱贫攻坚。

  2019年9月,粤桂小学正式开学,来自化州的22名优秀教师开始了支教生活。

  培养新人 让梦延续

  “从来没领过‘师傅证书’,如今广西颁发给我啦!”支教老师陈秀清满脸兴奋。教龄20多年的她一直有个“乡村支教梦”,如今不仅走上圆梦路,还意外收了个大徒弟。这段边教学生边带徒弟的支教经历,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同年级的特岗教师佟景仲从河北考过来,学校安排我当他师傅,想让新老师尽快成长。”陈秀清在粤桂小学教一年级数学,同时帮带新入职教师佟景仲。备课、上课、改作业、研读教参、个别辅导学生、增强亲和力……她从多方面给予佟景仲帮助,及时分析与指导。

  期间,陈秀清与佟景仲共同研究《一年级孩子良好课堂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以震东易地安置区配套的粤桂小学为例》课题。“许多贫困户孩子没上过规范性的幼儿园,上课常搞些小动作,例如咬手指头、把双脚伸到别人椅子上等。所以希望从粤桂小学第一届一年级学生抓起,严格课堂纪律,引导孩子们认真学习、注重礼仪、学会感恩,让孩子们更好地健康快乐成长。”

  爱生如子 用心耕耘

  “来到这边,既当老师又当家长。”支教老师李永光教五年级数学,并且担任班主任。他告诉记者:“很多学生刚来上课时不交作业,也不懂本应二年级学会的乘法口诀。因为大多数贫困户忙于生计,所以父母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我想让学生们明白,家庭富裕与否或许难以改变,但是教育能改变人生轨迹。”

  粤桂小学的投入使用,解决了移民搬迁户适龄子女的读书问题。校园美丽、设备先进。李永光常常教导学生,要学会感恩,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每天一早,他到班上辅导同学并提前布置当日的作业,学生不懂就能问。放学前,他继续布置相对简单的作业,意在让学生回到家也会做,这样对学习就有信心。李永光一脸欣慰:“我们班孩子现在进步很快。”

  坚持“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李永光的授课方式得到学生们喜爱。他采取“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班上学习氛围日渐浓厚。他笑言:“看到老师认真教,学生会努力学;看到学生爱学习,老师也会很满足。”

  帮在点上 扶在根上

  扶贫先扶智,教育帮扶是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地区差异的重要举措。除援建学校外,化州市已为隆安县各学校选派支教教师95人次以上,通过举办讲座、观摩同课异构课、评课探讨、业务培训等方式,促进隆安县教育交流融合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隆安县选派教师到化州市优质学校跟岗学习,两地组织16所学校138人次开展校际间教育教学交流。

  “化州帮扶,帮在点上,扶在根上。”隆安县教育局副局长潘仕添表示,隆安县是广西搬迁人口最多的县,因为安置区,农民变市民。缺少学位,化州援建学校;缺少师资,化州帮忙培养。2019年高考,隆安中学一本上线人数比过往多了一倍,两名学生考上北京大学,结束隆安县十多年来没有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历史。

  随着隆安教育的进步,外出人口开始回流。“我是亲历者,感触非常深。许多群众刚融入城市时,还带着乡村陋习。学校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反过来帮助家长改变陋习。得知孩子学习学得好,群众就有信心,更加努力地打拼。”看着教育带动隆安县各项事业的发展,潘仕添的眼里闪露星光。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珮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支教系列报道① 粤桂小学里的化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