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城建三次跨越见证住房变迁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每位伴随国家砥砺前行足印奋斗成长的茂名人都有自己的追忆与感念,尤其是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更让人真切地聆听时代变迁的铿锵脚步声。时光回到了60多年前。1958年深秋的一个清晨,茂南平原制高点之一的官渡山上,来了一群看地形的干部。在时任茂名页岩油公司筹建处负责人方华等陪同下,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来到茂名,为工矿区选定职工住宅地址,决定把首批住宅区建在河西,官渡选址留待小东江堤岸筑成后再建设。
这是茂名建设城市规划的最早一幕,至今许多第一代拓荒者仍然历历在目。
从大草棚到“三万七”、
“六百户”
“三万七”、“六百户”,茂名人家喻户晓的奇特地名,蕴含着一段凝重的创业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当大规模的茂名石油基地开发战役打响,来自大江南北的数万建设者汇集茂南大地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由于没有城镇依托,缺少房子栖身。为了让大家安顿下来,茂油公司筹建处除对少数带眷属的职工为其在40公里外的高州城租房居住外,其他职工只能搭茅棚就地解决。建设者说干就干,跑到深山野岭去砍竹子割茅草,人拉肩扛运回茂名,自己动手搭起一排排茅棚,这就是首批建设者宿舍,组织调度千军万马的油城建设指挥中枢也设在茅棚里。但是,茅棚毕竟经不起风吹雨打,住茅棚非长久之计。为此,茂油公司又组织职工打砖烧瓦,在河西“罗大人庙”附近的一片荒丘上,建造了一批简易平房,由于总面积为3.7万平方米,于是“三万七”成了这些平房群落的名称。
“三万七”的区域,东至幸福路,西至红旗路,北至厂前路,南至林荫路,内中还有四季街、车山路、火箭巷等。由于“三万七”是众口相传相约俗成的地名,在市政设置的路牌和出版的地图上并没有这一标记,如今唯一留下名字的是工商银行的“三万七”储蓄所。这家为当年绝大部分茂油职工开支工资的储蓄所,至今的服务对象依然大都是石化老职工。由于因陋就简建设,“三万七”里砖墙、木梁、瓦顶的平房,没有卫生设施,上个厕所要走几百米,烧饭只能自己搭个灶台,洗澡用桶水在房外的空地上冲一下就完事。然而,就是这样低矮的平房使建设者有了栖身之所,许多油城第二代,在这里呱呱诞生。同样,“六百户”是当年工程建设企业为员工修建的住宅,工程建成后移交市里,由于居住六百多户人家,就叫“六百户”。
虽然居住条件艰苦,但许多“老茂名”至今怀念当年真诚相处、守望相助的“蜗居”日子。在那逼仄的弹丸之地,一家有座钟,家家都报时;一家在烧肉,家家飘菜香;一家拉二胡,家家唱小调。邻里相处融洽,有事出去跟隔墙的工友道一声,连门也不用关就放心走;家里收到土特产,不忘招呼邻里过来尝个鲜;有的工友倒班顾不上小孩,邻居就主动帮忙照看。“同在茂名干,都是一家人”,就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三次跨越
形成城市大格局
起初,油城的规划是建一个人口6万的工业镇,1958年后根据生产规模的扩大改镇为市,人口规模扩大至15万人至30万人。城市的发展意味着不少村庄要迁移,至1959年底共搬迁44条村庄,迁移人口1万多人,征收土地3万多亩,建成新村15条共140万平方米。这个涉及面甚广的迁安工程不到两年就全部完成,为新城建设全面铺开创造了条件,这得益于动员安置工作的细致和群众支援国家建设的热情。据一位亲历其事的老同志回忆,那时注重政策宣传,一家一户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连拆旧屋的材料大都用在建新屋上,处处为民众着想,自然没有什么“钉子户”。
更令人敬佩的是当年城市设计者的科学精神。笔者在60年前的《羊城晚报》上,查到了设计师选择上风口建市区并设置绿化防护隔离带的记录。在当年的规划上,茂名将是一座绿色城市,人均绿地面积60多平方米。同时,对住宅采用“街坊制”,各街坊住4000至1万人,配有小学、幼儿园、菜市场、门诊部等,职工接送小孩上幼儿园,连马路都不用过。这与当前国家改小区制为街区制的改革极为契合,寄寓了开拓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茂名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城市建设经历了由工矿型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滨海新城嬗变的三个台阶。
首先,“20年河西”的起步阶段。上世纪50年代末,伴随着矿山开发和页岩油厂建设,一座工业新城在一片荒原上崛起。为了解决工厂与城区用水,国家拨款兴建水库和引水渠;为保证供电,建设拥有两台2.5万千瓦机组的热电厂;为打通茂名与全国铁路网的联系,修筑了50多公里的河茂线。同时,城市建设以服务企业与职工为目标推进,修筑了连接矿山、工厂至市区的主干道,兴建河西、官渡、公馆等职工聚居点和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设施,形成了城市的基础格局。
