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催生“四合一”:小事真正不出村
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化州市杨梅镇坡咀村委会余兴小学的家长惊奇地发现,学校门口忽然多了一个“交通劝导站”。放学时,平日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竟然走出校门口维持着交通秩序,向家长和村民宣讲交通安全知识。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新鲜事正在村中发生。
村里大戏台侧厅的“红袖章”工作站和治安联防点,经常可见村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聚集于此,与村民们一起学习一些政策法律法规,向大家了解村里的治安情况和邻里家事。每逢周三和周六晚,都能见到民警带领村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在村里巡逻,让村民安全感倍增。
村里的纠纷解决不了,不用再跑到镇上,可以来到村委会的司法调解工作室,镇里的专职调解员会接待和处理……
以上在坡咀村的一幕幕情景,乃是化州公安正在该市推行的借鉴“枫桥经验”,深化“茂名警务新机制”,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今年以来,化州公安根据茂名市公安机关的要求,借鉴“枫桥经验”,结合自己实际,因事制宜,在村级致力打造一个以“每村一组织”为轴心,集“治安联防队、交通劝导站、‘红袖章’工作站、司法调解工作室”为一体的“四合一”工作平台,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多元化化解矛盾,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
近日,记者来到杨梅镇坡咀村委会,实地探访了开展“四合一”示范点建设的一些情况。
校门设立“劝导站”,
老师兼职“劝导员”,安全宣教更入心
杨梅坡咀村委会位于化州市杨梅镇北面,距离杨梅镇约2公里,距离化州市区约20公里,化州市机场大道从村委会穿越而过。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辖坡咀、鹏冲、步章、伏坡、九里山、黄槐垌等6条自然村,总人口4000多人。
余兴小学位于杨梅镇坡咀村委会黄槐垌村,一条宽敞的村道从学校门口穿过,沿村道西行约200米,是坡咀村委会的办公大院所在地。坡咀村委会的交通劝导站就设在学校通往村委会村道上的一间小平房。
据坡咀村委会书记陈华轩介绍,选择在余兴小学附近设立交通劝导站,是根据公安机关的提议,结合村委会的实际选的点。这样可以很好地利用学校教职员工的力量,充实交通劝导员岗位,方便学校针对学生和家长这一庞大群体进行宣传,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公安交警部门负责人表示,学校老师当起兼职交通“劝导员”,向广大村民和学生家长,积极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劝导村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让交通安全宣教更入人心,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更有效。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坡咀村委会通车里程约15公里,注册登记驾驶人432人,机动车572辆。自设立交通劝导站以来,辖区道路交通事故为“零”。
村干部是“联防员”,
富余力量被盘活,治安篱笆更扎实
9月19日,这天是杨梅坡咀村委会治安联防队逢周三开展治安巡逻的时间。
晚上8时,参加巡逻的联防队队员和“红袖章”平安志愿者,早早集中在村委会办公大院。在杨梅派出所驻村民警的带领下,参加巡逻的10多号人,拿着手电筒,戴着小哨子,在夜色里,沿着坡咀村委会里的村道,开展了步行巡逻。
晚上10时,巡逻结束。队员们通常会来到村中的大戏台,走上戏台旁边的治安联防点摆设的长椅歇息一会,与聚集在戏台乘凉、玩耍的村民们拉拉家常,了解一些村中琐事,以及向村民宣传一些社会治安防范常识。当天晚上,队员们拿着派出所发放的<<发现以下十种黑恶势力性质违法犯罪活动,请马上举报>>宣传单,与村民们一起认真学习。
正是在这个联防点,10多天前,联防队员们和村民闲聊时,有村民说起,附近笔亨村有一个叫陈某某的人,疑似有吸毒行为。联防队员随后将此信息向杨梅派出所反映。派出所经过循线侦查,抓获了陈某某。经对其尿检,陈某某果然是个吸毒人员。
自今年下半年来,坡咀村委会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逻以来,当地的治安持续向好,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大家对这支队伍也是赞不绝口。
杨梅派出所所长李宁向记者介绍,坡咀村委会这支巡逻警力,整合了“每村一组织”(治安联防队)和“红袖章”平安志愿者两支队伍。在驻村民警的指导下,他们切实开展治安巡逻、矛盾化解、法制宣传等工作。这支以“每村一组织”为核心力量的队伍,现共有20多人,分别是村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挑选村干部,是因为他们对本辖区的社情民意及风土人情熟悉,开展工作更得心应手。治安积极分子主要是从五保户、贫困户、留守老人等人群中挑选,这些富余力量被盘活后,迅速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他们是坡咀群防群治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一支名副其实扎根在乡村的社会治安中坚力量,将家门口的治安篱笆扎得更牢更密。
据统计,今年以来,坡咀村委会共发生刑事案件1宗、治安案件8宗,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50 %、27%。
村委设置“调解室”,
村干部作“调解员”,“小事不出村”更真
