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娣悉心照顾卧床四年的婆婆 久病床前有孝媳
何景娣,1972年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95年与东山街道塘尾陈村的张土钦结婚,夫妇恩爱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她吃苦孝道,尽心尽力做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用20多个春秋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是远近闻名的好妻子、好媳妇、好母亲。古语有云“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化州市东山街道塘尾村委会陈村村的何景娣,却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善良细腻耐心,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卧床四年之久的婆婆,谱写了一曲“久病床前有孝媳”的现代文明之歌,以实实际际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来到陈村村采访了这位好媳妇何景娣。
当天上午,在东山街道和塘尾村领导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何景娣的家。一进她家,便看见感人的一幕:何景娣正在为卧床的婆婆翻身,揉捏身体,并为老人准备流食。已85岁还插着导管的婆婆虽然没法用语言和动作表示什么,但脸上洋溢的却是满满的欣慰。见到记者来访,何景娣安顿好老人后,礼貌地笑着迎了上来。说起自己的事,何景娣总是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媳妇应做的事,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而已!
精心照料住院家婆
1995年,何景娣与丈夫张土钦结婚,走进了这个家。20多年来,她与公公婆婆关系处理的极为融洽,从没与公婆高声说过话,更没有红过脸,只是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她和丈夫在外打工挣的钱都交给了公婆,还常对公婆说:“你们不要舍不得花钱,不要委屈自己,想买啥就买,多吃点好的,买点好的衣服,把身体照顾好,这样我们在外就放心了。”老俩口逢人就说:“我家景娣真懂事,就是好。”全家和睦又开心,日子也一天天安稳地过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不幸降临到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婆婆重度中风住进了化州市人民医院,她和丈夫把住院手续办完把病人安置好,就让丈夫回家帮公公干农活。怕公公担心,她不断安慰公公:不要着急,没事的!于是,她一个人留在医院照料病人,整天的取药、打饭、洗涮,跑来跑去,给婆婆喂水、喂饭、倒屎倒尿,累了就趴在病床边上休息一会儿,就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婆婆。经过医院的精心治疗和何景娣的悉心照料,半个多月后婆婆好转出院了。出院时,医务人员和病房的其他病人都伸出大母指对老人说:“你真有福啊,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比亲女儿都好。”婆婆也流出了感动的眼泪。
四年悉心护理毫无怨言
因为中风留下了后遗症,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只能整天躺在床上。为此,何景娣放弃出外打工的机会,在家专职照顾起婆婆来。每天不断地重复着给婆婆喂饭、擦身、捶背、按摩等同样的动作,下半夜还得起一两次床给老人翻身换纸尿裤。四年来,她精心侍候,从不厌烦,得到全村人和周围人的好评。塘尾村妇女主任李娟对记者说:“何景娣真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因其家人都常年在外打工,照顾这样一个老人的担子几乎都落在她的身上,四年如一日,毫无怨言,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她真是我们妇女学习的榜样!”作为邻居,已80多岁的老婆婆张玉玲说:“景娣是一个心地善良很有爱心的人,照顾婆婆周到入微,洗屎洗尿喂食样样都很有耐心,从不厌倦,不是亲女胜似亲女!而且和我们邻居相处也很好,我们谁人有事相求,她总是热心相助。”
善良品格感染子女
温馨的家庭,是幸福的源泉。何景娣用自己的温情温暖着这个家,温暖着一个垂暮老人的心。何景娣情系老人、对身残的婆婆不离不弃,给社会传递的是尊老敬老、互助互爱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为创建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何景娣常常教育孩子:你们都是奶奶带大的,要懂得感恩,要孝敬长辈!然而身教重于言教,何景娣对婆婆的关怀照顾更深深地影响着她的三个子女,三个子女都对老人十分孝顺,不管到哪里做工,每天都打电话询问奶奶的情况,知道奶奶没事才放心做工;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奶奶,帮奶奶换换纸尿裤,擦洗身体,尽量让奶奶舒服些。何景娣的家,虽然只是农村里的一个普通家庭,但却是一个充满温馨与爱的家庭。
主人公心语:
温馨的家庭,是幸福的源泉。对老人的照顾,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