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镇江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果喜人
一张大网拉回来,鱼跳人欢;一声哨子响过,数千只鸿雁拨掌欢叫;一排排火龙果鲜红耀眼,一串串金黄的葡萄晶莹诱人。这些不是文学作品的描绘,而是活生生展现在记者面前的鲜活景观,是高州市镇江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真实写照。
最近,记者用无人机航拍镇江镇的广阔大地,镜头里看到的是绿水青山美轮美奂的农业产业园。走进庄园,呈现在面前的是鸟语花香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
镇江镇自宋元以来素有“粤西陶都”的美誉,是“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是直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安全食品“双皮黄”番薯生产地。
近几年来,该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按照“强城镇、兴产业、惠民生”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现代农业基地,结合脱贫攻坚,突出发展绿色生态、观光旅游产业,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镇先后建成了1280亩的海亮大棚蔬菜、2200多亩的南果花乡农业园、5800亩的建国生态农业园、以及约1000亩的地德中药材基地和约1000亩的申大净品农业基地,形成“水果、水稻、渔业、禽畜、何首乌、番薯、蔬菜、玉米、中药材、花卉”等十大特色高效农产品种养产业格局。
镇江镇推进农业基地与观光旅游、农产品加工融合发展,实现现代农业、环保工业、乡村旅游三个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农业+旅游+文化”模式发展,让基地发展成为集农业生产、观光体验和乡村野趣游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这5个基地提供约3000个劳动就业岗位。
同时实现扶贫脱贫工作与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目前实现全镇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融入15个产业扶贫基地、企业发展,共享改革红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初步形成“租金+工资+分红”的群众新型收入结构。省定贫困村219户贫困户融入南果花乡农业公园发展,有土地租赁、基地务工、入股分红、分散代种和干部认种等收入,户年均增收约3000元。甘村村以222亩集体山岭入股南果花乡,年增收5.98万元。全镇190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融入建国生态园、丰润水果种植基地和明豪油茶种植基地等15个基地发展,确保有关贫困户获得持续10年每户年均2500多元的增收。
摄影:丘立贺
文字:丘立贺 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