9月19日,坡咀村委会办公楼一楼司法解调工作室,李亚金和村干部及驻村民警,正在接待有调解诉求的村民,仔细倾听村民的诉求,耐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据李亚金介绍,杨梅镇由于人多地少及一些历史原因,社情较为复杂,经常发生一些矛盾纠纷,如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不能及时介入调解,往往小事也酿成大事。杨梅坡咀村委会建立了这个调解工作室,相当于把调解工作前移。调解室和调解员就在群众身边,能更深入、更有效地做化解工作,真正确保“小事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当前,坡咀村委会的调解工作室主要由村干部和司法所专职挂点的工作人员组成。当发生民间纠纷时,调解员联合派出所驻村民警,第一时间到现场调解,引领村民“以和为贵”,大大地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李亚金深有感触谈起了一宗调解的个案。2017年年底,坡咀村委会九里山村有两户村民,因为宅基地与坟山之间的流水界发生纠纷,争吵中双方均扬言要暴力报复对方。调解室获悉情况后,司法调解员联合驻村民警和村干部,及时来到现场调解。工作人员针对双方提出的意见,分头做工作。最后,双方都作出了让步,签订了<<调解协议书>>,握手言和。
据悉,今年以来,坡咀村委会的司法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群众纠纷10多宗。
借鉴“老经验”,
深化“新机制”,“四合一”出新警力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化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吴校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在当前警力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借鉴“老经验”,并运用“新机制”这把锁匙,瞬间打开了无穷民力的大门。“老经验”乃“枫桥经验”,“新机制”即去年开始推行的“茂名警务新机制”。“新”与“老”的结合,为现代基层警务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
吴校表示,“枫桥经验”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展,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近年来,化州公安一直坚持走群众路线,秉持“警务围着社情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工作理念,践行新时代的枫桥精神,努力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
今年是茂名市公安局推行警务新机制的提升年。对于如何实现警务理念新转变、警务手段新突破、警务方式新拓展、警务能力新提升,茂名公安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在推行过程中,化州公安结合自己的实际,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四合一”的社会治安管理新模式,渐渐催生出了新警力,“警力紧缺”这个多年的困局也迎刃而解。
当前,化州公安的主要做法,就是以警务新机制的“每村一组织”建设为抓手,依靠“村干部、学校教职员工、治安积极分子”三股力量,整合“村(居)治安联防队、‘红袖章’平安志愿者、交通劝导站、司法调解工作室”四个组织。打造了一个真正“根在基层”的多功能工作平台,做到了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
对于如何确保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有效运作,并建立长效机制,吴校还谈了一些设想,“我们的‘四合一’平台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建设重点就是这个“合”字,如何写好这个“合”字,“下沉”到村里的民警是关键,其作为一条工作主线,将四个组织“串”了起来。所以,平台的四个组织,在开展工作中都有其重要身影。但是,目前仅做到了办公地点和队伍力量的简单整合,在“合”字上还有很长的路子要走。
“我们还有很多措施可以运用,将这个平台的力量进一步激活。”吴校补充说,如充分利用党委政府下拨的“道路交通劝导专项经费”和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的“治安基金”,对参与治安巡逻、交通劝导、司法调解的相关人员进行定向补助,强化经费保障。通过实行日常考勤和加强监督,细化相关工作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公安、司法等业务部门骨干,对治安联防队员、交通劝导员、司法解调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促进辖区的社会治安稳定。
吴校认为,坡咀“四合一”警务模式,是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也是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参与社会治理及分享治理成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坡咀的“四合一”建设,对公安基层派出所具有示范意义,化州公安准备认真总结推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据了解,目前,化州市东山街道上街社区、鉴江开发区百室堂村委会、丽岗镇朱玉村委会、南盛街道蒲山村委会,正参照杨梅坡咀示范点的模式,相继开展试点建设工作。
文/图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文军 通讯员 余雨露 黄海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