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宝宝 发表于 2018-8-23 10:58

重化工业之城踏上绿色崛起之路

.



天上的“茂名蓝”、郁葱的“滨海绿”已成为茂名这座城市的生态符号。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综合施策,高位健全防治体系,强化联防联控,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成功实现了一座重化工业城市的绿色崛起。据省环保厅最新公布的全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茂名今年5-6月的空气质量蝉联全省第一,上半年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三,至此,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两年半排名全省“三甲”;被列为全省重点整治河流的小东江,已连续三年实现年度水质整治目标,是全省“四河”整治中唯一一条连续三年水质达标的河流;2017年度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最近公布,茂名以“优秀”档次位列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第二名,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空气质量连续两年半稳居省“三甲”被誉为“南方油城”的茂名,由于历史原因,茂石化炼油厂就坐落在市中心城区。作为传统印象中的重污染产业,茂名石化的污染状况,时刻触动着市民的敏感神经。“以前经常会闻到一股臭味。”年逾七旬的柯伯,居住在市区河西白银街,从小在茂石化炼油厂旁边长大,他指着厂区内高大的烟囱说,以前看到炼油厂的烟囱,冒出的往往是黑烟,轻风吹过,一股浓浓的臭味便会笼罩在四周,令人作呕,而“现在冒出的都是白烟(水蒸气),臭味很难闻到了”。“我们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茂石化水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茂石化累计投入40多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完成“碧水蓝天”环保治理项目及公司级环保整治项目,还投入1000万元建成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有效改善了石化产业园区的空气质量,为市区空气质量的好转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市环保局介绍,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大气十条》等政策措施,先后出台污染天气应对、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综合防治方案,健全环保工作统筹协调机制,高位部署推动,细化责任措施,全区域开展源头防治行动,取得良好效果。近五年来,茂名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在全省排名逐年上升:2014年排名全省第六,2015年排名全省第四,2016年以来连续两年半排名稳居全省第三。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结果。——重点推进石化行业超低排放。“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企业已完成脱硫、脱硝、除尘工程建设和升级改造,茂名热电厂5号、6号机组,脱硫效率提高到93%,茂石化公司炼油分部CFB锅炉脱硫效率从60%提升到85%以上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同时,实行环境监察网格化监管,加大对重点企业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扎实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2017年以来推动茂名石化等113家重点企业完成LDAR技术应用,督促新华粤等163家重点企业通过“一企一策”专家评审,完成267家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关停了120多家不符合环保排放要求的小油厂,引导涉油化工企业进入茂南石化工业园统一监管。——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设施升级改造。2017年以来,清查淘汰涉“地条钢”企业5家、产能78万吨;清理整治“小散乱污”企业105家,对涉大气违法案件共立案处罚38宗,处罚金额270.6万元。——扎实推进黄标车淘汰和城市扬尘、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加强面源污染治理。仅2017年,全市淘汰黄标车10387辆,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4%。小东江整治连续三年水质达标小东江是流经茂名、湛江两市的一条跨界河流,全长约67公里。该河流经市中心城区,因受沿河流域的工业、养殖和生活等复合型污染源影响,环境问题突出,2014年7月被列入全省重点整治的“四河”之一。为如期实现整治目标,市委、市政府成立小东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逐级落实整治主体责任,以责任倒逼进度;全面落实“河长制”,让流域内的区(市)、镇(街道)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并通过定期对“河长”考核,断面水质监测,每月通报,年度考核,有力推动了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按照“截污水、关猪场、打偷排、补好水”的工作思路,市委、市政府明确将小东江作为整治重点,每年分解细化整治任务,实施挂图作战。强化工业污染源头防控,对小东江流域排水量超过100吨/天的企业上收市环保局审批,关闭金山皮革工业园区外所有皮革水洗加工企业。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共建成水质净化厂24座,合计处理能力36.325万吨/天。强力推进养殖污染整治,2017年全市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1056家,关闭生猪养殖量14.9万头。与此同时,按照“引水、种树、建馆、修路”工作思路,强力推进茂名露天矿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同步推进露天矿周边新农村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首个油页岩矿山公园。按照“截污、清淤、修路、造景”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彭村湖黄竹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努力将彭村湖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湿地公园。目前,日处理1万吨的首期人工湿地主体工程已建成,正在全力推进彭村湖周边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雷霆手段见成效。据省环保厅通报的全省“四河”整治情况得知,截至2017年,小东江连续三年实现年度整治目标,是全省“四河”整治中唯一连续三年水质达标的河流,水质平均值达到V类目标要求;今年2~6月份,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V类水质目标要求,整体水质稳中向好。小东江整治是我市铁腕治水的一个缩影。2016年8月,我市出台《茂名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在全市境内江河湖库全面建立河长制,统筹治水职责,整合部门零散资金,变“九龙管水”为“合力治水”,并着力创新机制,压实责任,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收到良好效果。2017年,我市鉴江铜鼓电站断面水质达Ⅱ类,石骨水库、良德水库水质从Ⅲ类提升为Ⅱ类,鉴江江口门断面水质达Ⅲ类,全市地表水优良比例达85.7%,实现国家、省“水十条”考核要求。今年实施采测分离后,除1月份我市个别断面存在水质异常波动外,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宜居宜业的滨海绿城正在崛起日前,《2018中国最美丽城市排行榜》新鲜出炉,茂名以80.51分的好成绩排名全国第28位,是粤西唯一上榜30强的城市。同时,在省政府通报2017年度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中,茂名以“优秀”档次成绩位列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第二名。这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市以林业四大工程为切入点,带动城乡造林绿化,全面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成效显著。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造林更新作业面积111.53万亩;建设提升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近100公里,国省道公路绿化1000多公里;新增森林公园71个、湿地公园8个;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1006个、森林家园280个。全市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各级森林公园79个、各级湿地公园10个。目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1平方米。先后荣获“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氧吧城市50强”、“最具人气魅力城市”等称号。与此同时,我市还新建了市民公园、浮山岭风景名胜区、水东湾海洋公园、歌美海湿地公园、电白红树林科普教育栈道、官渡公园等,与原有的茂名森林公园、新湖公园、人民广场、文化广场等构成了星罗棋布的城市“绿肺”,为市民提供了众多休闲娱乐场所。广东八大湾区之一的水东湾,通过综合整治,建立了电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茂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大洲岛湿地公园,面积4.28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种植红树林恢复基地。2017年,我市完成造林更新作业面积24.62万亩,完成森林抚育面积47.14万亩,通过提高珍贵树种、乡土阔叶树种种植比例,因地制宜开展森林抚育,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新建包茂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15.7公里;在实现国、省道公路全面绿化基础上,重点打造“百里银杏长廊”景观带;花叶结合着力提升多条重点道路绿化景观效果。积极推进森林进城围城工作,加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新增森林公园18个、湿地公园1个、森林家园70个。各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省定贫困村建设等,开展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211个;全市义务植树1269.2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98.5%。全市森林蓄积量4068.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38%,实现了“双增长”。如今的茂名,青山环绕、林城相彰、林水相依、林路相衬、林居相宜,勾勒出生态强市的美丽画卷,为建设宜居宜业的滨海绿城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牧云 丘立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化工业之城踏上绿色崛起之路