其次,“20年河东”的发展阶段。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茂名石油和化工发展迅猛,成为全国最大的炼化基地之一,拉动城市以河东区域为重点加快发展。油城五路至油城九路的延伸、迎宾路、人民路、光华路、新福路、市民大道等主干道的修筑,扩大了市区路网,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商贸等设施日臻完善,商品住宅星罗棋布,城市建设区域面积扩大近三倍。
第三,进入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的扩容提质新时期。进入新世纪后,我市明确了城区向东向南靠海发展建设滨海新区的重大战略,通过构筑博贺湾海洋综合试验区、水东湾新城、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大平台”,使北组团、中组团、南组团、东组团协调发展相得益彰,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随着电白撤县设区和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港口、铁路和快速交通路网加快构建,茂名进入动车时代,加快融入大湾区,拉动城市建设提速。一个个宜居小区遍布水东湾畔南海之滨。作为中心城区的北组团路网得到完善,公共设施改善,生活环境优化,市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四城同创”
展现滨海绿城魅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进入加速发展快车道。茂名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中心处,拥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在经历由工矿小城向现代化滨海城市的蜕变后,扩容提质的步伐愈加坚定。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2011年至2035年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茂名是粤西综合性枢纽城市,城市规划区扩大至274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将从目前的100万人增加至200多万人。茂名市按照做大经济总量、做大主导产业、做大城市规模的“三个做大”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两轴双中心四组团多廊”的城市建设规划。
“两轴”是指以中央发展轴线和沿海发展轴线构成茂名城市空间的两条轴线。
双中心是指河东片区和共青河新城片区,构建为城市南北两大中心。
四组团是指构成茂名市区主体的四大城市组团,分别是作为中心城区的“北组团”、正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中组团”高新区、环抱城市内湾的“南组团”水东湾新城、实行港业城联动的“东组团”滨海新区起步区。
多廊是指充分利用茂名拥有的山体、河流、农田、海岸等自然条件,形成多条生态通廊,加强沿海城市交通廊道、市政廊道和生态防护绿廊的一体化建设,塑造“椰风海韵、山水入城、川海山田、多廊合一”的城市特色风貌。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中组团的东面,正在规划建设的共青河新城将兴建茂名市奥体中心,作为2026年广东省第17届运动会的主要赛场,成为撬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在一批具有敢为人先勇气和不懈进取精神的企业家带领下,茂名房地产业从优化小区规划入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优质楼盘。这些小区规划理性科学、生态景观优美、房型设计合理、配套设施完善,不仅满足了置业者对住房的新需求,而且对提升茂名房地产素质和城市品位力道绵长。2018年800多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新开工量、500多万平方米的销售量,小区入住率高,空置较少,2019年上半年住宅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5.3%,标志着茂名房地产业在健康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城市建设和房地产的发展,使城市商业中心一路东进,分区域并存。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河西百货大楼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物资大厦、明湖商场;从2000年前后的沃尔玛到目前的东汇城,茂名城市商圈日渐扩大,不仅催生消费热点迭出,而且让民众生活更为便利。
近年来,我市高位推进“四城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好心平安茂名,四“轮”驱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人居环境实现再升级,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滨海绿城更具魅力。
茂名日报社特约通讯员 蔡湛 怀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